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兴海重大项目

作品数:33 被引量:347H指数:12
相关作者:贾晓平甘居利韩雅莉江世贵苏天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三丁基锡
  • 5篇多氯联苯
  • 5篇疣荔枝螺
  • 5篇荔枝螺
  • 5篇牡蛎
  • 5篇RAPD
  • 4篇丁基锡
  • 4篇银杏
  • 4篇僧帽牡蛎
  • 4篇污染
  • 4篇RAPD分析
  • 3篇鱼类
  • 3篇鲷科
  • 3篇鲷科鱼类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色素B
  • 3篇黄鳍鲷
  • 3篇海豚
  • 2篇地理群体
  • 2篇毒性评价

机构

  • 1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汕头大学
  • 6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1篇贾晓平
  • 10篇甘居利
  • 9篇韩雅莉
  • 8篇江世贵
  • 6篇苏天凤
  • 5篇刘会
  • 5篇周小朋
  • 4篇李张伟
  • 4篇龚世园
  • 4篇李兴暖
  • 4篇黄健生
  • 4篇杨慧荣
  • 3篇邓瑞鹏
  • 3篇吕俊霖
  • 3篇周发林
  • 3篇杜虹
  • 3篇刘红艳
  • 3篇黄长江
  • 2篇林钦
  • 2篇何歆

传媒

  • 10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水产学报
  • 3篇南方水产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海洋技术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雄及性畸变疣荔枝螺P450芳香化酶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邓瑞鹏韩雅莉周小朋李张伟
关键词:疣荔枝螺微粒体海洋环境污染
珠江口印度洋瓶鼻海豚皮脂的多氯联苯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用DB-XLB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珠江口采集的印度洋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es)皮脂中36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含量,并分析了其组成特征、毒性及来源.结果表明,瓶鼻海豚皮脂的PCBs含量为4945.9ng/g,污染程度相对较轻.PCBs同系物中以PCB101含量最高,占总量的31.6%,PCB153次之,占12.7%。其后分别是PCB57、PCB66、PCB110、PCB113、PCB133、PCB139、PCB145、PCB151、PCB170、PCB180和PCB187,含量在2.25%-5.86%之间,其余均低于1.5%.PCBs同族物组成以含5和6个氯原子的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7%和30.3%,含5个以上氯原子的PCBs占总量的86.7%.皮脂的PCBs国际毒性当量为2394pg/g,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海豚的PCBs可能来自国内生产的PCBs中国2号,其组成类似型号Aroclors 1254的PCBs.
黄健生贾晓平甘居利
关键词:海豚多氯联苯
黄鳍鲷2个自然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用RAPD技术对福建和珠江口2个自然黄鳍鲷(Sparuslatus)群体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使用的40个随机引物中,有1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93条,大小为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41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44.09%。福建和珠江口群体内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8821和0.8785,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1179和0.1215,2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314。福建和珠江口2个群体内都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变异水平,但福建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珠江口群体的低。用类平均聚类法和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和珠江口群体分别聚成一支,且两者的聚类结果一致。说明福建和珠江口群体已经开始出现了遗传分化,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地理群体。
杨慧荣江世贵苏天凤吕俊霖
关键词:RAPD
两种荔枝螺染色体核型以及性畸变个体染色体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首次报道2种荔枝螺的染色体核型,比较了正常疣荔枝螺和性畸变个体染色体的差异。结果表明: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2n=24,其中11对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黄口荔枝螺Thaisluteostoma2n=24,包括10对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畸变个体的染色体的形态有所改变,但数目没有变化。
管云雁韩雅莉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疣荔枝螺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82
2003年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贾晓平杜飞雁林钦李纯厚蔡文贵
关键词:海洋渔场综合评价海洋渔业
广东红海湾海域银杏齿喙鲸体组织中DDT含量的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Agilent6890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25μm)和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的8种组织中∑DDT(pp′-DDT、pp′-DDE、pp′-DDD和op-DDT)含量。结果表明,该鲸不同组织中的∑DDT含量范围为15.2~177.1μg.kg-1(湿重),其高低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不同组织中的∑DDT含量与其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68,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的数据比较,所分析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尚未达到造成生理危害的水平。DDE/∑DDT和pp′-DDT/op-DDT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27和5.7,据此推测可能有新的DDT输入此鲸栖息海域,主要来源可能是含DDT化学品的使用和环境中残留DDT的重新释放。
刘会甘居利贾晓平
关键词:DDTS
三丁基锡对牡蛎鳃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李兴暖韩雅莉邓瑞鹏敖丽梅周小朋
关键词:三丁基锡僧帽牡蛎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海洋污染
4种鲷科鱼种内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保守性被引量:9
2003年
对真鲷 (Pagrosomusmajor)、黄鳍鲷 (Sparuslatus)、黑鲷 (S .macrocephalus)和平鲷 (Rhabdosar gussarba )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4 0 5bp序列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4种鲷科鱼种内碱基的变异较低 ,真鲷为 0 .2 5% ,黄鳍鲷为 0 .74 % ,黑鲷和平鲷均为 0 ;真鲷有 4种单倍型 ,黄鳍鲷有 2种单倍型 ,黑鲷和平鲷分别为 1种单倍型 ,且单倍型间变异位点很少 ,真鲷有 3个变异位点 ,黄鳍鲷仅有 1个变异位点 ,而黑鲷和平鲷无变异位点。结果表明 ,细胞色素b基因在这 4种鲷科鱼种内是相当保守的。
刘红艳苏天凤周发林吕俊霖江世贵
关键词:鲷科鱼类细胞色素B保守性线粒体DNA
氯化三丁基锡对牡蛎2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及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2011年
将牡蛎(Crassostrea giga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BTCl),96 h后取样,测定牡蛎组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血细胞的吞噬作用。结果表明,随着TBTCl浓度的增加AKP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SOD的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TBTCl对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抑制效应。
张润芳李兴暖张卫红
关键词:氯化三丁基锡太平洋牡蛎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牡蛎鳃组织的培养及TBTCl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无血清组织培养和台盼蓝排斥实验,从细胞形态、细胞成活率等方面分别研究了氯化三丁基锡(TributyltinChloride,TBTCl)对牡蛎鳃组织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BTCl对牡蛎鳃细胞的生长及活力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抑制牡蛎鳃细胞增生,造成牡蛎鳃细胞损伤以及致使鳃细胞死亡的作用。
邓瑞鹏韩雅莉敖丽梅李兴暖周小朋
关键词:僧帽牡蛎氯化三丁基锡细胞培养细胞活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