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26)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周英俸婷婷陈琳陈敏彭礼军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1篇毒性
  • 1篇药物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酸乙酯部位
  • 1篇乙酯
  • 1篇正丁醇
  • 1篇正丁醇部位
  • 1篇致死
  • 1篇致死量
  • 1篇桑白皮
  • 1篇石油醚
  • 1篇石油醚部位
  • 1篇气质联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呋喃

机构

  • 6篇贵州大学
  • 2篇铜仁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俸婷婷
  • 5篇周英
  • 3篇陈琳
  • 2篇陈敏
  • 1篇薛天乐
  • 1篇徐丹
  • 1篇甄茹
  • 1篇彭礼军
  • 1篇李宙阳
  • 1篇林冰
  • 1篇赵致
  • 1篇刘雄利
  • 1篇王寒
  • 1篇王华林

传媒

  • 4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枇杷石油醚层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对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叶与茎石油醚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I)、佛手内酯(II)、齐墩果酸(III)、β-香树脂醇(IV)、α-香树脂醇(V)、西米杜鹃醇(Ⅵ)。其中,α-香树脂醇和西米杜鹃醇为地枇杷叶与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田民义彭礼军俸婷婷陈琳周英
关键词: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
刃天青法检测K562细胞对几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2014年
采用刃天青法检测丝裂霉素(MMC)、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三种抗肿瘤药物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敏感性,并与传统MrTT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索刃天青法用于检测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刃天青法测得丝裂霉素(MMC)、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K562细胞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0 μg/mL、30 μg/mL、100 μg/mL,最佳时间分别为6~16h、10 ~24h、6~16h,刃天青法和MTT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刃天青法和MTT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甄茹李宙阳俸婷婷赵致周英
关键词:MTT抗肿瘤药物K562细胞
桑白皮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
2013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对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再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三烷、棕榈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东莨菪内酯、kuwanon S、正三十一烷和2’-Hydroxy-4’,6’-dimethoxy-acetophenone。其中,棕榈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俸婷婷徐丹薛天乐林冰刘雄利
关键词:桑白皮化学成分
覆瓦蓟根部挥发油成份及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2014年
为了研究覆瓦蓟Cirsium leducei(Franch.)Levl.根部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覆瓦蓟根部提取挥发油,结合GC-MS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和水杨酸法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覆瓦蓟根部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3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11个成分,随着浓度增加,覆瓦蓟根部挥发油的还原能力和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结果揭示,覆瓦蓟根部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脂肪烃类和萜类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杨周洁周英陈琳赵致俸婷婷
关键词:挥发油气质联用抗氧化性
川楝子正丁醇部位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被引量:4
2015年
为探明川楝子正丁醇部位的急性毒性,通过预试验测定出川楝子正丁醇部位的最小全死量(Dm)和最大全不死量(Dn),然后进行川楝子正丁醇部位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川楝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对小白鼠单次口服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757 1g/kg,95%可信限为2.741 9-2.772 3g/kg。死亡小白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少动、腹卧昏睡、呼吸急促、连续抽搐。川楝子正丁醇部位毒性较低,符合低毒化合物标准(500-5 000mg/kg)。
陈敏易文燕俸婷婷周英
关键词:川楝子正丁醇部位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
苦石莲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Ⅱ)
2015年
目的:研究和分离鉴定苦石莲的化学成分。方法:以苦石莲对牙周炎的关键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控作用为依据,采取回流提取法和梯度萃取法进行提取分离,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苦石莲的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核磁共振及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1),caesalmin C(2),bonducellpin F(3),β-谷甾醇(β-sitsterol,4),β-香树脂醇(β-amyrin,5),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6),正三十烷(n-triacontane,7),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8)。结论:化合物3,6,7,8为首次从苦石莲中分离得到,其中bonducellpin F为一个新的卡山烷型呋喃二萜类化合物,n-hexacosane和n-triacontane为脂肪烷烃类化合物,西米杜鹃醇为三萜类化合物。
陈敏王寒周英陈琳王华林
关键词:苦石莲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