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060)

作品数:9 被引量:378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媛唐为王媛杨广亮郦水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地产
  • 2篇地方政府
  • 2篇地价
  • 2篇政府
  • 2篇政府干预
  • 2篇土地出让
  • 2篇房地
  • 2篇房地产
  • 2篇撤县设区
  • 2篇城市
  • 2篇出让
  • 1篇地产市场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地块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划调整
  • 1篇招拍挂
  • 1篇中国城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王媛
  • 2篇王媛
  • 2篇唐为
  • 1篇田传浩
  • 1篇郦水清
  • 1篇杨广亮

传媒

  • 2篇财贸经济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科学.经济....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战略转变——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9
2013年
21世纪以来,政府在预算约束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策略已从"先工业化再城市化"转变为"先建起新城后发展产业"。采用2004—2011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发现,城市扩张速度脱离了经济发展水平,并显著地受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推动,显示出"造城模式"的典型特征。东部城市扩张受到土地指标限制而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中部城市发展已形成市场导向格局;西部地区的城市扩张速度已脱离经济基本面而主要由房地产市场推动。
王媛
关键词: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
政府干预与地价扭曲——基于全国微观地块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本文基于土地挂牌出让与拍卖出让的价格差异分析政府干预导致的地价扭曲,对广为接受的"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逻辑做出补充。利用全国208个地级市1998-2013年的微观地块数据,在处理选择偏误并控制地块特征后,发现作为地方政府干预工具的挂牌价格显著低于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拍卖价格,且价格差异程度对于不同用途地块有所不同。本文进一步从发展地区经济、房价调控、腐败等角度检验了地方政府扭曲地价的原因。
王媛
关键词: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干预挂牌拍卖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体系过于扁平化吗?被引量:35
2016年
本文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空间基尼系数、齐普律和马尔科夫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所有建制市的人口规模分布体系及演化情况,并在数据质量、时间范围和研究方法上改进和扩展了已有研究。研究发现,2000年我国的城市体系集中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以往基于户籍人口和不完整的城市样本的估计结果;2010年的城市集中度有所提升,进一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使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非常稳健。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城市人口集中度上升的原因:一方面,2000年后撤县设区政策的广泛实施使得大城市发生外延式扩张;另一方面,集聚效应的增强使得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使得内涵式扩张加速。
唐为
关键词:人口普查撤县设区
行政区划调整与人口城市化:来自撤县设区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57
2015年
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央推动城市化的有力工具,而政府主导的城市空间扩张能否带来人口的集聚,有待实证检验。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地级市数据,本文利用2000—2004年发生的撤县设区实验回答该问题。采用熵平衡法和匹配法解决选择性偏误问题后,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显著提高了撤并城市市辖区城镇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这一变化并非源于户籍人口的增加,而主要来自本县(区)内和外省的人口迁入;同时,东部和市场潜力更大的城市获得了更高的人口集聚效应。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撤县设区促进人口集聚的实现机制,指出撤并后的区域市场融合和城市集聚经济有助于提升被撤并县市的企业生产率与就业,利用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
唐为王媛
关键词:撤县设区城市化人口集聚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现阶段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掌握这些差异的来源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经济良性运作。借助2000-2011年我国各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税收、土地出让收入数据,本文测算了反映土地财政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泰尔指数,并通过因素分解得到了相应的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结果发现:2004年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地区内差异,2005-2009年的差异贡献主要来自地区间差异,之后两者贡献逐渐趋同;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长期保持着"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开展国际竞争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总体差异表现出显著影响;华东地区,继而是华北和华中地区部分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土地财政。为了协调区域发展,必须扩大内需,唤起内生市场力量;化地为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统筹产业布局,探寻经济增长新引擎。
郦水清王媛田传浩
关键词:经济增长泰尔指数
预期、不确定性与房地产销售策略——来自杭州的经验证据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最大化项目利润,开发商对于未来的判断成为影响房地产销售策略的重要因素:房价增长预期和不确定性都能提高延迟销售的价值。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利用杭州市住宅项目和地块匹配的数据,本文检验开发商预期和未来不确定性对于房地产销售时机决策的影响。为规避政策风险,开发商可能通过项目分期策略变相"捂盘",本文设计了偏误纠正的联立方程模型以控制内生性。结果显示,未来不确定性和开发商的看涨预期都显著推动了项目延迟销售。通过估算项目利润,发现"捂盘"并不总指向高利润,这说明在过去房地产市场一片看涨情绪下,开发商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王媛
关键词:不确定性实物期权房地产
市场可达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被引量:18
2020年
近年来,新城建设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城市发展政策。在高铁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设高铁站成为各地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市场可达性是影响企业和居民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间和城市内部两方面探讨市场可达性对高铁通车后站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匹配到约1平方公里栅格的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2009—2014年新设高铁站数据,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高铁站区的经济活动密度相对于邻近区域并没有显著提升。利用高铁、铁路、公路网络构造了随时间可变的城市可达性指标,并利用高铁站到市中心距离衡量到城市就业中心的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铁站区的经济发展显著依赖于城市可达性和市中心可达性。上述结果说明,新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对于来自城市外部和内部的集聚经济的利用。尽管高铁带来的城市可达性提升能为周边区域创造经济集聚,但受制于远离市中心的区位选择,低水平的城市中心可达性大大限制了目前高铁站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高铁新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
王媛
关键词:集聚经济高铁
官员任期、标尺竞争与公共品投资被引量:35
2016年
本文利用官员任职期间的晋升预期差异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地方官员面临的政治晋升激励及相对绩效考核方式对于城市公共品投资的影响。基于1999-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倾向于在任职关键时点增加具有短期增长效应的经济性公共品投资,而具有长期投资属性的社会性公共品投资则随官员任职年数增多而减少,这意味着官员晋升激励对公共投资产生了推动效应。此外,在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城市,经济性公共品投资的地区间策略互动更强,从而验证了标尺竞争机制,但该机制并未出现在社会性公共品投资上。最后,地区发展阶段差异导致官员的公共品投资行为出现异质性:晋升激励推动东部地区更多投资于社会性公共品,而中西部地区更多投资于经济性公共品。这意味着在社会性公共品供给上,地区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王媛
关键词:公共品官员任期
为经济增长而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分析被引量:101
2016年
与“土地收入最大化”视角不同,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市场化配置的行为及绩效。首先,通过制度分析指出土地“招拍挂”改革后,挂牌方式成为政府干预工具。其次,检验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干预”的行为。基于2003~2008年的地级市数据,用挂牌相对拍卖的使用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干预,发现城市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多干预土地出让。最后,基于全国历年商住地块微观交易数据,证实挂牌相对于拍卖出让导致了显著的价格低估。将拿地企业名称与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匹配后,发现地产经营能力更强的企业通过挂牌方式获得了更高的地价补贴。然而,证据显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为当地带来的增长效应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十分有限。
王媛杨广亮
关键词:土地出让招拍挂土地价格政府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