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31)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树源杨新宇张建宁魏开华王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创伤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皮层
  • 2篇芯片筛选
  • 2篇颅脑
  • 2篇脑创伤
  • 2篇基因芯片
  • 2篇基因芯片筛选
  • 2篇白质
  • 2篇表达基因
  • 2篇差异表达基因
  • 1篇代偿
  • 1篇代偿反应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表达谱
  • 1篇蛋白质组技术
  • 1篇蛋白质组学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神经病...

作者

  • 5篇杨树源
  • 4篇杨新宇
  • 3篇张建宁
  • 2篇朱涛
  • 2篇刘炳玉
  • 2篇王鸿丽
  • 2篇张学敏
  • 2篇王晨
  • 2篇王杰
  • 2篇雷平
  • 2篇雪亮
  • 2篇魏开华
  • 1篇陈芳莲
  • 1篇刘辉
  • 1篇亢晓燕
  • 1篇刘辉
  • 1篇李耀华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筛选人脑创伤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人创伤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利用含325个人凋亡相关类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分别检测6例创伤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6例创伤脑组织共同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类基因数为5个,均表达上调。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出在以前的脑创伤文献中未曾报道过的凋亡相关类基因2个,对其干预有望成为脑创伤防治的新的分子生物学策略。
雷平杨树源张建宁杨新宇朱涛雪亮刘辉
关键词:基因芯片创伤脱噬作用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人颅脑创伤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检测人创伤大脑皮层与正常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脑创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利用含21 329个基因的人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5例创伤大脑皮层组织与1例正常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随机挑选2个差异表达基因做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结果5例创伤脑组织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数为87个,其中上调的60个,有16个功能未知或为表达序列标签(ESTs)片段,44个分属于12类功能;下调基因27个,有20个功能未知或为EST片段,7个分属于4类功能。定量PCR验证结果提示芯片结果可信。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出的人创伤大脑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大部分在以前的颅脑创伤文献中未曾报道,对其干预有望成为颅脑创伤基因治疗的新靶向。
雷平张建宁杨新宇朱涛雪亮刘辉杨树源
关键词:颅脑创伤
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蛋白表达变化的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重型人脑外伤后的脑皮层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的情况。方法提取脑挫伤部位皮层的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应用胶内酶切、生物质谱,鉴定由图像分析软件所得出的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结果在急性期8h内,目前已发现138个蛋白质点,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变化。在已鉴定出的83个蛋白点中,属于64种蛋白质。依其功能可分为:细胞骨架、代谢反应、核酸蛋白合成与更新、信号传导、氧化应激反应、功能未知等几类。在急性期,大多数差异蛋白表达水平呈波动变化。结论蛋白质组技术作为一个有力的大规模、高通量的分析蛋白质混合物工具,可快速的建立脑蛋白表达谱。在急性期,脑蛋白质表达呈剧烈变化主要为参与细胞代谢反应、结构修复等组织代偿反应。
王晨张学敏杨树源杨新宇王鸿丽刘炳玉王杰魏开华
关键词:脑外伤后急性重型脑蛋白蛋白质组技术蛋白表达谱代偿反应
原发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差异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程度脑创伤后的人脑皮层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的情况。方法将临床标本以GCS评分分为中度和重度损伤组,提取脑挫伤部位皮层的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应用胶内酶切、生物质谱,鉴定由图像分析软件所得出的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结果通过比较,目前已发现12个蛋白质点,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变化。在已鉴定出的蛋白点中,属于10种蛋白质。依其功能可分为:细胞骨架、代谢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功能未知等几类。在重伤组中,一共有9个蛋白点、6种蛋白表达上调(α-烯醇化酶、磷酸丙糖异构酶、5’磷酸吡哆醇氧化酶、crystalin、stathmin-1、NP25);中度损伤组3个蛋白点、4种蛋白表达上调(谷氨酰胺S转移酶、5’3’核苷酸酶、HSPC108、proapolipoprotein)。结论外伤后,神经系统由于受伤程度的不同,蛋白表达水平会发生变化。原发性脑创伤的损伤程度不同将产生神经系统病生理反应的差异。
王晨杨树源张学敏杨新宇王鸿丽刘炳玉王杰魏开华
关键词:差异蛋白质组学脑创伤生物质谱
大鼠脑创伤后损伤区miRNA-21的差异表达及干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损伤区miRNA.21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外源性miRNA.21对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组、空白干预组及miRNA-21干预组,每组21只。假手术对照组行头皮切开和磨除骨窗,不进行打击:另外3组按液压打击法制造创伤模型.空白干预组与miRNA-21干预组再分别注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及含有miRNA-21的阳离子脂质体。创伤后或干预后2h、12h、24h、48h、72h、7d及14d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而后取脑组织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创伤区miRNA-21表达量,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miRNA-21干预组大鼠脑创伤后2hmiRNA-21表达开始升高,48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伤后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48h、72h时高于创伤组与空白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结果显示,miRNA-21干预组自干预后24h开始。评分明显低于创伤组及空白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miRNA.21干预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均较创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21可能参与颅脑创伤后的修复过程,抑制创伤区的细胞凋亡。
亢晓燕李耀华陈芳莲雷平张建宁杨树源
关键词:颅脑损伤MIRNA-21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