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5003)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彭亚鸽杨玉英卜春苗谭颖李丛丛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纳米
  • 4篇电化学
  • 3篇适体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电化学生物传...
  • 2篇电极
  • 2篇阵列
  • 2篇阵列电极
  • 2篇溶剂
  • 2篇溶剂热
  • 2篇溶剂热法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热法
  • 2篇纳米管

机构

  • 6篇宁夏大学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彭亚鸽
  • 1篇卜春苗
  • 1篇李丛丛
  • 1篇杨玉英
  • 1篇谭颖

传媒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和目标诱导适体转移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检测腺苷被引量:2
2018年
以修饰于电极表面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作为适体固定平台,基于目标诱导适体(Aptamer)转移,构建了检测腺苷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将SWNT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没有目标物腺苷时,亚甲基蓝标记的腺苷适体(MB-Aptamer)通过适体与SWNTs之间强的相互作用固定在电极表面,此时电极表面因为有大量MB存在,能够检测到强的MB氧化电流信号。当引入腺苷后,因为腺苷与适体的相互作用力大于适体与SWNTs的相互作用力,迫使MB-Aptamer脱离电极进入溶液,此时电极表面MB量减少,导致MB氧化电流强度减弱,根据加入腺苷前后传感器表面MB氧化电流强度的变化,采用方波脉冲伏安法对腺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B氧化电流信号比值与腺苷浓度在0.0010~0.50 n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9 pmol/L(S/N=3)。
彭亚鸽潘福宁万乐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适体腺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阵列生物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快速、选择性高和集成化的分析技术,已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药物筛选、环境分析,食品分析,临床诊断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阵列生物传感器主要有阵列光学生物传感器和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分子识别物质如酶、抗原/抗体、DNA等固定在阵列电极上,以阵列中每根电极产生的电化学信号作为检测信号的电化学分析器件。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以及仪器价格低廉等特点受到了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评述了2005年以来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单组份检测和多组份同时检测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讨论了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彭亚鸽卜春苗杨玉英
关键词:阵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单组份多组份
连接臂对适体与凝血酶相互作用影响的电化学阻抗研究
2012年
以5'-C6-T0-A1,5'-C6-T5-A1和5'-C6-T10-A1三条不同长度连接臂修饰的凝血酶适体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分子,结合巯基自组装技术,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测定了凝血酶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比较了三者灵敏度的差异。利用浓度平衡法计算了适体与凝血酶作用的结合常数,三条链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0.32 nM-1,0.84 nM-1和0.67 nM-1,表明,5'-C6-T5-A1组装的传感器与凝血酶的结合常数最大,灵敏度最好。
彭亚鸽
关键词:适体电化学阻抗凝血酶
集成化金膜阵列电极的制作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聚乙烯不干胶掩膜版法结合金属溅射沉积技术在FR-4玻璃纤维版上制作了由6个金膜工作电极(1 mm×2 mm)、1个大面积金膜对电极(2 mm×13 mm)和1个厚膜Ag/AgCl参比电极构成的集成化金膜阵列电极系统,并利用电化学手段对阵列电极系统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K3Fe(CN)6在厚膜Ag/AgCl/1.0 mol/L NaCl参比电极上的式电位与商业Ag/AgCl/3.0 mol/L NaCl参比电极相差0.067 V;参比电极放置1个月后,测量电位未发生明显变化。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对工作电极表面平整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工作电极表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通过测量H2SO4还原峰面积评价了工作电极电化学面积的批内、批间一致性;通过K3Fe(CN)6在电极上的Ipa/Ipc比值评价了工作电极电化学特性的批内、批间一致性。结果表明,阵列电极面积和电化学特性具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一致性。对集成化金膜阵列电极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不干胶掩膜版法结合金属溅射沉积技术制作的阵列电极能够满足电化学电极的要求,可作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础电极。
彭亚鸽
关键词:溅射沉积阵列电极
流动注射计时电流法检测甲氧氯普胺
2012年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印刷碳电极对甲氧氯普胺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甲氧氯普胺的流动注射计时电流法.与印刷碳电极相比,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印刷碳电极显著降低了甲氧氯普胺的氧化峰电位,提高了氧化峰电流.测定甲氧氯普胺的线性范围为8.04×10-5~1.0×10-3mol/L,检出限为5.0×10-5mol/L(S/N=3);1.0×10-4mol/L的甲氧氯普胺测定的RSD为3.0%(n=9).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药片中甲氧氯普胺含量的测定.
彭亚鸽谭颖李丛丛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多壁碳纳米管流动注射计时电流法
钛酸H_(1.07)Ti_(1.73)O_4·H_2O纳米片的制备及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系统研究正丙胺和四甲基氢氧化铵剥离剂、剥离温度及时间对层状钛酸H_(1.07)Ti_(1.73)O_4·H_2O(HTO)单晶剥离效果的影响,揭示HTO纳米片的形成机制,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熔盐法制备得到层状钛酸盐K_(0.8)Ti_(1.73)Li_(0.27)O_4(KTLO)晶体,经离子交换处理制备得到层状钛酸HTO晶体,通过正丙胺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对其剥离得到HTO纳米片。结果当剥离温度为50℃时,分别以40%(ω)的正丙胺对HTO剥离48h和10%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对HTO剥离24h后得到的样品剥离效果最佳;正丙胺剥离得到的样品结晶性高、剥离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对剥离剂的质量分数(ω)、剥离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的调控,可制备得到具有良好结晶性及形貌的HTO纳米片。
张珍陈双双朱琳荆飞苗磊姚明刚李立杰顾洪溪韩银凤胡登卫
关键词:纳米片离子交换
H_2Ti_4O_9纳米带的制备及其水热反应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以K_2Ti_4O_9·3H_2O为主要原料,制备H_2Ti_4O_9·nH_2O纳米带,研究纳米带的结构与性能,为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提供新靶点。方法 K_2Ti_4O_9·3H_2O与盐酸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其产物分别与乙二胺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进行剥离反应,形成胶体再与Ba(OH)2·8H_2O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 K_2Ti_4O_9·3H_2O经过酸交换后可得到H_2Ti_4O_9·1.1H_2O晶体,该晶体剥离后得到二维纤维状H_2Ti_4O_9·nH_2O纳米带胶体。纳米带胶体与Ba(OH)2·8H_2O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后可得到110nm大小且有正方晶系的BaTiO3纳米陶瓷粉体,BaTiO_3纳米陶瓷粉体形貌规整,颗粒分布均匀,呈扁平的椭圆形块状。结论 K_2Ti_4O_9·3H_2O的离子交换反应可完全进行,交换后得到的层状化合物H_2Ti_4O_9·1.1H_2O在100℃时用乙二胺剥离效果最好,而且剥离的纳米带宽度仅有20nm。纳米带与Ba(OH)_2·8H_2O溶液基于溶解析出机制,反应12h后生成的BaTiO_3晶粒最小,结晶性最好。
栾巧巧胡登卫
关键词:纳米带水热反应
非标记凝血酶阵列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自制的集成化三阵列金膜电极,构建了一个简单、灵敏、非标记的凝血酶阵列电化学适体传感器.以聚乙烯不干胶掩膜版法结合金属溅射沉积技术,在FR-4玻璃纤维板上制作了由3个金膜工作电极、1个大面积金膜对电极和1个厚膜Ag/AgCl参比电极构成的集成化金膜阵列电极系统.以集成化金膜阵列电极作为基础电极,采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将带巯基的凝血酶适体固定在3个金工作电极表面,巯基己醇封闭后获得三阵列凝血酶适体传感器,以电活性物质铁氰化钾作为电化学探针,基于凝血酶适体和凝血酶结合前后铁氰化钾在电极表面传质的不同导致电流变化进行凝血酶的测定.采用方波脉冲伏安法,铁氰化钾氧化峰电流的变化值与凝血酶浓度在1.52 ~63 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92 nmol/L.
彭亚鸽
关键词:阵列电极适体凝血酶电化学传感器
基于正丙胺溶剂热法制备四方相钛酸钡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反应时间与反应介质对四方相钛酸钡(BaTiO_(3),BT)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构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溶剂热法制备纯度较高、晶粒尺寸较小、c/a大的纳米级四方相BT提供参考。方法以工业二氧化钛(TiO_(2))为原料,有机溶剂正丙胺(PA)为活性剂使其增溶、分散,制备成反应活性较高的TiO_(2)悬浊液。采用溶剂热法使TiO_(2)悬浊液与Ba(OH)_(2)·8H_(2)O,KOH反应制备纳米级的四方相BaTiO_(3)晶体。结果当反应体系中PA/H_(2)O的体积比为3/27,反应时间为48 h时,所得BaTiO_(3)相的(002)/(200)衍射峰强度高,分峰明显,2个峰的间距Δ2θ可达0.377°,c/a为1.013,即获得四方相含量较高的BaTiO_(3)纳米晶体。结论通过对反应时间与溶剂PA量的调控,可以得到结晶性好、形貌规整、粒径均匀的四方相BaTiO_(3)纳米晶体。
王玺陈诚荆飞姚明刚马蓉赵卫星胡登卫
关键词:溶剂热法
Li2TiO3/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2020年
目的分析钛酸钡(BaTiO3,BT)作为压电薄膜材料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法,研究Li2TiO3/BaTiO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并为后期探索其介电、铁电性能做好基础性工作。方法以层状钛酸H1.07Ti1.73O4晶体和Ba(OH)2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T粉体。再分别以钛酸锂(Li2TiO3,LT)晶体和BT晶体作为基料和反应模板,采用水系流延法制备Li2TiO3/BaTiO3纳米复合薄膜(LT/BT)。探索混合时间和添加剂比例对制备薄膜的影响。结果当固相粉体的质量含量为55%,分散剂(PVP)、粘结剂(苯丙乳胶)以及增塑剂(丙三醇)的含量分别占添加剂总质量的5.5%,11%和5.5%,并将球磨时间控制在24 h时,可制备得到较稳定的基体浆料。所得基体浆料经流延成型后可得到LT/BT纳米复合薄膜。结论调控基体浆料的制备方法和添加剂组分,可制备得到表面平整光滑、质地均匀、塑性和延展性良好且不易开裂的LT/BT纳米复合薄膜。
朱琳张珍荆飞李立杰姚明刚顾洪溪王艳胡登卫
关键词:溶剂热法BATIO3纳米复合薄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