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6B02)

作品数:2 被引量:130H指数:2
相关作者: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陈应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低地
  • 1篇性状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恢复过程
  • 1篇土壤颗粒
  • 1篇土壤特性
  • 1篇土壤性状
  • 1篇维数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数
  • 1篇干旱沙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新荣
  • 2篇贾晓红
  • 1篇陈应武
  • 1篇李元寿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白刺灌丛地土壤性状的特征被引量:23
2007年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白刺灌丛地土壤颗粒组成中仍以细沙粒(0.25~0.05 mm)含量占主要成分(80%~99%),除固定沙堆土0~5 cm土壤粉沙粒含量高于堆间低地外,沙堆土不同深度粉沙粒含量(0.05~0.002 mm)均低于堆间低地;沙堆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差异不大,沙堆0~60 cm土层含水量低于堆间低地,60 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不仅高于0~60 cm,并且高于堆间低地。发育于草甸盐土上的堆间低地20 cm以下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发育于盐化半固定风沙土上的堆间低地水分含量在20 cm以下呈急剧降低趋势。白刺沙堆上土壤剖面土壤水分含量的这种变化和堆间低地20 cm处较高的含水层,将会为灌丛植物在年内气候干旱期的生命维持提供着重要水源保证。土壤容重白刺沙堆大于堆间低地,土壤剖面堆间低地的容重基本无变异,而沙堆上因为植物发育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征土壤肥力和保肥能力的阳离子代换量均是堆间低地大于沙堆上。堆间低地和沙堆上土壤全氮、有机质、电导率含量和pH值差异因白刺沙堆发育的生境不同而不同,处于半固定沙地生境的白刺沙堆并未形成灌丛的"沃岛效应",处于固定沙地生境的白刺沙堆有弱"沃岛效应"。因此,白刺沙堆地表物质的固定是该植物种生长的生境产生"沃岛效应"的前提。
贾晓红李新荣陈应武
关键词:土壤性状
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被引量:107
2007年
统计分析了干旱沙漠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沙粒(〉0.05mm)、粉粒(0.05~0.002mm)和粘粒(〈0.002mm)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恢复时间延长有增大的趋势,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大小与土壤质地的细粒化有一致的变化趋势。0.05mm粒径成为土壤各粒径的分界值——即土壤分形维数的临界粒径,大于这一粒径颗粒含量越高,土壤分形维数越小;而小于这一粒径的颗粒含量越高,分形维数越大。土壤各养分状况均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01),表明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特征。在干旱沙漠地区,伴随着植被恢复和流沙固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作为一个评价土壤演变程度的综合定量指标。
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
关键词:干旱沙区植被恢复分形维数土壤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