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XNH093)

作品数:13 被引量:86H指数:7
相关作者:梁海艳李灿松孟斌刘爽袁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流动人口
  • 5篇意愿
  • 4篇通婚
  • 4篇通婚圈
  • 3篇外出
  • 3篇城市
  • 2篇地理
  • 2篇意愿研究
  • 2篇中国流动人口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农村
  • 2篇族际关系
  • 2篇城市青年
  • 1篇调查数据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年龄
  • 1篇人口年龄结构
  • 1篇人口年龄结构...
  • 1篇生育率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保山学院

作者

  • 12篇梁海艳
  • 4篇李灿松
  • 1篇蒋梅英
  • 1篇陈瑞生
  • 1篇段成荣
  • 1篇孟斌
  • 1篇袁小平
  • 1篇符翠丽
  • 1篇钟纯
  • 1篇阳茂庆

传媒

  • 3篇西北人口
  • 3篇南方人口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与发展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人口与社会

年份

  • 5篇2015
  • 7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流动人口返乡原因与外出意愿研究——基于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六省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返乡受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返乡原因因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所差异;农村人口是否外出受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就业状况、流动经历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但外出地域选择只受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流动经历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经历对后续迁移决策具有"累积效应"。
梁海艳符翠丽
关键词:流动人口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与优化策略分析
2014年
长期以来,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并且就业不充分。为了使云南省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加快农业发展速度,改变农村现状,必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本文运用劳动—耕地比例法,利用云南统计年鉴数据对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然后进一步研究其分布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劳动力转移的优化策略。
陈瑞生梁海艳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中国城市青年地理通婚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保定、黄石和西安四城市的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年的地理通婚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迁移流动经历对城市未婚青年意愿通婚圈和初婚青年现实通婚圈的扩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城市独生子女的通婚圈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小,但地理通婚圈不会因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加而扩大。据此提出"二孩生育"政策应该成为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
钟纯梁海艳
城市青年通婚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青年状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城市青年的地域通婚圈作了研究。人口迁移流动经历对城市未婚青年意愿通婚圈和初婚青年现实通婚圈的扩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市独生子女的通婚圈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小,但通婚圈不会因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加而扩大。从通婚圈角度看,"二孩生育"政策应该成为我国生育政策的最终归宿。
梁海艳阳茂庆
关键词:城市青年
为何流动人口徘徊于农村与城市?——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六省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我国流动人口30多年的历程表明,他们总是在城市与农村两地之间徘徊。流动人口返乡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因素,而是社会性因素,主要是回家探亲。具体返乡原因因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所差异;农村人口外出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决策,不仅受个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就业状况、流动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承包土地耕管现状、承包面积以及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外出,流动人口之后的流动行为更多地体现为流动者自身的决策。如外出地域的选择只受其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流动经历的影响。流动经历对流动者自身的后续迁移决策发挥了重要"累积效应",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惯性势能。
梁海艳李灿松
关键词:流动人口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族群关系研究——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塘镇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流动人口在出现由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规模迁移流动的同时,也有局部的逆向流动。这种逆向流动的规模尽管不如前者显著,但却涉及到更复杂的民族关系,而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又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西部云南省迪庆州为例分析发现,总体上流动人口中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整体居住分离程度还是比较低,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居住融合比较理想,但分民族来看,汉族与藏族、回族的居住分离程度较高,远远大于白族、纳西族和傈僳族。有效地进行居住迁移调整不仅可以减少各民族流动人口内部的矛盾,而且也能促进各民族流动人口之间、各民族流动人口与原住居民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李灿松梁海艳
关键词:族际关系民族融合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袁小平梁海艳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际圈子迅速扩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以及流动人口自身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对其婚恋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学界和政府对此关心仍然不够。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发现:除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户口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特征外,迁移流动行为也与通婚圈扩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流入地的居留时间、迁移流动地域范围和相对结婚时间都与跨省通婚有关,地理通婚圈扩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标志,但也不能忽视通婚圈扩展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和挑战。
梁海艳蒋梅英
关键词:流动人口通婚圈
大城市职住分离的区域测度方法探究——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8
2014年
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发展,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逐渐发生错位而产生了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大城市表现更为明显。本文利用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传统的昼夜人口密度比基础上,拓展了洛伦兹曲线的应用范围,提出"职住分离洛伦兹曲线"测度方法,从区域层面对北京市职住分离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论从洛伦兹曲线集中指数还是昼夜人口密度比来看,北京市职住分离现象都很突出,昼夜人口密度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格局也发生了变化,2000年呈现由核心区向郊区圈层递增的结构,而2010年则出现了明显的东西分化格局。十年间,北京市职住分离洛伦兹曲线集中指数也在相应地增加,洛伦兹曲线方法可以更好地从区域层面来反映职住分离状况。
梁海艳孟斌李灿松
关键词:洛伦兹曲线
滇川藏毗连藏区流动人口族际关系调查与思考
2014年
滇藏川毗连藏区作为联系内地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区,历来是多民族流动人口的汇集区。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外向联系的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口流入滇藏川毗连藏区的数量和扩散地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与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途径和族际关系都出现了新形貌和新动态。本文在深入该藏区调查摸底流动人口分布情形基础上,重点对族际认知态度、族际关系感知、族际通婚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较全面呈现了目前滇藏川毗连藏区中流动人口的族际关系形貌及其变化动态。
李灿松梁海艳
关键词:流动人口族际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