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442 被引量:2,004H指数:17
相关作者:黄远翘陈元庄马滚韶陈能太廖勇彬更多>>
相关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护理
  • 24篇细胞
  • 21篇疗效
  • 21篇骨折
  • 19篇手术
  • 18篇老年
  • 15篇肿瘤
  • 14篇乳腺
  • 14篇术后
  • 14篇腺癌
  • 14篇化疗
  • 13篇乳腺癌
  • 13篇免疫
  • 12篇生活质量
  • 12篇静脉
  • 11篇卒中
  • 11篇急性
  • 11篇超声
  • 9篇综合征
  • 7篇一体化

机构

  • 120篇江门市中心医...
  • 61篇江门市五邑中...
  • 56篇江门市人民医...
  • 19篇中山大学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8篇江门市妇幼保...
  • 16篇暨南大学
  • 16篇江门市第三人...
  • 14篇五邑大学
  • 10篇江门职业技术...
  • 9篇江门市新会区...
  • 8篇广州军区广州...
  • 7篇广东医学院
  • 6篇开平市中心医...
  • 6篇广东医科大学
  • 5篇广东省第二中...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江门市五邑图...
  • 5篇江门市疾病预...
  • 5篇江门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黄远翘
  • 10篇马滚韶
  • 10篇陈元庄
  • 9篇陈能太
  • 9篇廖勇彬
  • 8篇邬黎平
  • 8篇莫华贵
  • 8篇李钰军
  • 7篇施高瞻
  • 6篇郭青云
  • 6篇陈素红
  • 6篇李宝丰
  • 5篇张宇
  • 5篇伍金华
  • 5篇马蕊
  • 4篇薛忠林
  • 4篇谢清华
  • 4篇陈忠羡
  • 4篇刘琼茹
  • 4篇古爱香

传媒

  • 51篇中国医药科学
  • 4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5篇中国医学创新
  • 14篇中国医药导报
  • 11篇广东医学
  • 8篇海南医学
  • 8篇岭南急诊医学...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6篇实用中西医结...
  • 6篇医学信息(西...
  • 6篇中国现代医生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5篇物联网技术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4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7篇2023
  • 31篇2022
  • 30篇2021
  • 34篇2020
  • 32篇2019
  • 43篇2018
  • 46篇2017
  • 40篇2016
  • 42篇2015
  • 40篇2014
  • 28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体化数字医院建设的实践被引量:8
2006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医院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正在升温。数字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中重大的战略性课题,对医院发展意义深远,但资金投入大又容易最后“以烂尾工程”告终,使决策者两难。本文结合作者单位以低投入、高效率建设高集成性、高可用性数字化医院的实践,总结了数字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建设目标和思路,论述了选择一体化方法的理由,探讨了一体化方法的内涵和优势,介绍了实施过程,概述了数字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系统的特点。
陈能太李世杰廖勇彬施高瞻韩周礼
关键词:一体化
江门地区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和参考范围的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制订江门地区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及参考范围,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为临床输血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根据成分制备信息化管理平台,统计分析江门地区于2019—2020年采集足量全血经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的41894袋1 U、11747袋1.5 U、27606袋2 U规格悬浮红细胞的容量范围,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及参考范围。结果来源于江门地区(200±20)ml、(300±30)ml、(400±40)ml全血制备的1、1.5、2 U规格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分别为153.46、221.47、294.73 ml,参考范围分别为:(153.46±15.35)ml、(221.47±22.15)ml、(294.73±29.47)ml;江门地区悬浮红细胞容量统计结果与其他地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江门地区实际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80%以上在确定的参考范围内。此次研究制订的悬浮红细胞容量标示量和参考范围符合江门地区实际,有助于及时高效的检测出容量异常血液,保障血液质量及临床输血工作安全开展。
张雁陈碧芳张艳红韦海转
关键词:标示量
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在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在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就诊的脑卒中患者72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成功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冷刺激联合间歇速冻胃管法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蒋雅兰梁素芳李菊红冯燕琼梁妙珍
关键词:冷刺激脑卒中球麻痹
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终关怀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终关怀规范化治疗,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达到相对舒适的生存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临终关怀治疗,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晚期COPD临终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负面情绪。
卢耀能
关键词:临终关怀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丙泊酚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的门诊或住院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反馈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注药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术毕清醒时(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变化情况,并记录丙泊酚使用总量、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追加丙泊酚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注药前(T0)相比,两组患者在T1、T2时点MAP值均显著下降(P<0.05),但A组MAP下降幅度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T1、T2时点BIS值均显著下降(P<0.01),但B组下降幅度比A组大(P<0.05)。A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可在保证适当麻醉深度的情况下有效减小丙泊酚用量,縮短患者苏醒时间。明显提高宫腔镜手术麻醉质量。
陈治君王月玲高启俊黎艳华黄艳爱
关键词: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宫腔镜麻醉
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髁问棘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骨折3个月愈合。术后3月内,患膝屈膝角度较健侧减少8.35°,平均22。,伸膝角度较健侧少5~10°,平均7.5°。术后6个月复查时,有3例屈膝受限约10°,1例伸膝受限约5°,其余全部恢复正常。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JD〈0.05)。结论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手术时问短、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黄远翘陈元庄马滚韶莫华贵李钰军邬黎平朱英郑若
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空心钉
肌电图监测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48例颅脑手术的患者术中肌电图监测面神经功能的临床经验,了解肌电图监测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降低颅脑手术的风险。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到本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确诊的听神经瘤患者48例,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了神经电生理的颅神经功能监测,探讨肌电图监测对颅脑手术的重要作用。结果:48例听神经瘤患者中,40例面神经都得到解剖保留,5例患者面神经未进行保留,3例患者面神经不慎断开,进行部分修整后神经端一端吻合且功能也有一定的恢复。肿瘤的全切率为89.58%(43/48),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33%(40/48)。48例患者进行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的H-B评分,结果显示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4例,Ⅴ级2例,Ⅵ级3例;术后9个月面神经功能的H-B评分为Ⅰ级34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2例,Ⅵ级1例。结论: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损伤较小,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高,且电刺激可以用于判断面神经预后,可参考性高。
谭凯儒
关键词:颅脑手术面神经
80例围产期畸胎死胎引产的孕产妇临床支援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支援对围产期畸胎死胎引产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接收的围产期发生死胎、死产或胎儿发育异常且身体健康的引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孕产妇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我院'失落的母亲—伴您同行关怀小组'提供临床支援服务,观察不同医疗服务对两组孕产妇的影响。结果两组孕产妇的SDS、SAS、EPDS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产期畸胎死胎引产孕产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必要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支援,以缓解不良情绪。
吴艳慈
关键词:围产期孕产妇
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与血清神经系统相关性蛋白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血清神经系统相关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足月的窒息后复苏新生儿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n=36)和重度窒息(n=24)两个亚组,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h内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建立直线回归方程,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血气分析指标、NSE和S100蛋白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对照组三组间氧合指数、PH值、NSE、S100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PO_2、PCO_2与对照组、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窒息、对照组PO_2、P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_2与NSE、S100蛋白呈弱正相关,PCO_2与NSE、S100蛋白呈弱负相关,氧合指数、PH值与NSE、S100蛋白呈中度负相关,NSE与NSE、S100蛋白呈中度正相关,S100蛋白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氧合指数变化可较敏感的反映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
黄丽莎李经猷陈丽秋成仕李艺芬梁宝嫦李洁敏王琦邹幸欢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
利用DTI评价内镜经两种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利用DTI技术评价经额中回和经颞侧使用内镜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内镜分别行额中回和颞侧两种不同入路方法处理血肿。对照两组病员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皮质脊髓束损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过程中住院平均用时都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囊及大脑脚区域治疗后FA和rF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由额中回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对患者神经纤维束损毁程度相对低于经颞侧入路,拥有相对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对较少的术后相关并发症。
何明亮麦兰桂冯苑珍易铭佳何永通陈日朝张俊成赵千山
关键词:基底节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神经内镜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