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14)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周芳苓王兴骥杜双燕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黑社会性质
  • 2篇黑社会性质组...
  • 2篇犯罪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失范
  • 1篇社会性质
  • 1篇失范
  • 1篇首领
  • 1篇转型期社会
  • 1篇组织犯罪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识
  • 1篇西南民族地区
  • 1篇民族地区
  • 1篇结构特征
  • 1篇化解
  • 1篇化解机制
  • 1篇角色
  • 1篇角色行为
  • 1篇黑社会

机构

  • 4篇贵州省社会科...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周芳苓
  • 1篇王兴骥
  • 1篇杜双燕

传媒

  • 2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信访与社会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成的文化意识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文化意识原因,既具有与全国其他地区相一致的因素,也具备一些区域性文化元素。归根结底表现为主流文化与犯罪亚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作为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的极端越轨文化,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体现为群体性的有组织犯罪亚文化,它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中国社会中存在有组织犯罪的亚文化;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有组织犯罪中的个人和组织群体也存在有组织犯罪亚文化。
杜双燕
关键词:犯罪亚文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转型期社会失范的生成根源及化解机制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研究重点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提升"失范范畴"对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洞察力、解释力和建构性。分析表明,从生成根源看,资源配置"失衡"、社会控制"乏力"、社会结构"紧张"等成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失范产生的根源所在,并造成多重不利影响;从化解机制看,重构"社会整合""利益调节""安全阀""科学决策"的多元机制,并结合"反梯度""后发赶超""超常规""民族发展"的策略,切实消弭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失范产生的不利因素、补齐发展"短板"。
周芳苓
关键词:社会失范化解机制西南民族地区
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防控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案例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可得出结论: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处于初级阶段,犯罪组织以松散型的犯罪形态为主,活动地域范围较小,组织成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和暴力特征。同时,有向更高阶段发展,由"黑"变"白"、由"白"变"红"的趋势。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充分认识防控工作重要性,严防黑社会性质组织插手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从源头上斩断其经济来源,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对高危人群的监管,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王兴骥
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基本构成与行为特征——基于129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利用重庆、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西部省区(市)涉黑组织的调查数据,旨在客观考察和审视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这一特定人群的基本构成及特点、角色行为及特征,并由此引导人们深度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演化、危害、治理等一系列问题。调研发现,从构成上看,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呈现出"男性为绝对主体"、"年龄结构偏轻"、"汉族人口为主体"、"文化程度较低"、"职业层次极低"的群体特点;从行为上看,呈现出"犯罪前科比例高"、"自保行为力度大"、"掌权行为时间长"的角色特征。要从根本上削除或拨掉这一社会毒瘤,必须结合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内部关系(如首领、骨干、成员等)的基本形态及特征,以寻求强力、长效的治理对策与思路。
周芳苓
关键词:结构特征角色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