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CA060195)
-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家军靳玉乐杨浩强程静张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国外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设置及启示被引量:3
- 2009年
-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制定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素养课程,以迎接挑战。国外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的设置呈现出发展性、工具性、层次性、灵活性以及整合性的特点。要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
- 张家军张兰
- 关键词:信息素养课程设置
-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伦理思考被引量:9
- 2010年
- 资源具有支配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我国在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显性资源配置的"城市优先"和隐性资源配置的"城市取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点原因,即目标价值导向上的"效率优先"、政策导向上的"城市优先"以及教育对象上的"精英优先"。要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自身公正,同时实行教育公平的补偿性制度。
- 张家军靳玉乐
-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
- 论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2009年
- 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应用的普及,信息素养教育已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应用知识以及信息伦理知识。采用课程整合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 张家军
- 关键词: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 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6
- 2010年
- 将扎根理论运用于课程研究中,有助于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保证课程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有助于课程研究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有助于突破西方课程论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国课程学派的创生。但美中不足的是,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课程研究,也存在着诸如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提倡的编码不易操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建构的理论缺少前瞻性;建构出的理论,其普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缺陷。
- 张家军
- 关键词:扎根理论课程研究
- 教学生成的解释学解读与反思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哲学解释学的视域下,教学生成是师生视域融合的过程;其实现的前提是对师生生活经验的尊重;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是实现教学生成的重要途径;师生生命意义的不断实现和精神的不断超越是教学生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生成的实践中,应该正确把握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构建完满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走入教学意义生成的相对主义的误区。
- 张家军杨浩强
- 关键词:文本教学生成解释学视域融合
- 重庆市城乡小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比较被引量:4
- 2009年
-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战略,再加之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必将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本研究对重庆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以使人们对城乡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 张家军程静
- 关键词:城乡小学生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