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lnsgtx-03)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盛鸥魏岳荣易干军李春雨胡春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中最为严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已成为限制世界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来香蕉枯萎病的研究概况,综述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病原菌的分类、进化关系和分子鉴定等研究进展,以期能为中国香蕉枯萎病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尽早解决香蕉枯萎病难题。
- 李斌盛鸥李春雨魏岳荣左存武胡春华易干军罗充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进化关系
- 香蕉A基因组6个品种的核型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以6个A基因组香蕉(Musaspp.)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其核型特征进行分析。‘天宝蕉’(AAA)核型公式为2n=3x=33=3M+27m(3SAT)+3sm,属"1A"核型;‘海南贡蕉’(AA)核型公式为2n=2x=22=2M+18m(2SAT)+2sm,属"2A"核型;‘玫瑰蕉’(AA)、‘贡蕉’(AA)、‘抗枯1号’(AAA)和‘抗枯5号’(AAA)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2=2M+16m(SAT)+2sm+2st,2n=2x=22=4M+16m(SAT)+2sm,2n=3x=33=6M+15m(3SAT)+12sm和2n=3x=33=6M+15m(3SAT)+12sm(3SAT),属"2B"核型。基于核型分析结果,绘制了6个香蕉品种的核型模式图。
- 劳世辉盛鸥魏岳荣易干军邓夫平
- 关键词:香蕉核型分析
- 二倍体香蕉种质资源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的筛选被引量:6
- 2014年
- 本研究利用4种父本育性较强的二倍体香蕉(Musa spp.)种质,比较不同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检测香蕉花粉活力的效果,以期筛选适合香蕉花粉活力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显示:醋酸洋红和I-KI染色法处理后的香蕉花粉形态较模糊,而TTC法与MTT法的染色效果较好,花粉形态较清晰,容易区分染色与未染色的花粉;适合香蕉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pH值为5.8;MTT染色法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结果相关性最好,说明MTT染色法的结果较其他染色法准确、可靠。利用MTT染色法,本研究比较了17份二倍体香蕉种质的花粉活力,结果显示:‘Calcutta 4’(M.acuminata ssp.burmannicoides(AA))、BGY3(M.balbisiana(BB))、Malaccensis(M.acuminata ssp.malaccensis(AA))、Balbisiana(M.balbisiana(BB))等4份野生类型种质,以及双单倍体种质‘CIRAD 930’(M.acuminata ssp.malaccensis var.DH Pahang(AA))的染色率超过50%,而3份改良二倍体种质和4份栽培类型种质的染色率低于30%。
- 邓彪盛鸥魏岳荣李大志高慧君邝瑞彬易干军Agustin B.Molina
- 关键词:花粉生活力
- ‘巴西蕉’离体芽的化学诱变和抗镰刀菌酸材料的筛选被引量:9
- 2012年
- 在离体条件下,以我国主栽香蕉品种‘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的多芽体和不定芽为材料,采用EMS和NaN3对其进行诱变处理,以镰刀菌酸毒素为选择压,筛选抗镰刀菌酸的材料。结果表明,EMS和NaN3诱变处理多芽体适宜的浓度和时间组合分别为1.6%+3h和2g/L+3h,NaN3诱变处理不定芽适宜的浓度和时间组合为2g/L+1h。镰刀菌酸毒素筛选多芽体和不定芽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36~45mg/L和10~20mg/L,筛选获得的多芽体和不定芽多次继代培养后仍保持对镰刀菌酸的抗性。本研究可为香蕉抗枯萎病育种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和技术参考。
- 韩伟魏岳荣盛鸥胡春华易干军杨乔松黄永红李春雨邝瑞彬
- 关键词:多芽体不定芽N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