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T1202)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丁巍伟方银霞韩喜彬李军李家彪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新生代
  • 1篇台地
  • 1篇滩区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台地
  • 1篇珠江口
  • 1篇珠江口外
  • 1篇礼乐
  • 1篇南海南部
  • 1篇口外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型
  • 1篇海底
  • 1篇海底峡谷
  • 1篇发育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海...

作者

  • 3篇丁巍伟
  • 2篇方银霞
  • 1篇赵中贤
  • 1篇程子华
  • 1篇李家彪
  • 1篇李军
  • 1篇董崇志
  • 1篇唐勇
  • 1篇韩喜彬

传媒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海珠江口外海底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及过程被引量:15
2013年
珠江口外海底峡谷是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群的典型代表。该海底峡谷始于南海北部陆架,向下走向经历多次转折,峡谷末端进入南海深海盆后,发育为小型海底扇形体。该峡谷特征独特,地貌多变,不仅是陆架-陆坡-海盆物质交换的通道,也是陆缘沉积物堆积的场所。利用在该区获得的多波束数据,结合多道地震数据,研究该海底峡谷的地貌和沉积充填特征,分析珠江口外海底峡谷形成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发育过程。研究发现,珠江口外海底峡谷的形成受到新生代构造作用的控制。中新世以来,白云凹陷开始发生强烈的沉降作用,变为陆坡盆地,研究区陆架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格局开始形成,陆架坡折带北迁至白云凹陷北侧。21Ma以来海平面多次下降至陆架坡折带附近,陆架出露,古珠江可以直接穿越陆架到达坡折带,并向下陆坡和深水盆地倾泻物质,从而开始了珠江口外峡谷和冲沟群的发育。研究区发育的北北西—北西向(NNW—NW)断裂控制了部分水道的展布。北侧陆坡区大量发育的小型峡谷群是陆源物质向下陆坡和深水盆地输送的主要通道。海底峡谷中下段主要依托于白云凹陷古地形发育,长期处于堆积状态,接受了经由峡谷输送的绝大部分物质。
丁巍伟李家彪李军韩喜彬
关键词:地貌特征
南海礼乐滩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及其新生代构造响应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探索碳酸盐台地在海盆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对南海南部礼乐滩区域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及其与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对多道地震数据的分析表明:在研究区广泛发育包括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在内的碳酸盐沉积,其发育时间主要集中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期间,在中中新世后开始退积和淹没.通过对穿越礼乐滩区的两条NW-SE向测线NH973-2和DPS93-2的构造沉降反演,进行沉降量、沉降速率计算和构造分析.结果表明:沉降速率及沉降量随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而发生变化,可分为缓慢沉降期(古新世-早渐新世,张裂阶段)、隆升剥蚀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漂移阶段)、加速沉降期(早中新世末期,后漂移阶段1)、强烈沉降期(中新世,后漂移阶段2)和稳定沉降期(晚中新世至今,后漂移阶段3)5个发育期.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期和南海海盆的漂移阶段相对应,构造沉降的分析表明该期间具有构造抬升作用,其与相对上升的海平面结合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的发育.在南海扩张期间主地幔对流的控制下,南部陆缘区礼乐地块和礼乐滩盆地之间较大的地壳厚度差异会导致侧向上地温梯度的差异,从而形成礼乐滩盆地之下的次生对流.该次生对流控制了研究区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期间的隆升剥蚀作用.
方鹏高丁巍伟方银霞赵中贤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
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的重力模拟及伸展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对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研究有助于揭示南海完整的演化历史。本研究对南海南部获取的两条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地震解释,并对重力数据进行了壳幔密度反演。其中NH973-1测线始于南海西南次海盆,覆盖了南沙中部的北段;NH973-2测线始于南海东部次海盆,穿越礼乐滩东侧。反演结果显示,莫霍面埋深在海盆区10-11 km,陆缘区15-21 km左右,洋壳向陆壳莫霍面深度迅速增加。海盆区厚度在6-7 km,为典型的洋壳;陆缘区地壳厚度在15-19 km,为减薄型地壳。进一步研究表明(1)在西南次海盆残余扩张脊之下,莫霍面比两侧略深;(2)在礼乐滩外侧海盆区有高值重力异常体,推测为洋壳与深部岩浆混合的块体;(3)南沙区域上地壳存在高密度带,且横向上岩性可能变化。南海南部陆缘未发现有下地壳高速层,有比较一致的构造属性和拉张样式,为非火山型陆缘。我们对两条测线陆缘的伸展因子进行了计算,发现上地壳脆性拉伸因子与全地壳拉伸因子存在差异,其陆缘的拉张模式在纵向上是不均匀一的。
程子华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唐勇
关键词:南海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