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0IK250)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陆永跃关鑫胡学难马骏曾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绵粉蚧
  • 9篇粉蚧
  • 9篇扶桑绵粉蚧
  • 4篇棉花
  • 2篇入侵
  • 2篇农药
  • 2篇种群
  • 2篇化学防治
  • 2篇化学农药
  • 2篇CLIMEX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定殖
  • 1篇致死作用
  • 1篇入侵害虫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学
  • 1篇适生
  • 1篇适生性
  • 1篇体长

机构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广东出入境检...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广州出入境检...

作者

  • 8篇陆永跃
  • 5篇关鑫
  • 5篇胡学难
  • 4篇彭正强
  • 4篇马骏
  • 3篇曾玲
  • 2篇孙峰
  • 2篇杨爱娟
  • 2篇高军
  • 2篇刘海军
  • 1篇梁帆

传媒

  • 2篇中国棉花
  • 2篇植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水处理对扶桑棉粉蚧的致死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在49℃、50℃、51℃、52℃和53℃时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死亡率达到100%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40min、150min、60min、40min和6min。分析显示,热水温度和处理时间长度的复合作用导致了扶桑绵粉蚧的死亡。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扶桑棉粉蚧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9.466+0.192X1-0.0000240X22+0.000218X1X2。给出了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时扶桑绵粉蚧100%死亡的时间长度。
关鑫曾玲胡学难陆永跃马骏
关键词:热水处理
基于CLIMEX模型的扶桑绵粉蚧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预测被引量:39
2011年
本研究以实际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基础,采用CLIMEX系统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地理区域作了预测。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黑龙江3个省区的大部地区以外,可覆盖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西北内陆3大主要棉区以及华南和辽河流域的零星棉区所有地区,是一种对我国各棉花产区均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害虫。
马骏胡学难彭正强刘海军梁帆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CLIMEX潜在地理分布棉花
棉花上扶桑绵粉蚧各虫态体长·体宽与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棉花上扶桑绵粉蚧各虫态体长、体宽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棉花喂养扶桑绵粉蚧,测量记录各虫态的体长、体宽。[结果]获得了各虫态体长、体宽的详细数据,并掌握了各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结论]该研究为判别该虫虫态提供了依据。
关鑫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棉花体长
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严重危害棉花被引量:23
2011年
试验观察了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不同虫口密度对苗期棉花的危害情况,结果显示,棉花受其危害后出现叶片卷曲/畸形、叶片枯萎、顶心枯死、植株生长停滞、植株死亡等症状。受害后植株出现各种症状比率显著较高,以虫量达每株200~400头及以上危害较为严重。
孙峰陆永跃
关键词:绵粉蚧棉花
扶桑绵粉蚧基于CLIMEX模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性分布预测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2008年8月首次在我国广州市扶桑上发现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该虫对棉花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棉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产量居世界首位。因此,及...
马骏胡学难彭正强梁帆刘海军顾渝娟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CLIMEX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量的扶桑绵粉蚧虫口当量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测定了以棉花为食料的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4~5日龄和12~14日龄雌成虫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不断发育,该虫虫体质量呈加速度增大趋势,3龄若虫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12~14日龄时即将产仔前达到最大。建立了虫体重(Y)与虫态(X)之间的方程为Y=0.030 4X3.5552。提出了以3龄若虫为基准的虫口当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示范。
孙峰关鑫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生物量
防治扶桑绵粉蚧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被引量:26
2010年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 lenopsis Tinsley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测定了9种化学农药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出4种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阿维-氯氰、联苯菊酯4种药剂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3.7%~66.7%之间,明显低于对1龄若虫的作用效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4种化学药剂,在田间施药后第5天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1%以上,其中啶虫脒和毒死蜱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2%。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马拉硫磷和毒死蜱5种药剂,同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虫态有必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就除害处理而言)和施药次数,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杨爱娟马骏高军胡学难彭正强刘海军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
防治扶桑绵粉蚧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测定了9种化学农药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出4种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
杨爱娟马骏高军胡学难彭正强刘海军顾渝娟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
文献传递
棉花上扶桑绵粉蚧广州种群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19
2011年
观察了以棉花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交配、产卵、取食、趋性等主要生物学特性,新发现了扶桑绵粉蚧广州种群为两性生殖、雌雄虫均可多次交配、部分卵胎生等生物学现象。建立了雌成虫体长与产仔量的关系模型y=7.9911x2.7755。研究结果揭示入侵中国的扶桑绵粉蚧具有巨大的繁殖潜能,为进一步开展该虫生物学和防控技术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鑫陆永跃曾玲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棉花生物学两性生殖卵胎生
广州地区自然条件下扶桑绵粉蚧入侵定殖能力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背景】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对棉花等作物具有严重威胁的新的外来入侵害虫,2008年8月在广州市区扶桑上发现该虫。关于该虫入侵种群的大小是需要明确的基本入侵生物学问题之一。【方法】采用了野外接虫、定点系统跟踪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广州地区番茄、棉花田间扶桑绵粉蚧的最小入侵种群规模。【结果】扶桑绵粉蚧初始种群侵入棉花、番茄田3d后数量急剧下降,分别减少了82.7%、61.2%,进入3龄后田间种群数量呈现持续小幅度减少的规律,进入产卵期的雌虫出现概率分别为2.83%、2.5%。棉花上扶桑绵粉蚧单雌产卵量为532.6粒,明显高于番茄(418.4粒)。棉花、番茄田的入侵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5.09、10.46,下一代种群呈明显增长趋势,能够成功定殖。棉花、番茄田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均符合Ι型(凹型),存活率(S)与接虫后天数(D)的关系模型分别为S=(1.0000+1.1505D)-1.1250、S=(0.9996+0.12481D)-3.0614。根据进入产卵期雌虫的概率,计算出保证扶桑绵粉蚧成功入侵的最小自然种群规模为36~40头。【结论与意义】广州地区6~8月番茄、棉花田新入侵的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存活曲线为Ι型(凹型),最小入侵种群规模为36~40头。该结果为深入研究扶桑绵粉蚧的入侵生物学特性和制定防治策略等提供了依据。
关鑫曾玲陆永跃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番茄自然种群存活定殖入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