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302)

作品数:29 被引量:677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良书刘绍文邱楠生李华李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盆地
  • 7篇油气
  • 4篇地温梯度
  • 4篇岩石
  • 4篇热流
  • 3篇地层
  • 3篇地球动力
  • 3篇地球动力学
  • 3篇地热流
  • 3篇岩石圈
  • 3篇热历史
  • 3篇热演化
  • 3篇自由基
  • 3篇渤海湾盆地
  • 3篇沉积盆地
  • 3篇大地热流
  • 2篇地球动力学意...
  • 2篇地温场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构造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学院

作者

  • 12篇王良书
  • 10篇刘绍文
  • 8篇邱楠生
  • 7篇李成
  • 7篇龚育龄
  • 7篇李华
  • 6篇韩用兵
  • 4篇蔡进功
  • 3篇王昕
  • 3篇金之钧
  • 3篇段健康
  • 3篇何丽娟
  • 3篇李慧莉
  • 3篇张杰
  • 2篇韦阿娟
  • 2篇蒲志平
  • 2篇张晓晖
  • 2篇朱映康
  • 2篇魏国齐
  • 2篇李铁胜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Scienc...
  • 2篇Scienc...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prehensive constraintson the tectono-sedimentary setting of Late Paleozoic turbidites of the Kamuste area,eastern Junggar,Xinjiang
Petrography and geochemistry,combined with sedimentation analyses allow for a thorough evaluation of the tecto...
张晓晖李铁胜张福勤
关键词:TURBIDITE
文献传递
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5
2005年
利用该区油气勘探积累的大量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结合地热学方法, 给出了该区的深部地热状态. 在此基础上, 利用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岩石圈流变剖面. 结果表明, 沉积盖层底面温度在129~298℃之间, 基底热流为54.3~60.5 mW/m2; 上地壳底部温度为406~436℃, 相应热流为47.7~52.6 mW/m2; 中地壳底部温度为537~572℃, 热流为41.3~46.3 mW/m2; 莫霍面温度为669~721℃, 地幔热流为38.1~43.1 mW/m2, 热岩石圈厚度为71~90 km. 上述热状态参数与地壳厚度以及地表热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表热流越高, 则相应的深部温度和热流也越高, 热岩石圈厚度也越薄. 济阳坳陷较高的热状态与新生代期间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弧后扩张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 岩石圈纵向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上、中地壳基本为脆性, 而中地壳底部及下地壳几乎均为韧性层, 壳下岩石圈为韧性. 此外, 也存在横向变化, 各凹陷岩石圈总强度不一. 济阳坳陷岩石圈总强度为1.52 × 1012 ~ 2.16 × 1012 N/m,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约为24 km, 与力学强地壳(MSC)厚度基本一致. 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深部地壳矿物的脱水以及地幔楔热物质的上涌, 在地壳底部产生部分熔融, 并引发岩浆的底侵和向上侵入. 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华北及东部地区下地壳的粘度降低、从而发生韧性流动的原因. 济阳坳陷岩石圈的上地壳脆性断裂变形和中下地壳的韧性流动这一分层变形特征决定了济阳坳陷新生代以来的成盆动力学机制.
刘绍文王良书龚育龄李成李华韩用兵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流变学地层热力学油气勘探工作
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被引量:73
2002年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 ,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 6 0 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 1 0 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 ,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 ,岩石热导率增大 ;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 ,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 ,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 ,其分布是均匀的 ,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 2 5 %~ 45 %。因此 ,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 ,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邱楠生
关键词:沉积盆地岩石热导率柴达木盆地地层时代
沉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被引量:15
2005年
古温标是目前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最常用方法之一,但在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碳酸盐岩由于没有合适的成熟度标定参数(古温标),对其经受的热历史和成烃史的恢复一直是困扰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沥青反射率、牙形石色变指数、镜状体反射率等各类古温标,在用于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区的热历史恢复时都是借助于它们各自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现有的镜质体反射率模拟热历史方法来恢复热历史,因而存在不同的缺陷。重点介绍了利用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作为碳酸盐岩地区古温标的可能性。通过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的热模拟得到的有机质自由基浓度数据,初步建立了三种类型有机质的自由基浓度(N)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型。这种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与TTI的关系式为碳酸盐岩地区古地温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
关键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热历史自由基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00年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建立在盆地成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基础之上 ,其中包括运动学模型、运动学—流变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运动学模型在预测盆地热流演化方面具有优势 ,但在预测构造沉降等几何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运动学—流变学模型的优势在于构造演化模拟 ,在热演化方面类似于运动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蕴含着潜在的巨大优势 ,只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构造热演化正演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及正。
何丽娟
关键词:沉积盆地运动学模型构造沉降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热史和油气成藏史被引量:39
2005年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模拟计算了歧口凹陷24口井的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沙河街时期的地温梯度高,每百米大约为5.0~5.6℃,东营时期每百米大约为4.5~5.0℃,馆陶时期每百米大约为3.5~4.5℃,现今的地温梯度每百米大约为3.1~3.2℃.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和恢复样品的埋藏史、源岩的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确定该区有两期油气充注期:第一期发生在东营末期;第二期为馆陶末期至现今.歧口凹陷的油气充注以第二期为主.利用PRA二维模拟软件对地质剖面进行油气运聚模拟,也得出歧口凹陷有两次油气聚集高峰,第一次为东营末期;第二次为馆陶末期至现今.
张杰邱楠生王昕段健康
关键词:热演化史歧口凹陷
济阳坳陷新生代主要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被引量:3
2009年
依据济阳坳陷千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和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区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带沙河街组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150℃之间,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一些凸起地区和斜坡地带,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孔店组地层也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带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
关键词:地温梯度
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峰峰组—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被引量:3
2005年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潮坪环境中,由准同生期蒸发作用引起交代成因的白云岩;②发生于海水潜流与淡水潜流混合带,由混合水交代作用形成的白云岩;③发生在深埋藏期,由热液沿裂缝进入地层并对岩石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白云岩.
明海会高勇杨明慧唐玄
关键词:千米桥潜山
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方法研究干酪根成熟度被引量:2
2003年
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 8个干酪根样品的漫反射光谱 ,发现在波长60 0~ 10 0 0nm范围 ,谱线的斜率与镜质体反射率 ( 0 .2 7%~ 0 .67%)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酪根的漫反射光谱测定有可能成为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简单、快速、定量的新方法。图 3表 1参
刘文斌季峻峰边立曾王良书
关键词:干酪根成熟度有机质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被引量:70
2004年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方法模拟的济阳坳陷地温演化情况表明,地温梯度在坳陷的演化过程中是逐渐降低的。在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间地温梯度是较高的,最高可达5.5~6.0℃/100m,但在此期间地温梯度下降较快,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降为3.5~4.5℃/100m;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变化很小,至第三纪末地温梯度已降至目前的3.5℃/100m左右。济阳坳陷的构造沉降特征表现为孔店组至沙四段沉积期间(65~43Ma)的快速构造沉降阶段和沙三段沉积(43Ma)以后的热沉降阶段,盆地的地热史模拟结果和构造沉降所揭示的坳陷演化阶段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坳陷热历史研究为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认识。
邱楠生李善鹏曾溅辉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地质构造油气运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