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105-10)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石华王金亮明庆忠陈姚史正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纵向岭谷
  • 1篇地形模型
  • 1篇信息熵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遥感图像分类
  • 1篇夷平面
  • 1篇中更新世
  • 1篇三江并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境
  • 1篇数字地形
  • 1篇数字地形模型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图像分类
  • 1篇准平原
  • 1篇自组织
  • 1篇自组织神经网...

机构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基础地...

作者

  • 3篇王金亮
  • 3篇明庆忠
  • 3篇李石华
  • 2篇陈姚
  • 2篇史正涛
  • 1篇张虎才
  • 1篇廖迎芸
  • 1篇朱妙园

传媒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5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黎贡山北段羚牛生境DTM数据分析与评价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为分析高黎贡山羚牛生境质量状况,探讨其生境保护策略。本文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北段范围的数字地形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濒危珍稀动物——羚牛的生境评价研究中。通过羚牛活动区的海拔高度、坡度及植被类型等数据的叠置分析,获得了羚牛的潜在生境区,同时再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便得到羚牛的实际生境。结合羚牛的生态习性与实地调查资料,选择海拔高度、坡度、植被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四个指标对其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无人类活动影响下,羚牛可在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生存。从1974、1989、1999、2004年几个时相的图像分析,适宜羚牛生存的生境面积逐年减少,而不适宜的面积逐年增加。(2)人类活动影响下,适宜羚牛生存的生境大面积消失,生境丧失比例逐年增加。
李石华王金亮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模型生境羚牛
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展阶段(高原发育期),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现代水系峡谷、纵向岭谷和垂向气候形成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通道阻隔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
明庆忠史正涛张虎才
多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方法试验研究被引量:48
2005年
分析了多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标准差、熵和联合熵、相关性系数及最佳指数等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通过试验,说明了各种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最后得出OIF指数法为多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最优方法。
李石华王金亮陈姚朱妙园廖迎芸
关键词:信息熵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地形复杂地区,采用传统的遥感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很难获得理想的精度。针对遥感图像分类的特点,根据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生物学基础、基本结构和学习算法,利用Matlab平台构建自组织神经网络,对地形复杂区的ETM+遥感图像通过500次训练使网络收敛后,仿真输出分类图。结果表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分类器经过训练后,可用于遥感图像的分类,其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
王金亮李石华陈姚
关键词:MATLAB自组织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分类
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3
2006年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纵向岭谷地貌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3条大江的阶地、河谷主要沉积物均为中更新世以来所形成,说明三江并流这一独特地貌—水文现象形成于中更新世及以后的时间。中更新世昆黄运动是西南纵向岭谷乃至中国的地貌—河流发育重要转型事件,奠定了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了三江并流区的现代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明庆忠史正涛
关键词:纵向岭谷中更新世阶地沉积物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明庆忠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