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66)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何建国王芳宇潘忠诚翁少萍黄仙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鱼类DNA聚合酶δP12亚基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白细胞cDNA文库随机挑选克隆,测定表达序列标签(ESTs),利用BLASTX程序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了1个cDNA,其编码蛋白质与人类DNA聚合酶δ(polδ)的P12亚基有47.7%的同源性,推测它为斜带石斑鱼polδ的12 kD小亚基的cDNA,所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P12。该cDNA全长619 bp,含1个33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对比表明,斜带石斑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大鼠、小鼠、拟南芥和裂殖酵母的polδ小亚基有同源性,同时与斑马鱼EST CK680540的编码序列有66.6%的同源性。用RT-PCR检测该基因在石斑鱼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腮、肝、脾、全血、胃和后肾有表达,而在肠、心脏、脑和头肾未检测到。
- 殷志新黄仙德何建国
-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RT-PCR
- 凡纳滨对虾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感染白斑综合症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人工感染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死亡率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当凡纳滨对虾感染10-3、10-4、10-5WSSV(每尾注射剂量0.1mL),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78±2.3)%,(21±1.4)%。当养殖在高(100尾/m3)、中(50尾/m3)和低密度组(25尾/m3)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1±2.7)%、(78±1.3)%、(63±1.9)%。在相同养殖密度下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雌虾组和雄虾组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7.3±1.83)%,(51±2.1)%(p<0.05),白天的死亡率比晚上的低,差异显著(p<0.05)。另外,凡纳滨对虾注射感染的死亡率与投喂感染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 潘忠诚潘忠诚王芳宇何建国翁少萍翁少萍陈国良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WSSV巢式PCR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