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0435013) 作品数:10 被引量:68 H指数:5 相关作者: 顾朝林 刘合林 约翰·弗里德曼 汪侠 吴莉娅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建筑科学 更多>>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 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顾朝林 吴莉娅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大事件 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Ⅲ) 2008年 1973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布赖恩·贝利(Brian J.L.Berry)《城市化的人类后果》(The Human Consequencesof Urbanization),1981年修订再版为《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Comparative Urbanization:Divergent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本文编译了贝利总结的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 布赖恩·贝利 汪侠关键词:城市化道路 大城市 人口增长 规划师 新城建设 居住区 论场所与场所营造 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认为经济转型与国家政策对场所营造具有重大影响。场所的"实体环境"已经扩展至网络上的虚拟场所。在当代全球化的影响下,场所感出现弱化现象,场所居民的主动性被迫提升,场所变迁加速,地方和全球文化以及女性作用明显增加。这些对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已经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塑造空间特色、凝练生活礼俗、策划场所庆典、培育文化经济以及倡导集体参与等手段进行城市中场所的营造。 刘合林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 被引量:37 2008年 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根据国外城市化概念与内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定义界定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边界,文章系统地收集了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学科群体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和海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文章将国内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分为五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起步时期(1978~1983)、中国城市化理论独创与外国城市化理论借鉴时期(1984~1988)、中国城市化要素与本土化研究时期(1989~1997)、中国城市化政府推动研究时期(1998~2004)和中国城市化科学研究繁荣时期(2005年至今)。海外的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学研究(197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系统研究(1970~1999)和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框架研究(2000年以来)。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国外学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学者中国城市化研究实用性明确,国内外学者互动国际经验借鉴良好。当然,中国城市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化概念模糊,基础统计数据缺乏;重现象研究,轻理论归纳;区域城市化研究多,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少等。由于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城市化理论难以直接引进并加以应用,国内原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也难以适应新的发展,所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当代中国城市化� 顾朝林 吴莉娅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大事件 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四大论点 被引量:9 2008年 这篇文章特别为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学者而作,但主要针对那些并非汉学家的部分学者。在他们作研究的过程中,有四大论点必须予以明确。第一点是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城市文明的国度,但同时,今天我们所见的城市化过程又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历史角度考察其连续性,还要从时代角度考察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也即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化过程是具有二元特征的。第二点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其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相互交织但又各不相同,每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语汇与学术传统。因此,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第三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涉及城乡关系,对其的研究须与早期的研究有所不同,即更加强调城市视角而非乡村视角。最后,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虽与全球化过程相互交织,但其首先应理解为一种内生过程,这一过程将引导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 约翰·弗里德曼 刘合林 顾朝林关键词:中国式 城市文明 城乡关系 连续性 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Ⅱ) 被引量:1 2008年 1973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布赖恩·贝利(Brian J.L.Berry)《城市化的人类后果》(The Human Consequencesof Urbanization),1981年修订再版为《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Comparative Urbanization:Divergent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本文编译了贝利总结的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 布赖恩·贝利 汪侠关键词:城市化道路 HUMAN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四大论点 2017年 这篇文章特别为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学者而作,但主要针对那些并非汉学家的部分学者。在他们作研究的过程中,有四大论点必须予以明确。第一点是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城市文明的国度,但同时,今天我们所见的城市化过程又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历史角度考察其连续性,还要从时代角度考察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也即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化过程是具有二元特征的。第二点是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一空间发展过程,其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相互交织但又各不相同,每一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语汇与学术传统。因此,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需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第三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涉及城乡关系,对其的研究须与早期的研究有所不同,即更加强调城市视角而非乡村视角。最后,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虽与全球化过程相互交织,但其首先应理解为一种内生过程,这一过程将引导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 约翰·弗里德曼 刘合林 顾朝林关键词:中国式 城市文明 城乡关系 连续性 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Ⅰ) 2008年 1973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布赖恩·贝利(Brian J.L.Berry)《城市化的人类后果》(The Human Consequencesof Urbanization),1981年修订再版为《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Comparative Urbanization:Divergent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本文编译了贝利总结的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 布赖恩·贝利关键词: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道路 乡村地区 城市人口 劳动分工 移民 新自由主义地理学 被引量:8 2007年 自由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多价概念综合体。在意识形态上,主张经济、政治、社会关系通过形式上自由和合理的因素自由组织,寻求实现理想的一种制度框架;在经济学上,它认可市场经济的膨胀扩充;在政治上,它主张集体作出决定,在公众范围内使行动主题形式自由最大化。新自由主义化则在多方面、多层级促进放松或去除对自由市场经济化、商品化、私人资本自由选择权的制度性束缚,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从全球到洲际、国家再到地方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非规则化、自由化和弱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总是以"背景"(context)、"区域"、和/或"地方"特定的形式出现,催生了新自由主义地理学的产生。本文重点介绍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与过程,新自由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即:新自由主义化经济地理——区域经济与空间重构,新自由主义社会地理——社会重组与城市战略,新自由主义政治地理——发展调节与制度安排等。此外,文章也对新自由主义地理学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顾朝林 旷薇 徐玲玲关键词:研究方法 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群发展成为新的特征。依据辽中城市群规划编制的框架和思路,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群规划的理论、核心内容和规划方法。论文提出城市群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主... 顾朝林 于涛方 刘志虹 谢宇 唐万杰关键词:城市群规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