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

作品数:537 被引量:5,205H指数:34
相关作者:尹庆水欧阳健明夏虹钟世镇刘仲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3篇医药卫生
  • 6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理学
  • 27篇农业科学
  • 25篇生物学
  • 25篇化学工程
  • 17篇机械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电子电信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冶金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3篇细胞
  • 45篇基因
  • 31篇感器
  • 31篇传感
  • 31篇传感器
  • 22篇草酸钙
  • 20篇生物力学
  • 20篇结石
  • 19篇干细胞
  • 16篇手术
  • 16篇关节
  • 15篇血管
  • 15篇寰枢
  • 15篇内固定
  • 14篇动脉
  • 14篇入路
  • 14篇枢椎
  • 13篇多态
  • 12篇小鼠
  • 11篇胰岛

机构

  • 81篇华南理工大学
  • 8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5篇广州军区广州...
  • 55篇暨南大学
  • 49篇中山大学
  • 38篇广东工业大学
  • 27篇广东省人民医...
  • 2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尹庆水
  • 34篇欧阳健明
  • 26篇夏虹
  • 25篇钟世镇
  • 24篇刘仲明
  • 22篇黄文华
  • 22篇刘芳
  • 20篇刘景发
  • 18篇昌耘冰
  • 16篇原林
  • 16篇吴增晖
  • 16篇赵卫东
  • 15篇靳安民
  • 14篇艾福志
  • 14篇刘桂雄
  • 13篇封志纯
  • 12篇薛耀明
  • 11篇尹晓娟
  • 11篇唐雷
  • 10篇陈新

传媒

  • 2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6篇第一军医大学...
  • 12篇广东医学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0篇传感器技术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8篇中国脊柱脊髓...
  • 8篇暨南大学学报...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骨与关节损伤...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计算机应用研...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化学世界
  • 5篇计算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8篇2008
  • 34篇2007
  • 45篇2006
  • 46篇2005
  • 85篇2004
  • 96篇2003
  • 83篇2002
  • 54篇2001
  • 23篇2000
  • 13篇1999
  • 11篇1998
  • 4篇1997
5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并行工程的模具制造设备建模被引量:7
2000年
在分析模具生产并行工程的特点及模具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 ,指出满足并行工程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定义模型 ,必须同时包含生产必需的设备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
何汉武陈新郑德涛熊有伦
关键词:并行工程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应用
2003年
对SCF技术及其在超微粉制备、化学反应。
陈小兵余双平邓淑华黄慧民周立清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化学反应
重症肌无力伴骨骼肌以外受损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对伴心脏、肝脏损害,瞳孔不等,听力障碍,手足血管舒缩功能及皮肤营养障碍和阳痿等少见症状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1)给予MG患者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及免疫治疗,再复查病情和随访;(2)伴瞳孔不等和听力障碍患者肌注新斯的明1 mg,30-120 min后观察症状变化,后者同时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2次。结果 55例MG患者临床症状随典型的骨骼肌病态疲劳的症状改善而好转,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结论 ChEI治疗MG患者合并上述少见症状均有效,是与其他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也证实了MG是一种广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刘卫彬何锦照姚晓黎黄如训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并发症
41例青年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了解青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青年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93例老年组及6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5~45岁患者有41例,平均年龄(38.37±6.82)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34.1%),小血管闭塞(24.4%),心源性栓塞(17.1%),原因不明(22.0%)。影像学检查累及脑叶者占36.6%。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较对照组多。结论 青年性脑梗死患者中心源性脑栓塞较多。影像学检查显示累及脑叶者最多见。危险因素有吸烟、嗜酒、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
陈涓涓胡学强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病因
肝脏特异性可调控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表达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制备TRE-HCV-C转基因小鼠,为四环素调控系统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反应部分的转基因小鼠,以便与本实验室同时建立的调控部分的小鼠共同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更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模型。【方法】重组构建含有目的基因HCV-C、TRE序列和SV40 polyA的转基因载体pTRE-HCV-C,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1.153kb的转基因片段注入BALB/C母鼠的受精卵,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初步筛选出阳性,再经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进一步鉴定。用转基因阳性小鼠和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rtTA基因的另一品系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子代F1小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来初步检测HCV-C在肝脏中特异性的可调控性的表达。【结果】产生了5只整合有TRE-HCV-C基因的首建鼠,以及它的子代也带有此基因。与基因组上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rtTA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后,得到子代F1小鼠,特定时间与DOX作用后,小鼠肝脏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TRE-HCV-C小鼠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工具。【结论】成功制备了HCV-C转基因小鼠,可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来研究HCV中的C基因对小鼠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四环素调控系统调控下表达HCV-C基因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也是HCV-C基因功能研究及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的机制研究的一个有用工具。
杨国柱傅思莹黄冰单于肖东马芸邓新燕陈系古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组织特异性表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保护蛋白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肾性骨病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25-(OH)2D,不足、钙磷代谢紊乱、酸中毒及铝中毒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肾性骨病的发病并不能完全用上述因素来解释。
刘双信史伟梁馨苓李珩叶智明王文健何朝生胡湘明章斌彭炎强梁永正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B受体核因子维持性透析患者
积雪草苷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研究积雪草苷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对 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 ,将成纤维细胞分为用与不用积雪草苷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 ,4 8小时后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PCR)观察 Smad2及 Smad7m RNA表达量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印迹 ( Western blot)技术结合光密度扫描分析 ,观察积雪草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周期及磷酸化 Smad2和 Smad7的改变。 结果 实验组可见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从 S期进入 M期细胞减少 ,受到抑制 ;成纤维细胞中 Smad2的含量及 Smad2 m RNA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变不明显 ,但 Smad7的含量及 Smad7m RNA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 1.33± 1.2 6 ) %、( 5 0 .80± 2 2 .4 0 ) %及 ( 9.15± 3.36 ) %、( 32 .18± 17.84 ) % ,二者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 积雪草苷抑制瘢痕的作用是通过 Smad通路 。
潘姝利天增李叶扬谢举临徐盈斌祁少海陈晓东
关键词:积雪草苷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SMAD信号通路
^192Ir血管内放射治疗对血管成形术后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向定成何建新龚志华易绍东邱建杨传虹赖晃文
关键词:血管内放射治疗血管成形术I型胶原血管内膜增生
压电生物传感器检测新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近年来,随着压电生物传感器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提高它的性能、优化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压电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石英晶体,其各方面性质得到了更深入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其他的高科技手段,比如纳米技术、生物物质的化学修饰等方法也被应用于压电生物传感器的临床检测当中,从而更加显示了生物传感器这一新领域的广阔前景。
陈志敏杨连生刘仲明刘芳
关键词:压电生物传感器化学修饰信号转换器石英晶体
骨质疏松与老年妇女髋部骨折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以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及保健体检的老年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来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共收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来自同期在该院进行社区保健体检的健康老年妇女。测量所有样本髋部骨密度(BMD)(病例组为健侧,对照组为左侧)、颈干角(NSA)、左手握拳力;根据身高体质量算出体重指数(BMI);确定个人及家族女性骨折史。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结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减弱为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
程继武钟紫茹肖德明林博文黎伟凡谢伟平张晓明陈基敏
关键词:老年妇女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髋部骨密度社区保健颈干角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