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888)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商文静胡小平杨家荣朱荷琴沈瑞清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青海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轮枝
  • 11篇轮枝菌
  • 10篇大丽轮枝菌
  • 5篇基因
  • 4篇致病力
  • 4篇微菌核
  • 4篇菌核
  • 3篇落叶型
  • 3篇黄萎病
  • 2篇相关基因
  • 2篇基因敲除
  • 2篇功能分析
  • 1篇单加氧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抑菌
  • 1篇抑菌物质
  • 1篇抑菌作用
  • 1篇碳源
  • 1篇碳源利用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青海农林科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10篇胡小平
  • 10篇商文静
  • 4篇杨家荣
  • 2篇郭青云
  • 2篇朱荷琴
  • 2篇沈瑞清
  • 2篇王春生
  • 2篇李海源
  • 1篇胡东芳
  • 1篇魏锋
  • 1篇姚琴
  • 1篇韩帅
  • 1篇崔倩

传媒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菌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寄主范围测定被引量:5
2019年
为明确引起宁夏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种类,本试验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宁夏马铃薯主栽地区固原和西吉的27株马铃薯黄萎病标样进行了分离,共获得11株分离物。采用形态学并结合肌动蛋白(ACT)、延伸因子-1α(EF1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色氨酸合成酶(TS)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11株分离物均被鉴定为非苜蓿轮枝菌(Verticillium nonalfalfae)。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轮枝菌能够侵染马铃薯植株幼苗并引致典型的黄萎病症状。非苜蓿轮枝菌对茄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锦葵科等6科13种双子叶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西葫芦、黄瓜、茄子、烟草、豇豆、棉花和向日葵的致病性强,对番茄、辣椒、生菜和白菜致病力弱且发病缓慢,对西蓝花和苜蓿无致病性。
景瑞赵方杰刘一凡商文静沈瑞清郭青云胡小平
关键词:病原鉴定寄主范围
韭菜干粉及其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究韭菜干粉及其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作用,将韭菜干粉以土壤质量的2%添加到接种有棉花黄萎菌不同菌量密度的土壤中,开展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土壤中棉花黄萎菌存活影响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菌量土壤中添加韭菜干粉,均可显著减少土壤中棉花黄萎菌的数量,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韭菜干粉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存在于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两种萃取物合并后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共得到21个馏分,其中有9个馏分的抑菌率达到100%,经GC-MS检测出的活性物质主要为含硫化合物、烯醛醇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阿魏酸衍生物和角鲨烯。其中,角鲨烯和阿魏酸甲酯是首次从韭菜中检测出的抑菌活性物质。
崔倩王美入姚琴商文静杨家荣胡小平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抑菌物质
大丽轮枝菌VdLac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漆酶基因VdLac在大丽轮枝菌中的功能,克隆该基因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对VdLac进行敲除和功能回复,获得敲除和互补突变体。以野生型JY为对照,对敲除突变体和互补突变体进行生物学功能测定。结果显示,VdLac基因全长1 978bp,cDNA序列全长1 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VdLac基因缺失突变体(△VdLac)对硝化压力更敏感,其在CM培养基上仍可产生漆酶,但产生漆酶的能力降低;表明大丽轮枝菌漆酶基因VdLac不影响菌株的营养生长、产孢、致病力以及黑色素合成。
曹亚松王春生李海源徐小鸿商文静杨家荣胡小平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漆酶基因敲除黑色素致病力
大丽轮枝菌落叶型分子标记及其邻近基因的功能研究
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机制一直是棉花黄萎病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大丽轮枝菌的落叶型分子标记(MM15)进行基因组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ATMT)敲除野生型落叶型菌株XJ592中的MM15、...
龚雪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基因功能致病力
文献传递
大丽轮枝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大丽轮枝菌可侵染棉花、马铃薯、番茄等660余种寄主植物,引致黄萎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了解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前期棉花提取物诱导大丽轮枝菌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上调差异表达的线粒体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VdGut2(VD592_6958_Chr4)和非差异表达的胞质甘油-3-磷酸脱氢酶基因VdGpd(VD592_10256_Chr2),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两个VdGut2敲除突变体菌株的产孢量较野生型菌株分别下降了32%和41%,病情指数分别下降了70%和51%,菌落生长速率也显著下降;VdGpd过表达菌株产孢量和病情指数较野生型菌株显著下降,但在甘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其菌落生长速率显著上升。因此,VdGut2促进了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碳源的利用以及对寄主植物的致病过程,VdGpd抑制了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和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却促进了甘油的代谢。
刘涛秦君王春生商文静胡小平
关键词:产孢量碳源利用
大丽轮枝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以休眠结构微菌核作为初始接种体,可侵染660多种植物引致黄萎病。微菌核是致密的多细胞结构,表面附着大量的DHN黑色素。许多报道指出,在微菌核发育过程中,传统的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有5种催化酶编码基因Vd PKS、Vd T4HR、Vd SCD、Vd T3HR和Vd LAC均被诱导表达,但这些基因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系统研究了传统DHN黑色素合成通路上这5种关键酶编码基因及一种缩链催化酶编码基因Vayg1在大丽轮枝菌黑色素合成及微菌核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DHN黑色素合成需要Vayg1基因的参与,且Vayg1和Vd T3HR基因还参与微菌核的形成过程。因此,Vayg1基因和Vd T3HR基因可作为黄萎病防治的新靶标。
樊荣徐小鸿曹亚松商文静朱荷琴胡小平
关键词:微菌核
大丽轮枝菌VdSCH9基因的功能研究
2018年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多种植物并引发黄萎病。目前,人们关于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和致病机制的了解还很不深入。本文通过敲除大丽轮枝菌编码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基因VdSCH9,阐明了其在大丽轮枝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SCH9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与c AMP-PKA途径和TOR信号通路相关,对酵母的生长、压力响应和寿命等有重要作用。大丽轮枝菌VdSCH9敲除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下降,菌落边缘菌丝更为稀疏,菌丝分枝减少,对棉花植株为害的平均病情指数为56.6,显著低于野生型和互补突变体的平均病情指数90.5和82.8,对茄子植株为害的平均病情指数为65.9,也显著低于野生型和互补突变体的平均病情指数91.1和89.8。另外,敲除突变体对于高渗透压、氧化还原压力、细胞膜和细胞壁完整性等压力条件的敏感性增强。因此,VdSCH9对于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压力响应及致病力均有重要作用。
刘轩王春生李海源商文静沈瑞清郭青云胡小平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致病力
落叶型大丽轮枝菌脱落酸合成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2020年
为了探讨大丽轮枝菌中脱落酸(Absicisic acid,ABA)合成相关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克隆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XJ592的ABA合成相关基因Vdaba1、Vdaba2(1)、Vdaba2(2)和Vdaba4,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获得4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菌株。生物学功能测定结果表明,Vdaba1主要参与促进大丽轮枝菌的产孢,Vdaba2(1)和Vdaba2(2)基因影响大丽轮枝菌的生长速率,Vdaba4基因参与调节大丽轮枝菌对氧化压力胁迫的响应。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接种21 d时Vdaba1和Vdaba4基因突变体菌株的致病性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XJ592,但在接种30 d时突变体与野生型XJ592接菌棉花植株的落叶率均为100%。
王娟菲李海源秦君商文静胡小平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落叶型
棉田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空间分布及其抽样技术被引量:7
2014年
大丽轮枝菌可侵染660多中植物,由其引致的黄萎病具有危害性大、难于防治等特点。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土壤中的主要存活结构和初侵染源,研究其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抽样技术,对于准确预测黄萎病的发生为害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菌核调查结果表明,在0~20cm土壤中,微菌核主要呈聚集或均匀分布,随密度而变化。建立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4679(t/D)2m-1.2604。利用得到的棉田土壤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调查的序贯抽样模型计算,最多只需抽取35个样点。对各等距机械抽样方法比较后,认为实际中用双对角线取样比较合适,取样数量因土壤中微菌核的密度而异。
商文静魏锋冯小军朱荷琴杨家荣胡小平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分布型抽样技术
大丽轮枝菌VdCPMO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侵染400多种植物引致黄萎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的特殊休眠结构,能够在土壤中存活14年之久,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本研究在前期微菌核萌发表达谱的基础上,选择上调倍数最高的环戊酮1,2-单加氧酶基因(VDAG_03943),进行克隆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929bp,cDNA序列全长1 668bp,编码55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命名为Vd CPMO。与野生型菌株JY相比,敲除突变体菌株的菌落生长减慢,微菌核萌发率显著降低,芽管平均长度明显较短,而互补突变体菌株与野生型菌株JY间无显著性差异。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敲除突变体菌株的微菌核丧失了对棉花的致病力。
徐小鸿王春生李海源商文静胡小平
关键词:微菌核萌发致病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