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65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3
相关作者:施光峰陈明泉李谦李宁张玉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受体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细胞
  • 3篇细胞
  • 3篇TOLL样受...
  • 2篇乙型
  • 2篇树突状
  • 2篇细胞表面
  • 2篇肝炎
  • 2篇TOLL样受...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树突状...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型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李谦
  • 3篇陈明泉
  • 3篇施光峰
  • 2篇张玉杰
  • 2篇李宁
  • 1篇卢清
  • 1篇张琼华
  • 1篇翁心华
  • 1篇秦刚

传媒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上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筛选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0例,并以10例健康者作对照,分别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未成熟期DC(imDC)与成熟期DC(mDC)的表型;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imDC与mDC上TLR3的表达率和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健康对照组,mDC表面分子CD80、CD86、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 DR、CD83的表达率分别为(82.35±8.67)%、(79.61±10.08)%、(92.79±8.48)%和(83.76±5.47)%,imDC表面分子表达率分别为(28.31±8.79)%、(31.17±11.23)%、(27.61±10.28)%和(23.46±11.5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CHB组,mDC与imDC表面分子表达率分别为(42.46±9.22)%、(40.72±11.24)%、(48.57±12.51)%、(22.25±11.22)%和(18.57±10.22)%、(24.16±10.46)%、(17.87±10.38)%、(14.28±6.7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者组mDC上表面分子的表达率与CHB患者组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受试者imDC上表面分子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imDC上TLR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mDC(P<0.01),而CHB患者imDC与mDC上TLR3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HB患者imDC上TLR3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DC上存在TLR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HBV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
陈明泉施光峰李谦卢清张琼华秦刚翁心华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树突细胞受体细胞表面
聚肌胞刺激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内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内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变化,探讨HBV持续感染与TLR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B患者60例(CHB组)及健康对照者2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CD14^+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未成熟的髓样树突状细胞(imDC),并以聚肌胞(polyI:C)刺激以获取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DC)。刺激48h后测定细胞内TLR3蛋白及mRNA的表达,表面标志CD80和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蛋白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poly I:C刺激前,对照组和CHB组imDC内TLR3的流式平均荧光密度(MFI)分别为1192.95±301.40和1212.05±250.8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0,P〉0.05);刺激后MFI均明显升高,对照组与CHB组分别为1593.00±349.65和1352.98±313.67,前者比后者升高更显著(t=2.880,P〈0.05)。poly I:C刺激后,对照组与CHB组mDC胞内TLR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1780±0.0664和0.1204±0.0267,前者升高更显著(t=3.909,P〈0.05)。CHB组内再分为HBeAg(+)和HBeAg(-)组,刺激后两组mDC内TLR3的MFI和mRNA水平均较imDC有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66,P〉0.05)。结论polyI:C刺激后,对照组和CHB组中mDC胞内TLR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但CHB患者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健康者,提示CHB患者的TLR3合成不足可能与HBV持续感染相关。
李谦陈明泉李宁张玉杰施光峰
关键词:聚肌胞苷酸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触发后Ⅰ型干扰素的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触发后I型IFN表达情况。方法选取CHB患者26例,健康对照者18例,抽取外周血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获得纯化的单核细胞(同时留取血浆),体外培养诱导为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给予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在刺激0、2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IFN(IFN—α、IFN—β)表达水平。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血浆中,两组Ⅰ型IFN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激前(0h),CHB组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的IFN—α、IFN-β分别为(80.00±16.15)ng/L和(36.39±13.90)ng/L,对照组分别为(76.76±15.90)ng/L和(37.14±13.68)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1,t=0.178;均P〉0.05)。两组刺激后24h的IFN—α表达水平均比刺激前(0h)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t=1.243;均P〉0.05)。刺激后24h,对照组IFN—β水平为(54.57士16.80)ng/L,显著高于刺激前(Oh)的(37.14±13.68)ng/L(t=4.061,P〈0.05);但在CHB组,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6,P〉0.05)。刺激后24h,两组的IFN-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2,P〉0.05),而IFN-β水平在对照组为(54.57±16.80)ng/L,显著高于CHB组的(41.64±12.57)ng/L(t=2.921,P%0.05)。结论CHB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表达I型IFN TLR3触发后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达的I型IFN以IFN-β为主。
张玉杰施光峰李谦李宁陈明泉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乙型干扰素I型树突细胞受体细胞表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