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605)

作品数:21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郭世昌刘煜王卫国王颢樾黎成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臭氧
  • 11篇流层
  • 7篇对流层
  • 6篇平流层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4篇对流层顶
  • 4篇层顶
  • 4篇大气臭氧
  • 3篇环流
  • 3篇臭氧总量
  • 3篇O
  • 2篇低纬
  • 2篇气溶胶
  • 2篇温度
  • 2篇夏季
  • 2篇北半球
  • 2篇HADLEY...
  • 1篇氮氧化物
  • 1篇等熵面

机构

  • 17篇云南大学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省人工影...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嘉兴市气象局

作者

  • 12篇郭世昌
  • 8篇刘煜
  • 7篇王卫国
  • 7篇黎成超
  • 6篇王颢樾
  • 5篇樊雯璇
  • 5篇黎海凤
  • 4篇李慧晶
  • 4篇陈艳
  • 3篇苏锦兰
  • 3篇李维亮
  • 3篇张秀年
  • 3篇常有礼
  • 3篇段雪梅
  • 3篇侯开
  • 3篇汪明圣
  • 3篇宋哲
  • 2篇吕达仁
  • 2篇周秀骥
  • 2篇郭栋

传媒

  • 10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地区寒潮活动对对流层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2005-2009年期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温度分层资料和ECMWF提供的臭氧质量分数分层资料、2006年逐日位势高度资料,研究了寒潮发生过程对中国北方地区对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寒潮过程中冷空气从70。N以北的源地把含有臭氧的气团沿着寒潮路径向南输送,随着寒潮的爆发,大气运动的动力输送作用将会影响我国北方高空的臭氧分布,导致对流层250hPa上的臭氧质量分数增加而700hPa臭氧质量分数降低,影响的时间长度为I~4d.同时发现,寒潮发生的季节和强度不同,对臭氧分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郭世昌宋哲黎成超汪明圣黎海凤侯开李豪杰
关键词:寒潮对流层
东亚低纬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1979~1992年和1997~2008年2个时间段(分别称为Ⅰ期和Ⅱ期)的TOMS臭氧总量月平均网格资料,对东亚低纬地区大气臭氧的分布变化和纬度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Ⅱ期较Ⅰ期区域大气臭氧浓度水平整体降低;区域臭氧浓度普遍低于同纬度其它区域,受地形和环流影响显著;②Ⅰ期和Ⅱ期区域平均及纬带平均臭氧浓度均表现为不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南北有别,近赤道纬带和较高纬带有异;③Ⅰ期和Ⅱ期区域平均臭氧浓度时间序列除典型的年变化周期外,还有略低于QBO振荡的1.3~2.3a主周期,而区域赤道纬度带臭氧浓度QBO振荡却特别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该1.3~2.3a主周期呈现区域南北半球部分的跷跷板式强弱振荡.
郭世昌李琼刘煜段雪梅苏锦兰李慧晶李明
关键词:臭氧总量小波分析
穿越东亚不同定义对流层顶质量和臭氧通量的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选取动力学和热力学定义的对流层顶作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分界,并利用等熵坐标下的Wei公式对东亚地区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和臭氧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流层顶的选择对于研究平流层与对流层交换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8~2001年近44a的通量交换距平变化可以分为3个比较稳定的时段:即1958~1971,1972~1985和1986~2001年.在这3个时段中,通量交换距平分布表现为"负正负"的变化趋势,说明在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净通量交换情况为先增强后减弱.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质量和臭氧交换正距平区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附近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强的变化过程,表明这些区域在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卫国梁俊平王颢樾樊雯璇李晓静
大气对流层顶位温与高度的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1948~2006年共59 a的NCEP/NCAR温度场、气压场、位势高度场的逐日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的位温及其高度进行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流层顶位温的变化在310~380 K,其中副热带位温最高,而两极位温最低.大陆上空对流层顶位温的空间尺度较小,海洋上空为较大的空间尺度.②1948~2006年的59 a里对流层顶位温,总体上呈现出大陆区域位温下降,海洋区域位温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6~8月青藏高原及其以东的大陆区域和南极洲对流层顶位温下降趋势明显,12月至次年2月在30°S附近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域对流层顶位温上升趋势明显.③全球对流层顶高度在10~17 km范围内,两极最低.两半球的高度升高与降低均同步.两半球存在准半年的位相差异.热带对流层顶多呈现上升趋势,极地对流层顶则多呈现下降趋势.与位温相同的是,陆地上的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海洋上的对流层顶高度上升.
王卫国刘晓璐樊雯璇郭世昌王颢樾李萍成佳丽马志敏
关键词:对流层顶
一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模拟分析了河南南阳一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的自然云和催化云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自然云内冰晶含量很少,冰相过程不活跃,消耗水汽较少,大滴形成较为困难,降水效率低,降水强度出现过2次峰值.通过对自然云的模拟分析可以得出合适的催化部位,一般在过冷水含量较大,温度较低,云稳定维持阶段(模拟第52分)开始播撒,催化位置为(18 km,18 km,6 km)、播撒0.2 g/s,共播撒1 min.在云中加入人工冰核后冰晶含量迅速增加,相应地云水含量有所减少,随着云内冰相过程的不断活跃,降水明显增加,在第148分时出现1个较强的降水中心区,此中心区降水在150 min达到1个小峰值,到172 min时出现2个降水中心,旧的降水中心达到7 mm/h,新的降水中心值不断增加,到180 min时达到16 mm/h,增雨效果明显.
郭世昌李慧晶李艳伟李洪梅苏锦兰段雪梅
关键词:层状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
中国4个地点地基与卫星臭氧总量长期观测比较被引量:17
2010年
对我国河北香河、云南昆明、青海瓦里关及黑龙江龙凤山地基观测臭氧总量与不同时期、不同卫星反演的产品差别特点进行比较,评估地基和卫星观测臭氧总量数据的质量信息以及近30年来我国不同区域臭氧总量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4个站点的地基与卫星观测臭氧总量的绝对和相对差别分别为-5~10DU和-5%~4%;日平均相对差别基本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TOMS算法反演的卫星臭氧总量与地基差别总体上要优于与DOAS算法反演的同期产品。地基与卫星臭氧总量差别呈明显的区域特点,可能反映了卫星反演计算中所需的臭氧、温度垂直分布等初始条件的纬度分布差异对卫星产品精度的影响。在过去30年,4个站点的臭氧总量在经历1993年前的显著降低后于1995-1996年逐渐回升,而瓦里关站在2001年前后的回升更为明显。
郑向东韦小丽
关键词:臭氧总量
北半球Hadley环流与臭氧气候演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欧洲中心(ECMWF)1957年9月到2002年8月共540月的ERA-40的经向风和臭氧质量混合比月平均资料,通过定义一系列Hadley环流指数来分析研究Hadley环流与臭氧的气候演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指出:①在定义的几个Hadley环流指数中,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指数(NHCI)与臭氧的相关最好,全球Hadley环流指数(HCI)次之.因此进一步运用功率谱和凝聚谱方法对NHCI与臭氧的变化做出周期分析;②南半球臭氧的时间序列与Hadley环流各指数的相关关系最好,赤道次之,北半球相对小一些;③NHCI与臭氧之间的相关关系总体表现为明显的纬度带分布,说明了不同的纬度,平均经圈环流(MMC)对臭氧的输送作用不同.④NHCI与臭氧的季节变化都十分显著,二者之间有很多显著的共振周期,最突出的约为5~6个月,1 a的共振周期是各自变化的显著周期.臭氧的变化落后于NHCI振荡,且不同的纬度带落后时间长度不同.
郭世昌戴敏杨沛琼李琼常有礼李慧晶吕达仁
关键词:质量流函数
东亚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场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臭氧是影响平流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利用NCEP的臭氧与温度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1979—2008年平流层各层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平流层各层次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平流层3个层次(100、70、50 hPa)欧亚大陆O3场与东亚温度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显示,3个层次上第1奇异向量的方差贡献都达到90%以上,可见3个层次第1奇异向量对应的SVD模态是最主要的模态,代表了此两要素场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即①欧亚大陆上西风带行星波影响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高,则行星波东亚大槽上空平流层温度偏高,反之则偏低;②欧亚大陆上热带东风急流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低,则台湾以南-南海区域上空平流层温度偏低,反之则偏高;③同时发现平流层中低层的大型经向环流在影响中-低纬地区臭氧分布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郭世昌汪明圣黎成超黎海凤宋哲侯开陈艳张秀年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温度场经向环流
非均相化学过程在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分析SAGE II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最高不超过17.6 km,夏季平均在17 km以下:来自对流层中低层的物质很少能被输送到17.5 km以上,来自对流层中低层的输送不会长时间持续地影响17.5 km以上的区域。青藏高原以及同纬度地区在15 20 km高度温度低于210 K,非均相化学反应可能在此起着重要作用。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高度主要是15—20km,而且是长时间持续性的。分析结果显示:15—20km非均相化学过程在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特别在17.5—20km高度其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而在17.5 km以下,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知道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在春季和秋季,青藏高原上15—20km的臭氧"亏损"也可能是由于非均相化学过程造成的,使得青藏高原臭氧低谷每年从4月持续到10月。并且,影响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可能是温度。
刘煜李维亮周秀骥
关键词:青藏高原非均相臭氧气溶胶温度
1979—2011年东亚地区大气臭氧层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1979—2011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的臭氧总量资料和分层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臭氧总量及对流层、平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79—2011年东亚地区臭氧总量总体来看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将所考时段分为2期来看,臭氧总量在II期(1994—2011)稍有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Ⅰ期(1979—1993)的平均臭氧总量水平,故认为东亚地区臭氧总量在21世纪初的恢复尚不明显;②东亚臭氧总量33年中的突变点是1984年,显著下降时间是1986年以后;③对东亚对流层-平流层的4个代表层的研究发现,4个层次的臭氧质量分数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臭氧质量分数下降速率最快的层次是10 hPa,从低层到高层,臭氧质量分数的下降速率呈现"快-慢-快"的变化特点.
郭世昌黎海凤黎成超刘煜陈艳易琦汪明圣宋哲侯开
关键词:臭氧总量对流层平流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