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21005)

作品数:70 被引量:844H指数:14
相关作者:陈香美师锁柱洪权吕杨张雪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5篇蛋白
  • 19篇细胞
  • 13篇基因
  • 12篇肾病
  • 11篇肾小管
  • 11篇小管
  • 11篇IGA肾病
  • 10篇衰老
  • 9篇蛋白酶
  • 9篇金属蛋白
  • 9篇金属蛋白酶
  • 8篇肾小球
  • 8篇肾炎
  • 7篇抑制物
  • 7篇肾组织
  • 7篇小鼠
  • 7篇免疫
  • 6篇鼠肾
  • 5篇血液
  • 5篇抑制剂

机构

  • 6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南通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65篇陈香美
  • 29篇师锁柱
  • 26篇洪权
  • 18篇吕杨
  • 14篇张雪光
  • 13篇尹忠
  • 12篇蔡广研
  • 12篇孙雪峰
  • 11篇冯哲
  • 11篇吴镝
  • 10篇谢院生
  • 9篇李建军
  • 8篇魏日胞
  • 6篇傅博
  • 6篇吕扬
  • 6篇白雪源
  • 6篇王兆霞
  • 5篇邱强
  • 5篇林淑芃
  • 5篇崔世维

传媒

  • 10篇中华老年医学...
  • 9篇中华肾脏病杂...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xpression of EGFP/SDCT1 fusion protein,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signal analysis,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function study被引量:1
2004年
Full-length cDNA gene of sodium-dependent dicarboxylate co-transporter protein 1 (SDCT1) is cloned from normal human kidney tissue and inserted into EGFP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xpression vector along with N-terminal and C-terminal truncated SDCT1 genes, so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of EGFP/SDCT1 fusion proteins, which are transfected into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HKC).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s of these fusion proteins are observed by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to determine the localization signal of the SDCT1 protein. Duplex PCR analysis validates that the fusion protein genes have been in- 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HKC. Western blot indicates that the fusion proteins have been ex- pressed in HKC. Confocal microscopy analysis shows that human SDCT1 predominantly locates on the plasma membran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ap- proach; in HKC transfected with N-terminal truncated SDCT1 gene, the green fluorescence is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plasma membrane; in HKC transfected with C-terminal truncated SDCT1 gene, the green fluorescenc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EGFP/SDCT1 mRNAs obtained by in vitro transcription are microinjected into Xenopus laevis oocytes for ex- pression and the trans-membrane currents are measured by using two-microelectrode volt- age-clamp technique. Na+ inward currents are present on cellular membrane of the injected oo- cyte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s that human SDCT1 proteins are expressed on lu- men membrane of the renal proximal tubule, but are negative in distal tubule, collecting duct, renal interstitium and glomerulus. The above-mentioned studies suggest that human SDCT1 protein is located on the lumen membrane of the renal proximal tubule, the C-terminal sequence of the SDCT1 is required for delivery and targeting localization, and the plasma membrane lo- calization signal of the SDCT1 protein maybe locate in the C-terminal sequence.
BAI XueyuanCHEN XiangmeiFEN ZheWU DiHOU KaiCHENG GenyangPENG Lixi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随增龄在大鼠肾组织内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t 1和Flk 1在大鼠肾组织内的表达及随增龄变化 ,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 3、12、2 4月龄 (各 7只 )大鼠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定量分析肾组织内微血管变化及VEGF、Flt 1和Flk 1表达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肾组织内VEGF AmRNA的表达。 结果  2 4月龄组与 3月龄组相比肾小球面积增大〔(15 6 35± 10 2 2 ) μm2 vs(72 0 5± 496 ) μm2 ,P <0 0 1〕 ,肾小球内毛细血管袢腔面积与肾小球面积百分比减少 (46 76 %± 4 91%vs 6 3 75 %±6 0 2 % ,P <0 0 1)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9 8± 2 6vs 14 7± 3 1,P <0 0 1) ;肾小球内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 (9 3± 2 4vs 6 4± 1 6 ,P <0 0 5 ) ;集合管中VEGF的表达则明显减少(9 35 %± 2 10 %vs 15 2 3%± 3 2 2 % ,P <0 0 5 ) ;Flk 1在肾小球血管袢上表达增加 (9 17%±2 0 2 %vs 1 0 3%± 0 35 % ,P <0 0 1) ,而Flt 1和Flk 1在肾小管上表达则明显减少 (7 6 4%±3 0 2 %vs 15 36 %± 2 5 4% ,2 48%± 0 86 %vs 9 0 1%± 2 6 3% ,P <0 0 1)。 2 4月龄组VEGF AmRNA较其他两组减少 (P <0 0 5 )。 结论 VEGF。
张雪光陈香美张利吕扬王兆霞蔡广研师锁柱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衰老病理生理学
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结合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功能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两种方法对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进行亲和淘选 .ELISA法筛选特异结合高亲和力的阳性噬菌体单克隆 ,测序 ,得到 6个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单克隆 .再经ELISA法从这 6个噬菌体单克隆中选择与ICAM 1亲和力最高的单克隆 ,同时利用蛋白空间结构位象模拟技术对小肽与ICAM 1的亲和力进行模拟研究 .最终获取目的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RGEFRGRDNSVSVV .目的单克隆噬菌体与ICAM - 1的亲和常数Ka 为 7 87× 10 7L mol .体外合成、纯化并标记目的小肽 .ELISA法验证目的小肽与人ICAM 1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 ,抗ICAM 1多抗不能拮抗目的小肽与ICAM 1的结合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 ,此目的小肽具有与炎症组织中高表达的ICAM 1特异性结合的功能 .在动物体内 ,荧光标记的目的小肽具有向高表达ICAM 1的炎症部位特异性聚集的功能 .说明此目的肽可尝试作为以ICAM 1为靶的“肽导向药物”的前导肽 .
赵佳慧赵乐群程庆砾陈香美朱圣庚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炎症体外表达
肾脏疾病中基因检测的新技术
2007年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谱初步完成后,如何将疾病与基因异常相关联起来,已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肾脏疾病是遗传因素(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分为3种:单基因病(如多囊肾病)、多基因病(目前临床上的肾脏疾病多数属于此类)和获得性基因病(主要是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方式将自身基因侵入到宿主基因引起)。由于生物学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基因功能研究能够规模化、快速化,因而对某个基因的功能检测也更趋向可视化,如各种荧光蛋白的广泛应用。
吴镝
关键词:肾脏疾病基因检测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联系着代谢与寿命被引量:1
2007年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2)是Sirtuins家族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之一。Sirtuins家族是一种从细菌到复杂的真核生物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此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约由250个氨基酸组成的中心区域,成员之间大约有25%~60%的序列同源性。
刘维萍陈香美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家族成员蛋白质家族序列同源性
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被引量:65
2007年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中药复方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31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66例)和肾华组(65例),治疗12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主症积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肝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及肉眼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总病程、尿蛋白、中医主症积分、肾脏病理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Lee分级情况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下降(0.26±0.92)g/24h和(0.26±0.95)g/24h(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下降1.74±2.12和2.52±2.3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基线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兼症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过程中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阳性对照药福辛普利相似,肾华片可以降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陈香美陈建陈以平周柱亮何亚妮李平魏日胞邓跃毅赵宗江危成筠李建军杜婧
关键词:IGA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人SDCT2β3′-非翻译区基因表达负调控序列对mRNA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索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基因(high affinity sodium-dependent dicarboxylate transporter,SDCT2)3′端非翻译区是否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SDCT2βmRNA的3′端非翻译区内存在585nt的AU富含区(AU-rich region,AUR),其中包括3个AU富含元件(AU-rich element,ARE),然后将SDCT2β的AU富含区DNA片段插入报告基因GFP表达载体pcDNA-GFP的下游,构建pcDNA-GFP-AUR表达载体并转染HEK293、HKC和LLC-PK1细胞系,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GFP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DCT2β的AU富含区序列可显著降低GFP的表达水平(P<0.01).利用放线菌素D阻断RNA转录后,每隔2h从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NA印迹分析GFP mRNA的稳定性.结果显示GFP-AURmRNA较GFP mRNA不稳定.这些结果提示,在SDCT2β3′非翻译区的AU富含区内存在基因表达负调控区,该区可降低mRNA的稳定性、促进mRNA的降解,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
白雪源陈香美傅博汪杨
关键词:转录后调控MRNA稳定性
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挤压综合征影响肌红蛋白清除效率的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影响肌红蛋白清除效果的因素。方法以汶川地震中出现挤压综合征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例伤员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肌红蛋白的实际筛选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取血流量、滤器型号和治疗时间作为研究因素,每个因素分为3个水平:血流量分别为180、220、250ml/min,滤器型号为APF10S、HF1200、AV600,治疗时间为1、4、8h,计算不同血流量、滤器型号和治疗时间条件下滤器肌红蛋白的筛选系数,比较上述因素对滤器的肌红蛋白筛选系数的影响。结果不同治疗时间的肌红蛋白筛选系数有明显差异(P=0.028),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滤器的肌红蛋白筛选系数明显下降。不同型号滤器对肌红蛋白的筛选系数没有影响(P=0.427),不同血流量对肌红蛋白的筛选系数也没有影响(P=0.117)。结论治疗时间是影响肌红蛋白清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定期更换滤器可以提高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肌红蛋白的清除效率。
王涌陈香美郭东阳孙雪峰邱强向晶张利
关键词:肌红蛋白血液滤过挤压综合征
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霉酚酸酯(MMF)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清HBV标记物阳性、病理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患者共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例,第一组采用MMF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方案,MMF初始剂量1.0~1.5g/d,同时口服强的松0.5~0.8mg·kg-·1d-1。第二组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0.5~0.8mg·kg-·1d-1。两组中有HBV蛳DNA复制的均给予干扰素蛳α或拉米夫定治疗。结果①治疗3个月时,MMF组尿蛋白定量如(2.7±2.5)g/d较治疗前的(4.9±2.9)g/d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为(34.7±7.3)g/L较治疗前的(26.0±6.2)g/L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MMF组尿蛋白定量为(1.4±0.7)g/24h较治疗前的(4.9±2.9)g/24h明显减少(P<0.01),血浆白蛋白为(35.1±5.6)g/L较治疗前的(26.0±6.2)g/L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尿蛋白定量为(2.7±1.6)g/24h较治疗前的(5.6±2.2)g/24h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为(33.8±9.5)g/L较治疗前的(26.2±6.0)g/L显著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MMF组尿蛋白定量为(1.4±0.7)g/24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6)g/24h(P<0.05)。MMF组6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44.4%)与对照组(11.1%)比较无显著性差?
汤力陈香美赵威崔岩
关键词:MMF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复方肾华治疗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复方肾华胶囊对改良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取传统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制作方法加上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隔日饮饲牛血清白蛋白 (BSA)酸化水、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LPS)等措施 ,制作肾炎模型 ,与西药蒙诺作对照 ,观察中药肾华对肾炎大鼠尿蛋白、血生化、凝血指标、肾功能、病理、免疫荧光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作用。结果 肾华胶囊能够显著减轻肾炎大鼠肾脏重量及肾重指数、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升高血清蛋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肾功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免疫荧光变化、减弱PCNA的表达。
张五星陈香美魏日胞山中宣昭张雪光任文英
关键词:蛋白尿肾功能病理变化增殖细胞核抗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