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2009S084)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亚峰杨严王建张婷王勋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渗滤
  • 3篇渗滤液
  • 3篇垃圾
  • 2篇混凝
  • 2篇混凝沉淀
  • 2篇MAP法
  • 2篇处理垃圾
  • 2篇MAP
  • 1篇驯化
  • 1篇中高浓度
  • 1篇生物膜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培养驯化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混凝剂
  • 1篇反应器
  • 1篇复合混凝
  • 1篇复合混凝剂

机构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3篇李亚峰
  • 3篇杨严
  • 2篇王建
  • 1篇郝滢
  • 1篇姚敬博
  • 1篇秦亚敏
  • 1篇张婷
  • 1篇王勋

传媒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第七届沈阳科...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试验研究
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以Na2HPO4·12H2O和MgSO4·7H2O为试验药剂对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进行处理,以氨氮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
杨严王建
关键词:MAP氨氮
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确定PAC和PAM复合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以COD和浊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H=5.5,PAC的投加量为1 000 mg/L、PAM投加量为15 mg/L、混凝反应1 min(快速搅拌结束后)投加PAM,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23%和65.34%,为后续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亚峰杨严王建
关键词:PACPAM混凝沉淀
EM-SBBR反应器自然培养启动
2010年
目的研究EM-SBBR在不投加污泥只投加EM菌种的情况反应器启动过程,解决SB-BR类似工艺在采用自然驯化时存在的适应性差、运行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方法在SBR中投加聚氨酯泡沫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悬浮高效菌种(EM),采用连续曝气方式激活高效菌,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方式强化聚磷菌除磷,并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下进行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进而对EM-SBBR的自然培养启动进行研究.结果EM-SBBR在自然培养条件下2个月就能完成挂膜,成功地实现了EM-SBBR的启动,稳定后反应器中COD、NH4+-N、PO4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98%、72%.结论利用自然培养的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成功应用于EM-SBBR中,不仅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和数量,还增强了微生物脱氮除磷的性能,这一成果为SBBR类似工艺的启动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亚峰姚敬博郝滢李进王勋秦亚敏
关键词:脱氮除磷培养驯化生物膜
混凝-MAP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确定混凝-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混凝药剂进行混凝试验;将混凝沉淀后的出水运用MAP法进行处理;以COD、NH4-N为考察指标,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研究表明:PFAC的投加量为1 500 mg/L、PAM的投加量为5 mg/L、pH=5.5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达到了较好效果;调节pH=8.5、n(Mg2+)∶n(NH4+)=0.9∶1、n(PO34-)∶n(NH4+)=1.2∶1、反应时间为25min,在此条件下NH4-N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结论运用混凝-MAP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COD与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3%与93.15%.为后续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亚峰杨严张婷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混凝沉淀MAPNH4-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