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CHB10202)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薇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法国中等教育向导指标制度框架及应用
- 2018年
- 中等教育向导指标是法国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评价制度,该制度就学生情况、教育手段、学业成果、学校运作、环境影响等指标对学校进行整体评价,具有增值分析和综合分析两个评价结果的解释视角,对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和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发挥了监控和导向作用,并促使学校不断完善自治。
- 王薇
- 奖励·问责·改进:让学校评价促进学校发展被引量:4
- 2017年
- 学校评价应用主要有三个方向:奖励、问责及改进。奖励和问责的前提是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将学校分层,后续伴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帮扶、干预措施,具有高利害性;改进是将评价结果的分析、解释与学校改善相结合,具有低利害性。为发挥学校评价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应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减少评价给学校带来的额外负担、提高学校评价结果的应用效度。
- 王薇
- 关键词:教育评价发展性督导评价
- 基于熵理论的学校教育系统有序度评价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熵理论可从有序的视角研究学校教育系统,揭示系统发展过程中从有序到无序和从无序到有序相反相成的变化趋势。借鉴耗散结构系统的分析框架,改造熵理论,将学校教育系统有序度水平划分为低度有序、中度有序、高度有序,建立解释模型并从内...
- 王薇
- 关键词:熵理论有序度
- 文献传递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类型分析
- 2017年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类型包括指标型、管理型和模式型。指标型解读的特点在于直观简洁、便于区分层次;管理型解读的话语系统与学校教育实践相同,易于校长教师理解;模式型解读则根据评价结果对学校进行类型划分,解释及建议更具针对性。三种结果解读类型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评价结果晦涩难懂、脱离实际、解释力低、专业性差的问题,提升学校评价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 王薇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基于解释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作为学校评价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环节,与"结果分析"环节并列,具有发展性、理解性、专业性和对话性等特点,应加以研究和重视。当前学校评价结果解释存在环节被"忽略"和"省略"、分析与解释的专业性不强、偏于精致的技术性分析难于理解、研究者缺乏对学校实践的深度了解、解释过程应用者参与度低等问题。应从应用的分析、针对问题的分析、为了改进的分析的定位出发,进行多维度解释和分等级、分类型描述,建立综合解释模型,形成逐级简化的呈现方式,并吸纳校长参与到解释的全过程中。
- 王薇
- 关键词:解释学
- 基于系统科学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框架研究
- 2019年
- 基于系统科学的整体思维、综合思维、联系思维、回返思维和动态思维,建立复杂、多维、综合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框架体系,包含理论层、算法层、解读层、应用层4个层次,具有简洁性、可视化、多元性、校本化的特征。解释模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在不同理论背景的支撑下分别建立不同视角的单一模型,然后分析不同理论的局限性提出理论设想,进而整合不同理论建立综合模型,并按照模型建构—模型验证—模型修正—模型应用这一基本流程实施。
- 王薇
- 学校发展阶段评价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被引量:19
- 2012年
- 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加以改造,将学校组织中各项工作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再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原阶段,并根据格雷纳的组织生命周期特征,描述学校工作发展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形成不同阶段的解释原则和对策建议,构建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学校发展阶段评价解释模型。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实践解读,使评价体系更加完整、结果解释更为专业、实践解读更具实用性。
- 王薇
- 关键词:组织生命周期
- 基于熵理论的学校教育系统有序度评价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4
- 2012年
- 熵理论可以从有序的视角研究学校教育系统,揭示系统发展过程中从有序到无序和从无序到有序相反相成的变化趋势。借鉴耗散结构系统的分析框架,改造熵理论,将学校教育系统有序度水平划分为低度有序、中度有序、高度有序,建立解释模型并从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探讨影响有序度的诸因素:制度熵、结构熵、人员熵、文化熵和信息熵。将该解释模型应用于学校,判断并解释学校子系统工作的有序度水平,提出从低一级有序向高一级有序转化的内部改革和外部扰动的对策建议。
- 王薇
- 关键词:熵理论有序度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本质探析与实现路径
- 2018年
-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是补充完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环节的一种研究类型。其本质是,解释模型是一种解释方式、一套原则体系、一个开放框架、一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了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可依据相似性分析提出假设—整合原始数据—建立验证数学模型—形成通用解释—学校实践解读的实现路径加以研究,旨在形成内容清晰、方式明确、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的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体系,使结果解释成为提高学校评价研究成效的重要因素。
- 王薇
- 学校主体协同评价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学校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主体相互作用的整体,主体之间协调、同步、合作、竞争、互补产生协同联动效应,使学校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主体功能之和。借鉴协同理论的分析框架,改造对"竞争"的理解,从立场、需求和信息等角度分析主体间差异,将主体间的协同程度划分为强协同效应水平和弱协同效应水平,确定主体协同发展指数,建立评价解释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学校,判断并解释学校各项工作中干部与学生、干部与家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间的协同效应水平,提出增强主体协同程度的对策建议。
-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