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A-02)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2H指数:9
- 相关作者: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牦牛干物质采食量及其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3个放牧季节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牦牛采食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放牧期内,牦牛干物质的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随放牧时间的延续,各放牧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在8月5-20日达到最大;放牧强度对牦牛粪干物质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放牧时间(季节变化)对它的影响不显著(P>0.05);极轻度和轻度放牧区牦牛干物质的消化率均在7月20日-8月5日达到最大,而中度和重度放牧区均在8月20日-9月5日达到最大。
- 董全民赵新全
- 关键词:放牧强度牦牛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
-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被引量:9
- 2007年
-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
- 关键词:草地畜牧业
- 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人工草地管理技术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从放牧试验、施肥、毒杂草防除、害鼠防治4个方面研究了江河源区禾草混播人工草地的科学管理。结果表明:混播人工草地的牧草适宜利用率应为40%~60%,施肥、毒杂草防除和害鼠防治能保持混播草地群落的"暂稳态",实现混播人工草地的持续利用。
- 董全民马玉寿赵新全
- 关键词:退化人工草地
- 日粮组成对生长牦牛消化和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在海拔3 980 m的果洛州大武乡对3头生长牦牛饲喂3种不同的日粮,按3×3拉丁方设计安排了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粗蛋白和粗灰分消化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有机质和能量消化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有机质、粗蛋白和能量的消化率逐渐降低;②能量代谢率和消化能转化为代谢能的效率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代谢率和消化能转化为代谢能的效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转化效率为0.83;③钙和磷食入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钙、磷存留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钙存留量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升高而增加,磷存留量在B日粮下最大,A日粮下最小。
- 董全民赵新全马有泉马玉寿施建军孙小弟
- 关键词:日粮组成消化代谢能量代谢生长牦牛
-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放牧强度和土壤层深度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0.01),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②放牧强度对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速效钾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土壤层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
- 关键词:放牧强度有机质
- 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草甸两季轮牧草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基于小嵩草(Kobresia parva)草甸连续2年的牦牛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了暖季和冷季放牧草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年的放牧期内,小嵩草草甸2季草场优良牧草的盖度随放牧强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而杂草的盖度呈增加趋势;2季草场对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组的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但暖季草场重度放牧下主要优势种变为鹅绒委陵菜和阿拉善马先蒿,冷季草场重度放牧下小嵩草和鹅绒委陵菜为主要优势种;放牧强度之间的差异越大,2季草场各放牧处理间群落的相似性程度越低,说明放牧强度是引起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群落变化的主导因子。2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对照组最低,中度放牧组最高,其指数排序为:对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这一结果支持"中度干扰理论"。
-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李世雄杨时海盛丽
- 关键词:放牧强度盖度优势度
- 人工调控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从经济和生态效益2方面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9龄黑土滩人工草地在人工调控下的效益进行核算,旨在为相关管理和决策部门就黑土滩建植人工草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调控下黑土滩人工草地9年内牧草的干草总产量为40993.0 kg·hm-2,自然演替下为21685.0 kg·hm-2,人为调控的经济效益较自然演替高5406.32 RMB.hm-2;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15685.50$·hm-2·a-1和31224.5$·hm-2·a-1,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3087.50$·hm-2·a-1和26036.8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25.50$·hm-2·a-1和340.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未退化天然草地的1/5和1/3,为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04和1/76,为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25和1/92。因此,建议将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核算纳入草地生态系统补偿性保护和恢复的决策过程之中。
- 董全民施建军马玉寿王彦龙盛丽杨时海李世雄王柳英
- 关键词:黑土滩人工草地生态效益
-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优化牦牛放牧强度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植被和牦牛生产力变化为目标研究草地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在垂穗披碱草/星星草高寒混播草地3年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平均年度变化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牦牛个体增重和优良牧草比例的平均年度变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因此确立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优良牧草比例的年度变化是评价高寒混播群落放牧价值的直接度量指标。2)虽然群落相似性系数和草地质量指数可以评价草场的相对变化,但相似性系数的变化与牦牛个体生产力没有显著关系,因而不能反映草场放牧价值的变化,而计算草地质量指数时,不同植物类群盖度的测定和适口性的判别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因此它也不是一个很客观的指标。3)当放牧强度为9.97头/hm2时,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能维持基本不变,因此,可以认为该放牧强度是高寒人工草地生长季放牧不退化的最大放牧强度。
- 董全民赵新全马有泉马玉寿施建军孙小弟盛丽王彦龙杨时海
- 关键词:放牧强度
- 放牧对小嵩草草甸生物量及不同植物类群生长率和补偿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2年
- 基于小嵩草(Kobresia parva)草甸连续2 a的牦牛放牧试验,研究了暖季和冷季放牧草场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不同植物类群的绝对生长率,探讨了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不同植物类群补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总生物量呈减小趋势,放牧强度对暖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冷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两季放牧草场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放牧强度对暖季放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冷季放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冷季放牧草场牧草生长季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暖季放牧草场对照区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低于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高于重度放牧;暖季放牧草场各放牧处理不同植物类群均存在超补偿生长,但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的超补偿生长在8月份,阔叶植物的超补偿生长发生在6月和7月份,禾本科植物的超补偿生长效应强于莎草科植物和阔叶植物,轻度和中度放牧的补偿效应更明显;冷季放牧下不同植物类群也存在超补偿生长,但补偿效应不明现。因此,暖季适度(轻、中度)放牧利用更有利于产生超补偿生长,而重度利用对植被的稳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李世雄杨时海王柳英盛丽
- 关键词:放牧强度牦牛生物量生长率
- 高寒牧区生长牦牛冬季补饲策略及其效益分析被引量:27
- 2007年
- 在162天的补饲期内,各补饲组(处理组A补饲100%精料、处理B补饲50%精料和50%的青贮草、处理C补饲100%的青贮草)牦牛体重分别比对照组(自由放牧)少损失15.36、10.41和9.67kg/头,分别提高95.36%、64.42%和59.84%;各补饲组A、B和C牦牛的饲料报酬(补饲量/相对对照组的个体增重)分别为5.23∶1、7.68∶1和8.38∶1,而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76∶1、1.77∶1和3.18∶1,补饲产生的年生态效益价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006.10、1337.40和1421.87元/头。
- 董全民赵新全
- 关键词:高寒牧区生长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