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43)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何世剑吴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7篇庾信
  • 4篇诗赋
  • 4篇庾信诗赋
  • 2篇《哀江南赋》
  • 1篇性灵
  • 1篇性灵说
  • 1篇缘情
  • 1篇缘情绮靡
  • 1篇知识考古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经验
  • 1篇诗法
  • 1篇诗话
  • 1篇诗文
  • 1篇史纲
  • 1篇内蕴
  • 1篇绮靡
  • 1篇写作
  • 1篇写作技法
  • 1篇黄庭坚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何世剑
  • 1篇吴艳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河北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试论李商隐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2012年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庾信诗赋的颇多接受,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李商隐承传了庾信自慨身世、伤春悲秋、忧国伤时等"以悲为美"的审美经验和书写精神,奠定了其诗歌"感伤化"写作的基调。2.李商隐主要接受了庾信"使事用典"、"意象开掘"、"骈赋化"写作等技法,诗歌显得"俪偶"、"丽密"、"绮丽风华"、"绵邈精工"。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诗赋
论杨慎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2012年
明代著名文学家、大学者杨慎崇法六朝,他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杨慎"推源辨体",在编纂《五言律祖》等选集时发现了"庾信体"诗文的审美价值,接续杜甫重新阐释了庾信诗赋"清新"、"老成"的内涵。二、杨慎接受庾信"缘情绮靡"写作观念,以性情为诗,主张诗文"新变",肯定"民间文艺"的价值,并且模仿庾信诗赋进行写作,故其诗文呈现出"绮靡"风格。三、杨慎作为学者,进行"知识考古",他在音韵、训诂、考据等方面对庾信诗赋词句、典实出处等多有辨析,对庾信写作技艺及后世对庾信意象、技法的接受也作了细致爬梳。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诗赋缘情绮靡知识考古
宋诗话视野中的庾信诗赋
2014年
宋人言诗之风大盛,两宋诗话中有逾30种诗话论及庾信及其诗赋,代表了宋人对庾信诗赋的接受程度。宋诗话视野中的庾信诗赋接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探讨庾信诗赋的写作技法、比较论析庾信与其他诗人的写作优劣;二、考察唐以来诗家接受庾信的表现、摘赏庾信诗歌佳句,推溯"徐庾体"的渊源流变及评鸷庾信诗赋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诗赋写作技法审美经验
庾信诗文接受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1)从文学复变关系看,庾信复举《诗经》《离骚》以来所倡导的"吟咏情性"、"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大旗,踵事增华,为宫体诗,后世或视其为梁陈绮靡文学代表加以批判,或以之为"律祖"肯定他对诗歌形式美发展的贡献;(2)庾信博学多识,通过诗文写作"使事用典"、预麟趾阁校书及"制礼作乐"等方式,传承播讲文化知识,为北朝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演进作出了突出贡献;(3)庾信作为萧氏诗文革新集团干将,树立起影响深远的"庾信体"("徐庾体")新写作范式,真正完成了"文的觉醒",他所高标的"以悲为美"精神成为了后世写作思想泉源,一切能为当下激活古代文学(文论)功能,推进文学研究、文化建设提供学理启示。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诗文交往对话
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征及内蕴被引量:5
2011年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有"赋史"之称,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后世对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现有三:(1)对《哀江南赋》的笺注,考据其文本特性,释名章义,发掘内在精神意旨,寄托哀思;(2)对《哀江南赋》的仿作,拟写"乡关之思"、"故土之悲";(3)对《哀江南赋》的批评,联系庾信变节失义行为,褒贬《哀江南赋》,表达自身对"家国沉沦"的悲哀,或从"文本形式"出发论析《哀江南赋》,好骈俪文者,以之为赋中范文,恶骈俪文者,抨击其形式靡丽,华而不实,有碍于文人主体情性的自然书写。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哀江南赋》笺注仿作
论黄庭坚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2012年
黄庭坚是宋代伟大的诗家,其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黄庭坚将庾信作为"忧愁诗人"的典范,肯定庾信的"乡关之思",以之为"凌云健笔"文风质素,他常自比庾信,阐扬庾信"哀愁"精神;黄庭坚承传了庾信"抒写性灵"思想,在创作上主张"吟咏情性",通过书写净化苦闷心灵,释放人生怨愤,调和社会矛盾,做到"哀而不怨";黄庭坚自觉论析和实践庾信"诗法"技艺,将庾信诗赋定位为"不使句弱""不使语俗",肯定庾信诗赋"清新""气韵深稳""有趣",篇章"可为楷式",创作时不少字、语词、句式乃至意象、典实等均从庾信处继承和袭用,并在庾信诗文的基础上,通过"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方式,变化生新。
何世剑吴艳
关键词:黄庭坚庾信诗赋性灵说诗法
试论庾信《哀江南赋》的承传接受
2015年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乃赋中之名篇,传诵千古。后世接受庾信《哀江南赋》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三个时期:1、北周至宋代,为《哀江南赋》接受的奠基期,《哀江南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其接受表现主要有:阅读、赏析、笺注、评骘等;2、元代至清代,为《哀江南赋》接受的升格期,它激发了天下士子在知识分子立场与身份、民族矛盾及社会冲突等诸多方面的升格思考;3、近现代以来,为《哀江南赋》接受的深化期,承传庾信的《哀江南赋》成为了一种文化自觉和"集体无意识"的接受行为。
何世剑
关键词:庾信《哀江南赋》史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