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9-2054)

作品数:23 被引量:153H指数:9
相关作者:戚晓昆刘建国姚生董秦雯张海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神经系
  • 11篇神经系统
  • 11篇中枢神经
  • 11篇中枢神经系统
  • 9篇病理
  • 8篇影像
  • 7篇磁共振
  • 6篇髓鞘
  • 6篇脱髓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中枢神经系统...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中枢神...
  • 4篇原发性中枢神...
  • 4篇脱髓鞘病
  • 4篇脊髓炎
  • 4篇病变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20篇戚晓昆
  • 16篇刘建国
  • 8篇姚生
  • 7篇董秦雯
  • 6篇张海玲
  • 4篇孙辰婧
  • 4篇郑奎宏
  • 4篇邱峰
  • 3篇钱海蓉
  • 3篇王亚明
  • 3篇黄鑫
  • 3篇赵虎林
  • 3篇夏德雨
  • 3篇李长青
  • 2篇桂秋萍
  • 2篇乔文颖
  • 2篇王晓风
  • 2篇段枫
  • 1篇孟宇宏
  • 1篇黄敏华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临床孤立综合征(CIS)为中枢神经系统(CNS)首次发生的,单时相的,单病灶或多病灶的脱髓鞘病综合征,2008年关于MS的专家共识中指出,CIS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1)孤立的临床事件,时间和空间均为孤立;(2)孤立的临床事件,时间孤立,而空间上可以多发;(3)病变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虽然空间上是孤立的,但时间上可为多次。
刘建国戚晓昆
关键词:临床孤立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多病灶CIS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伴脊膜受累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多累及颅内中枢神经系统.
刘建国戚晓昆姚生邱峰李长青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脊髓压迫症脊膜恶性肿瘤
第78例——左侧面部麻木、视物模糊二个月
2016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5岁,主因“左侧面部麻木2个月余”于2014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3月下旬生气后出现左侧面部、舌尖麻木,后出现双眼视模糊、复视等症状,当地医院行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循环及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未使用激素)。
王晓风姚生刘建国黄鑫戚晓昆
关键词:视物模糊头颅MRI检查抗血小板聚集双眼视脑梗死抗感染
长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效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指导MS缓解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MS患者缓解期经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5 mg/d、治疗12年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例特点及诊治经验,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4次临床发作(1996年、2002年、2003年、2015年),≥2个客观临床证据(首次发病颈椎MRI示第4颈椎水平脊髓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且呈斑片状强化,第3次复发头颅MRI示脑室周围、近皮质、颈髓多发斑片状病灶),诊断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明确。于第2次发作后缓解期内长期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5 mg/d,病情无进展或恶化(除2015年感冒后复发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作为RRMS缓解期预防复发的安全、简易治疗方法之一,这为RRMS缓解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黄鑫刘建国戚晓昆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糖皮质激素复发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脱髓鞘病指一类免疫介导的炎症基础上的髓鞘脱失而轴索相对保留的疾病。按照髓鞘本身病变还是其他病因累及髓鞘病变将炎性脱髓鞘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孙辰婧戚晓昆
关键词:炎性脱髓鞘病中枢神经系统病理髓鞘脱失免疫介导继发性
第75例——左侧面部、上肢麻木一个月,左手力弱半个月被引量:2
2013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0岁,长途运输司机.主因"左侧面部、上肢麻木1个月,左手力弱半个月"来本院就诊.患者于2012年6月9日饮酒后出现左侧面部、上肢麻木,持续数秒钟缓解,当时未予重视.2012年6月24日驾车运输途中突发左上肢力弱,远端为著,上肢抬举尚可但持物不能,进食左嘴角易漏.2012年6月28日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右侧额、颞、顶叶多发片状低密度影,"脑梗死"不除外.2012年6月30日行PET-CT示:(1)右侧额、颞、顶叶片状低密度影,呈代谢减低,未见明确提示恶性病变的代谢活性增高灶,考虑脑部原发良性病变感染可能;(2)左肺舌段微小结节,未见明显高代谢;(3)左肾囊肿,前列腺增生,左肾肾上腺可疑结节,未见明显高代谢;(4)脊柱骨质增生;(5)右侧上颌窦轻度炎症.因上述症状未明显缓解并进行性加重,2012年7月9日患者来我院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
董秦雯孟宇宏张海玲宋东东刘建国戚晓昆
关键词:上肢麻木面部左手PET-CT脊柱骨质增生低密度影
病理证实的瘤样脱髓鞘病60例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索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60例病理证实的TIDD(最大病灶的最长直径≥2 cm)患者的头颅CT、MRI等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33例,女性27例;发病年龄6~56岁,平均(35.5±12.7)岁,随访3个月至8年.病灶累及单侧者26例(43.3%)、双侧34例(56.7%)、单发22例(36.7%)、多发38例(68.3%);病灶直径2.1 ~8.5 cm,平均(4.5±2.2)cm;病灶形态:弥漫浸润样31例(51.7%)、环样24例(40.0%)、同心圆样11例(18.3%)、大囊样2例.60例TIDD患者头颅CT示病灶均呈低密度,MRI均呈长T1、长T2信号,呈云片状23例(38.3%),4例(6.7%)病灶内可见密集排列的扩张静脉影.急性期(发病2周内):17/18例头颅MRI呈不同程度强化,包括斑片状与结节样12例(70.6%)、闭合环形3例(16.7%)、开环形4例(23.5%)、“梳齿状”扩张静脉影3例(17.7%);DWI均为高信号.亚急性期(发病3~6周):52/54例头颅MRI不同程度强化,包括“开环样”18例(34.6%)、闭合环形14例(26.9%)、不规则边缘强化18例(34.6%)、结节样8例(15.4%)、“梳齿状”扩张静脉影25例(48.1%),DWI均为高信号.慢性期(发病7周后):13/28例头颅MRI仍可见增强病灶,包括斑片状8/13例(61.5%)、闭合环形或“开环样”强化6/13例(46.1%),8/28例DWI仍呈高信号.21例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均有不同程度胆碱峰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峰降低,乳酸峰与脂质峰升高分别为15例、7例,β,γ-谷氨酸复合物峰升高10例(9.5%).结论 TIDD病灶形态以弥漫浸润样、环形及同心圆样为主;且以T2 WI病灶长轴多垂直于侧脑室的“云片状”多见.MRI增强病灶形态随TIDD临床分期按一定规律演变:急性期以斑片状或结节状为主;亚急性期逐步演变为“开环样”、闭合环样或花环样;慢性期从开环或闭合环形增强信号�
刘建国董秦雯张海玲郑奎宏姚生段枫赵虎林卢旺盛王亚明戚晓昆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应重视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的相关问题被引量:9
2012年
中枢神经系统(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是一组具有免疫易感人群发生的与免疫介导相关的原发或特发于脑(包括视神经)和(或)脊髓受累的炎性脱髓鞘病。欧美以多发性硬化(MS)最常见,而亚洲还常见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等CNS脱髓鞘病。
成晓昆
关键词:炎性脱髓鞘病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免疫介导CNS
瘤样脱髓鞘病与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对比研究瘤样脱髓鞘病(TDL)与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TDL与胶质瘤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2005至2013年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0例病理证实的TDL与65例胶质瘤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平均发病年龄:胶质瘤[(42±19)岁]显著高于TDL[(36-13)岁,P<0.05];(2)首发症状:TDL组以头痛(25.0%)多见;胶质瘤组以头痛(23.1%)与癫痫(20.0%)多见;(3)头颅CT:TDL病灶无高密度;胶质瘤组高密度占60.0%;(4)胶质瘤组病灶囊变、坏死的构成比显著高于TDL组,并随病理分级升高发生率递增;(5)MRS特点:TDL组β,γ-Glx峰升高(9.5%)相对具有特异性.结论 胶质瘤起病年龄显著大于TDL;TDL以头痛起病多见,癫痫首发则应首先考虑胶质瘤可能;头颅CT高密度基本可除外TDL,更支持胶质瘤;若病灶发生坏死或出血,以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TDL少见;MRS的β,γ-Glx峰升高支持TDL诊断,Cho/NAA≥2支持胶质瘤诊断.综合多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影像学变化并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TDL与胶质瘤的鉴别。
刘建国乔文颖郑奎宏赵虎林钱海蓉姚生段枫邱峰戚晓昆
关键词:胶质瘤临床症候磁共振
以瘤样脱髓鞘病为首发的视神经脊髓炎二例报道被引量:6
2015年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常以视神经炎与长节段脊髓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1],其中NMO合并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黄鑫刘建国王晓风戚晓昆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