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54)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兰威易华西韩雪杜明张英春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酸
  • 5篇乳酸菌
  • 3篇乳酸菌细菌素
  • 3篇细菌素
  • 3篇发酵
  • 3篇杆菌
  • 2篇乳杆菌
  • 2篇双歧杆菌
  • 2篇酸奶
  • 1篇德氏乳杆菌保...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强度
  • 1篇电转化
  • 1篇豆乳
  • 1篇亚油酸
  • 1篇亚油酸异构酶
  • 1篇亚种
  • 1篇益生菌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机构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3篇张兰威
  • 7篇易华西
  • 6篇韩雪
  • 4篇杜明
  • 2篇董明盛
  • 2篇张英春
  • 2篇冯镇
  • 2篇陈晓红
  • 2篇张爽
  • 2篇刘文丽
  • 1篇单毓娟
  • 1篇张艳禾
  • 1篇刘思国
  • 1篇卢千慧
  • 1篇姜梅
  • 1篇王春来
  • 1篇李程程
  • 1篇孟利
  • 1篇张旭
  • 1篇崔艳华

传媒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生物信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法生产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共轭亚油酸可以通过酶法异构化获得,将底物亚油酸异构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物质-共轭亚油酸的异构酶称为亚油酸异构酶。因此,通过介绍亚油酸异构酶的来源、作用机制、酶学性质和基因工程菌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不断发展的基因工程技术,旨在提高亚油酸异构酶的活性、产量和异构化效率,以扩大反应底物范围,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进共轭亚油酸的规模化、可持续性的工业生产。
张艳禾王春来刘思国张兰威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亚油酸异构酶
几种天然提取物对两株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将4种天然提取物添加到双歧杆菌基础培养基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到可显著提高双歧杆菌活菌数的天然物质,并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向婴儿双歧杆菌PBA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平菇汁20%,卷心菜汁20%,豆浆20%,胡萝卜汁5%可使双歧杆菌活菌数增加2.78倍,向长双歧杆菌INF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0%平菇汁,15%蕃茄汁,15%肝浸汁可使活菌数增加2.95倍,为筛选安全而又低廉的双歧杆菌增殖物质奠定基础。
韩雪易华西张兰威
关键词:天然提取物双歧杆菌增殖
乳酸菌细菌素纯化技术的检测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细菌素可以抑制大量的食品源腐败菌和致病菌,因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其中乳酸菌细菌素因其安全性尤为受到关注。然而要使细菌素更好地应用到生物技术领域,揭示乳酸菌细菌素的生物化学结构和作用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又是建立在乳酸菌细菌素的纯化基础上。文章结合乳酸菌细菌素纯化技术及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和医疗领域的发展潜力。
刘文丽张兰威John shi易华西
关键词:乳酸菌细菌素纯化
乳酸杆菌S-层蛋白性质及其益生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乳酸杆菌为应用最早、研究最多的益生菌种之一,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S-层蛋白在乳酸杆菌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乳酸杆菌中的S-层蛋白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乳酸杆菌S-层蛋白的结构、分离提纯方法、基因克隆情况和益生功能做了详细阐述。
卢千慧张英春张兰威
关键词:乳酸杆菌S-层蛋白
两株双歧杆菌的耐氧驯化及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含不同营养物的全脂奶粉,通过不同高度培养基溶氧量的不同,对双歧杆菌进行逐步有氧驯化,分析驯化后菌株的生长特性。最终确定经驯化后的两株双歧杆菌均可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INF与PBA最适生长pH为6.85,在有氧条件下培养16 h菌数分别为1.07×109 cfu/mL与9.72×108 cfu/mL。符合活菌制剂的要求,为双歧杆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韩雪冯镇易华西杜明张兰威
关键词:双歧杆菌耐氧驯化
益生菌抑制致病菌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2年
致病菌引起的各种胃肠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应用益生菌制剂防治致病菌感染,具有安全和减少耐药性等优点,为控制致病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从益生菌与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与致病菌的共聚作用及其产生的抗菌物质三个方面综述益生菌抑制致病菌的作用机制。
张英春韩雪单毓娟张兰威
关键词:益生菌致病菌
变温培养对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研究了单一温度培养模式和变温培养模式对乳酸菌发酵活力和生物量的影响。生物量采用活菌计数法测定,发酵活力采用单位时间发酵基质酸度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在乳酸球菌St98的高密度培养过程中采用单一温度(33~42℃)培养时,当培养温度为39°C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6×109mL-1,当培养温度为37°C时,发酵活力达到最大值1.22(pH/h)。采用两阶段的温度控制方式,发酵初期(0~3.15 h)采用39℃进行发酵,在发酵进行3.15 h以后,采用35℃进行发酵,到达稳定期的时间为5.75 h,最大细胞生物量为4.7×109 mL-1,最高发酵活力为1.39(pH/h),与单一温度发酵相比,乳酸球菌St98的生物量和发酵活力均有所提高。
冯镇张兰威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周期生物量
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乳酸菌细菌素是由乳酸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在低浓度下能对目标指示菌起到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可被人体生物降解和消化,对健康无害。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产生的具有N端保守序列YGNGVXCXXXXCXV,包括二硫键的半胱氨酸(Cys),且对李斯特氏菌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非羊毛硫氨酸修饰的热稳定多肽。细菌素的构效关系是研究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的难点和挑战,为此,许多研究者对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对Ⅱa类乳酸菌细菌素的结构域、结构模型、细菌素对目标指示菌细胞膜的作用过程及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刘文丽张兰威John shi易华西
关键词:乳酸菌构效关系
优良酸奶发酵剂组合的筛选被引量:1
2011年
作为发酵剂的备选菌筛选基础工作,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优良乳酸菌的互配筛选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实验按照菌株性能互补原则,对自然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的乳酸菌株,进行多菌株优化组合发酵乳试验,对发酵乳在不同温度贮藏期的各种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多种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球菌CH9-9 4.0与杆菌SH 3 4.3为最优组合,球杆菌比例为60∶1,该组合具有发酵前期产酸速度快、后酸化弱、风味优良的特点,可用于直投式发酵剂的生产。
韩雪张兰威易华西杜明张爽
关键词:发酵剂酸奶贮藏
弱后酸化酸奶发酵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被引量:8
2011年
为获得弱后酸化酸奶发酵菌株,采用紫外线对保加利亚乳杆菌3 4.5和嗜热链球菌sp1.1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菌株同时接到低pH液体培养基和脱脂乳中,经37℃培养24h,选出低pH液体培养基不发生混浊的菌所对应的脱脂乳管,即为弱后酸化菌株,并对诱变菌株进行贮藏及传代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球菌sp1.1与杆菌3 4.5紫外最佳诱变时间50S。经诱变后得到一株弱后酸化球菌S1,与原始菌株比后酸化程度降低了8.0%;两株杆菌L2、L34,与原始菌比后酸化分别降低10.3%、9.5%,经传代组合发酵乳实验,突变菌可稳定遗传。
韩雪张兰威张爽易华西杜明
关键词:紫外诱变后酸化活菌数酸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