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80081)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9H指数:8
- 相关作者:龙宝新吕康清孟旭樊香兰吴玲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设施建造到文化统领:当代学校建设的新重心
- 2013年
- 学校是一个"人-事-物"三位一体、交感互生的人文生态系统。学校建设的完整表达式是寓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和教育力,文化是学校存在的标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对象,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学校建设应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基本文化建设的统一,当代学校建设的新重心是学校文化建设。
- 龙宝新李尽晖
- 关键词:学校文化
- 论教师节日文化的功能与建设
- 2012年
- 教师节日的设立体现着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尊重与拥戴。教师节日文化既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又具有个体教育功能,它是教师行业与教师个体成长的共同摇篮。教师节日文化建设是强化其教师教育功能的策略,它的四个关键环节是:节日日期的选定、节日主题的引领、节俗的建立和文化意蕴的充实。
- 龙宝新
- 关键词:节日文化教育功能
- 论文化学视野中的教师发展观被引量:5
- 2011年
- 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现实样式,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在文化学视野中,教育生活是教师教育的大学校,文化创进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主是推动教师发展的现实力量,象征空间重构是教师发展的隐性路径,文化生态是教师发展的自育机制。从专业建构走向文化创生是解决教师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策略。
- 龙宝新
- 关键词:教师文化教师发展创生
- 论“课”的深层意蕴及其理想构成要素被引量:1
- 2011年
- "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言"向"果"的一种运动,语言性与效能性是"课"的两大本质属性。好"课"发端于问题,展开于逻辑,成功于激情,升华于创意,好课就是问题、逻辑、激情与创意的同在与化合。
- 龙宝新
- 关键词:语言性课堂课程
- 教育仪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重建被引量:8
- 2011年
- 教育仪式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各种具有时空特定性、高度程式性、象征意义鲜明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强化师德和教师的社会关系以及凝聚教师群体的多种功能。教育仪式由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组成,其创建包括形式与实质两个环节。重建教育仪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它包括旧仪式改造、编排方式改变、展示重点修改、象征意义改写等策略。
- 龙宝新
- 关键词:教育仪式教师专业发展
- 论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培育路径被引量:5
- 2013年
- 教师专业成长力是导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由精神力、学习力、执行力等构成的一个力系。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段孕育期与生长周期,对它的培育应该走生活培育、长线培育、内功培育和关联培育的新思路。扎根教育生活全面培育,注重细节培育、文化转变、全程关怀,强化人格精神、核心专业能力、教育风格方面的内功修炼,坚持两类问题对接、双轨并驱的教育思维,是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应有视野。
- 龙宝新
- 论教师服饰文化的变革
- 2012年
- 教师服饰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其款式、风格在表达着一种教育语言,传递着一种教育话语。教师服饰通过意指实践变革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服饰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合宜与标新之间的对话,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教育意象,实现主流教育话语与教师服饰间的互塑与平衡。
- 龙宝新
- 关键词:教师服饰教育话语教师文化
- 论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架构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教师教育中强化实践环节,改进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呼声和共识,成为免费师范生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基于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征及现状的思考,本文构架了以帮助免费师范生"会教书、爱教书、教好书"为三维目标的、以提升其专业胜任力和成长力为核心特征的多维复合型教育实践课程体系。"34918"课程体系是免费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合理框架,它包括丰富的训练项目与课程内容。
- 龙宝新刘华薇
-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
- 论核心教育知识析取的路径被引量:2
- 2012年
- 核心教育知识是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高营养品。从教育知识群落中析取出核心教育知识,使之成为教师学习的课程与对象,是当代教师教育减耗增效、直击靶心的现实选择。核心教育知识析取的基本思路有三个,即自下而上的搜索式、自上而下的优选式与双线路同趋的对话式。核心教育知识析取的最终目标是把兼具高理论品性与高实践品性的教育知识精选出来,使之成为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有力依托。
- 龙宝新
- 论“研究性课堂”的架构与创建——兼论人文学科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被引量:19
- 2011年
- 分析了讲授主导式和读书讨论式两种主流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及其问题,指出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三大使命是帮助研究生完成知识入门、研究入门和精神入门,这些使命的实现需要研究性课堂的支撑。研究性课堂的构成元素是研究生、导师、制度和氛围,"五步式"教学是研究性课堂的理想结构。提升研究性课堂质量的三个关键是:教师工作重点的科学定位、教学改革方向的准确定向和教学环节间转换点的机智把握。
- 龙宝新
-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课堂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