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203)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马瑾郭玲莉刘力强郭彦双卓燕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断层
  • 1篇地震类型
  • 1篇断层位移
  • 1篇应力降
  • 1篇应力路径
  • 1篇数字图像相关
  • 1篇数字图像相关...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层
  • 1篇协同化
  • 1篇滑移速率
  • 1篇加载
  • 1篇加载过程
  • 1篇发震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2篇刘力强
  • 2篇郭玲莉
  • 2篇马瑾
  • 1篇汲云涛
  • 1篇卓燕群
  • 1篇郭彦双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黏滑实验的震级评估和应力降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通过三种结构模型的黏滑地震模拟实验,利用高频速度连续观测系统获得了地震失稳过程的速度特征,讨论了最大位移量的选取方法,估算了实验室黏滑型地震的矩震级,探讨了黏滑类型、应力降大小与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黏滑型地震的应力降过程可能包含一次到多次高频振荡,对应若干次黏滑子事件.高频振荡的摆动幅度很大,包含有多种频率成分,峰值速度0.003~0.008m·s-1.初步估计黏滑型地震的震级范围为-4.4^-3级,断层构造面的差异对各种黏滑模型的地震震级分布有明显影响.总体来看应力降与地震震级没有明显相关性,决定地震震级的主要因素应当是震源尺度.
郭玲莉刘力强马瑾
关键词:应力降滑移速率
区域加载过程与发震断层变形演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使用双剪粘滑模型模拟自发地震和诱发地震的区域加载过程,利用应变观测系统多点连续观测发震断层附近的局部应变变化。在应力与应变空间上描述了地震过程的区域应力路径和局部应变路径。结果表明,局部应变路径与应力宏观路径的形态差异较大,但两者的转换阶段对应,存在一定映射关系。断层局部变形路径的走向标明了断层所处在的变形阶段。自发地震的应变路径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应变积累阶段、剪应变的线性偏离阶段和失稳滑动阶段。诱发地震的应变路径包括4个阶段:正斜率的应变积累阶段、负斜率的稳态滑动阶段、亚稳态应变僵持阶段、扰动失稳滑动阶段。自发地震与诱发地震有各自的路径模式,可以从应变路径上判别断层稳定性与可能的地震类型。
郭玲莉刘力强
关键词:地震类型
平直走滑断层亚失稳状态的位移协同化特征——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亚失稳阶段是断层临近失稳的最后阶段,识别断层亚失稳状态,对评估断裂区内的断层失稳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含平直走滑断层的岩石样品在卧式双轴伺服控制压机上加载产生黏滑,同时用高速相机以1000帧S_的速度记录样品变形,失稳过程中的数字图像,然后采用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样品表面变形场,并通过定义表征断层位移累计值相对离散程度的协同化系数来描述断层失稳过程的协同化特征,结果表明:(1)局部预滑区进入亚失稳阶段之前,扩展速率非常缓慢;进入亚失稳I阶段后,扩展速率有所增加,但仍很缓慢,属于准静态扩展;在亚失稳II阶段,在占整个亚失稳阶段~1.5%的时间段内,断层先是以~0.9mS。的速率扩展,继而快速贯通整个观测区域,此时断层已转为准动态扩展.(2)在亚失稳I阶段断层位移协同化系数降为进入亚失稳前的一半,在亚失稳II阶段这一系数再降为进入亚失稳前的四分之一.这一系数持续下降意味着断层位移协同化作用的加强,亦可作为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特征之一.(3)此外,在断层失稳滑动阶段,观测区内断层出现三次整体滑动:初始滑动,快速滑动和调整滑动.断层在三次滑动之间存在两次短暂的停顿过程.
卓燕群郭彦双汲云涛马瑾
关键词:断层位移数字图像相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