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05123)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克鲁鲁世强李鑫郑海忠董显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低碳贝氏体
  • 7篇低碳贝氏体钢
  • 7篇贝氏体
  • 7篇贝氏体钢
  • 2篇力学性能
  • 2篇钢组织
  • 2篇力学性
  • 1篇断口形貌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奥氏体
  • 1篇轧后冷却
  • 1篇韧度
  • 1篇屈强比
  • 1篇热轧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位错
  • 1篇位错强化
  • 1篇显微组织
  • 1篇连续冷却转变

机构

  • 7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济南钢铁集团...

作者

  • 7篇王克鲁
  • 6篇鲁世强
  • 4篇郑海忠
  • 4篇李鑫
  • 3篇董显娟
  • 3篇陈庆军
  • 2篇姜广林
  • 2篇康永林
  • 1篇杨化娟
  • 1篇潘美满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钢形变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并采用OM和TEM分析了冷却速度对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连续冷却条件下,所研究钢种在1~2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均可以得到贝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降低。当冷却速度较低时,转变产物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当冷却速度较高时,转变产物主要为板条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由亚板条组成,亚板条宽度约200~400nm。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实践和新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王克鲁鲁世强康永林陈庆军
关键词: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微观组织及冲击韧度被引量:6
2011年
在热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冲击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的冲击韧度,并对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低碳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及针状铁素体的复合组织。夹杂物较为细小,尺寸多为2~6μm。当温度较高时,断口呈韧窝状,其冲击韧度较高;当温度较低时,断口主要呈解理特征,其冲击韧度较低。实验钢的韧、脆性转变温度约为-41℃。
王克鲁潘美满姜广林陈庆军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冲击韧度断口形貌
轧后冷却制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及屈强比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在热模拟及轧制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和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及屈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钢种在1~2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均可得到贝氏体组织,其贝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为557~651℃。轧后以不同冷却制度冷却至室温的试样微观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等的混合组织,冷却制度不同,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冷却制度对屈强比也有明显影响;轧后直接空冷至室温的试样的屈强比为0.68,但强度较低;油淬试样的屈强比约0.77,且强度较高;水冷至531℃而后空冷的试样的屈服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相对较低,屈强比高达0.90。
王克鲁鲁世强李鑫郑海忠董显娟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屈强比
冷却制度对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在热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冷却制度对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冷却制度的不同,所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表现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等的比例、形态及尺寸的不同。轧后空冷时,试样的微观组织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其强度较低,但塑性较好;轧后水冷时,试样的微观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伸长率;轧后油淬时,试样的微观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及针状铁素体的复合组织,这种组织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配合;轧后水冷至531℃而后空冷至室温时,试样的微观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
王克鲁鲁世强李鑫郑海忠董显娟杨化娟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
硼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硼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加入0.005%硼元素对提高低碳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有效。其中轧制后直接油淬至室温的钢板,含硼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为687 MPa、891 MPa及21.3%,比不含硼钢分别高71 MPa、137 MPa和1.3%。硼元素对试验钢的回火工艺及回火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不同温度回火的含硼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不含硼钢,且对于含超微量合金元素硼的钢,在600℃回火较为适宜;而对于不含硼的钢,在650℃回火更合适。微观组织观察表明,轧制及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试验钢均由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板条状贝氏体及极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组成,含硼钢与不含硼钢中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钢中加入0.005%硼对获得细小的微观组织极为有效。
王克鲁鲁世强康永林李鑫郑海忠
关键词: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力学性能
微合金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中不同强化方式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掌握微合金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中不同强化方式的贡献大小,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该钢热轧和回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位错密度及第二相粒子的形貌及尺寸,对其屈服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并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对该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钢的位错密度约为2.65×10^(14) m^(-2),位错强化是该钢主要的强化方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值约327 MPa,占其屈服强度的41.3%;该钢中存在大量细小弥散的球状或近球状的(Ti,Nb)(C,N)第二相粒子,其尺寸多在10 nm以下,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值约为172 MPa,占屈服强度的21.7%;固溶强化和间隙原子强化的贡献值分别约为129 MPa和94 MPa,分别占屈服强度的16.3%和11.9%;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王克鲁鲁世强李鑫郑海忠董显娟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位错强化
回火温度对热轧低碳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对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了热轧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由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等组成的混合组织,回火温度不同,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回火温度对低碳贝氏体钢的屈服强度有明显影响,但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屈强比明显增加。
王克鲁鲁世强陈庆军姜广林
关键词:回火温度低碳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