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5A06)

作品数:48 被引量:272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龙李索林于增文李英超刘潜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腹腔
  • 19篇腹腔镜
  • 12篇手术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7篇胆管
  • 7篇小儿
  • 7篇畸形
  • 7篇肛门
  • 6篇婴儿
  • 6篇外科
  • 6篇闭锁
  • 5篇外科手术
  • 5篇镜检
  • 4篇胆道
  • 4篇直肠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腹腔镜检
  • 4篇腹腔镜检查

机构

  • 9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赣南医学院第...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山西省儿童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淮安市妇幼保...
  • 2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龙
  • 8篇李索林
  • 7篇李英超
  • 7篇于增文
  • 6篇刘潜
  • 5篇刘树立
  • 5篇徐伟立
  • 5篇张军
  • 5篇耿娜
  • 4篇汤绍涛
  • 4篇刘海金
  • 4篇刘磊
  • 4篇吴平辉
  • 4篇时保军
  • 4篇刘金钢
  • 3篇张金山
  • 3篇黄柳明
  • 3篇崔强强
  • 3篇张春龙
  • 3篇席红卫

传媒

  • 11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5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严重出生结构异常患儿筛查及转运模式的探讨
2010年
目的 探讨建立山西省区域性严重结构异常患儿筛查、诊断及绿色转运通道的方法,从而降低严重结构异常患儿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方法 以山西省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为基础,在山西省儿童医院与省内具有小儿外科专科医生的6所医院及省内70家基层医院之间建立绿色转运通道.通过主动转运及被动转运两种方式对严重结构异常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结果 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534例严重结构异常患儿通过门诊收治,124例通过转运收治,其中32例为主动转运,92例为被动转运.转运患儿中,治愈118例(治愈率为95.2%),家长要求自动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 充分发挥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实施严重结构异常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转运及规范化治疗,对降低患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席红卫陈兰萍王计文陈瑞任红霞张旭辉崔强强陈淑芸
关键词:畸形产前诊断医师诊疗模式
调节性T细胞、Th17和树突状细胞在胆道闭锁患儿免疫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研究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效应性Th17细胞(Th17)和树突状细胞(DC)在胆道闭锁(BA)息儿免疫炎症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2例BA和15例对照组患儿(非胆道疾病)肝脏和外周血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QRT-PCR、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两组患儿肝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亚群的数量、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Foxp3、孤儿核受体(ROR-γt)表达水平,以及DC细胞Toll样受体3、7、8(TLR3、7、8)的表达.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研究细胞功能及分化.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队组肝组织汇管区Treg和Th17细胞明显比对照组增多,肝脏Foxp3、ROR-γ和IL-17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BA组中血清TGF-β、IL-10(Treg相关因子)、IL-17(Th17相关因子)、IL-12、IFN-γ(Th1相关因子)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IL-6升高24倍,最为明显.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外周血Th17/CD4+T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CD4+T细胞比例无差异.体外细胞培养发现升高的IL-6与免疫细胞特别是DC细胞高表达TLR3、7、8有关,并且促进Th17细胞偏移.结论 BA患儿中Th17/CD4+T细胞比例增多和IL-17水平增高可能在BA胆管的进行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DC细胞的活化促进了Th17分化.
杨瑛汤绍涛刘勇军曹国庆张景辉郭琴阚雄文杨俊
关键词:胆道闭锁树突细胞TOLL样受体
28例婴儿活体肝移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总结成人活体供肝婴儿肝移植临床经验,分析术后疗效、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成人活体供肝婴儿活体肝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手术策略、术后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原因.婴儿受者男性和女性各14例,均为胆道闭锁伴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移植时年龄80d~11.5个月、体质量3.08~10.3 kg;供者分别为:母亲15例,父亲9例、祖母3例和堂兄1例;供肝为:左外叶肝脏27例、Ⅱ段肝脏1例.随访时间5~24个月.结果 术后供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20例(71.4%)受者术后出现24个并发症,包括:肝动脉血栓形成4例,肝静脉狭窄1例,腹腔出血4例,肠穿孔4例,肠梗阻2例,呼吸道感染7例,排异反应3例等.围手术期因肝动脉血栓形成死亡3例(10.7%),手术成功率为89.3%.随访期内1例因肝静脉狭窄死亡,另1例因意外食物窒息死亡,其余23例(82.1%)健康生活至本研究结束.结论 成人活体供肝婴儿肝移植是治疗婴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血管并发症是术后婴儿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张明满严律南蒲从伦李英存康权郭春宝戴小科任志美邓玉华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供者婴儿胆道闭锁
改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对常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改良:腹腔镜下采用普通8号注射器针头带入4号丝线,体外持针,腹腔内辅助,分次行疝囊颈2个"半圈"缝合,将腹腔内两线头经辅助Trocar拖出体外,打结,倒拉回腹腔内,收紧线尾,打结于腹股沟处皮下。采用改良的手术术式对183例患儿进行手术,观察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83例(男142例,女41例)患儿(共计278侧次)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单侧6.8~15.2 min,平均(13.1±1.2)min;双侧22.7~33.3 min,平均(28.4±4.7)min。术后住院时间1~3 d,平均(2.3±0.6)d;术后复发率为0.7%。术中发现隐匿疝48例(发现率达35.2%),均同时予以高位缝扎。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肯定,且取材容易,值得进一步实践以用于临床推广。
刘海金刘潜曾祥福吴平辉邱际亮张春龙蔡琦李莉辉叶剑英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检查结扎术
微创置管冲洗在婴儿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婴儿胆汁淤积症是婴儿期肝胆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是活产新生儿的4/万。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拖延时间过长,易导致不可逆性肝硬化。
黄霞高林李炳倪前会
关键词:胆汁淤积症婴儿期置管冲洗微创肝胆系统
后矢状人路肛门直肠阴道尿道成形术治疗一穴肛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本院2006年5月及2008年3月收治2例一穴肛患儿,均行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阴道尿道成形术.
席红卫崔强强王建峰崔娆靳园园
氧自由基在胆管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自由基是一种活泼不稳定的粒子,在胆管癌细胞的发生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氧自由基能攻击胆管细胞膜、细胞内生物酶及DNA,导致胆管疾病如胆结石和炎症从而导致细胞恶变。氧自由基还能影响、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来促使细胞增殖与转移。本文就自由基在胆管癌形成中的几方面作用进行综述。
刘磊刘金钢
关键词:胆管癌细胞氧自由基细胞信号通路细胞恶变胆管疾病
胃卷管上提术治疗新生儿Ⅲa型食管闭锁围术期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Ⅲa型食管闭锁患儿行经颈胸腹三切口胃卷管上提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81儿童医院外科行经颈胸腹三切口胃卷管上提代食管术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7例患儿均于新生儿期一期行经颈胸腹三切口胃卷管上提代食管术,2例患儿经造影明确为胃卷管漏,保守治疗后治愈;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并随访4~20个月,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结论对胃卷管上提患儿进行精心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刘阳暖覃胜灵刘丽黄柳明董建英
关键词:新生儿围术期护理
基于产前诊断的产房外科模式下新生儿急诊手术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产房外科模式开展新生儿手术的组织实施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产房外科手术病例的产前诊断、产前咨询、手术治疗、术后合并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22例中,脐膨出6例,腹裂4例,先天性膈疝7例,颈部淋巴管瘤2例,泄殖腔外翻1例,腰骶部脊膜膨出2例.所有患儿产前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相符.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膈疝患儿术后死于肺发育不良,脐膨出和泄殖腔外翻各1例需2次手术,1例颈部淋巴管瘤术后复发.结论 在产前诊断明确后,合理选择产房外科模式实施手术可以改善严重结构异常新生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
刘钢刘丽黄柳明贾钧时春艳王淑琴刘宝富王伟张然
关键词:急症
西宁地区严重消化道畸形出生后绿色通道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2012年
目的探索建立青海省严重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抢救治疗网络,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严重畸形的转运和小儿外科、NICU、麻醉科的配合抢救模式。方法对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转入本院的65例消化道畸形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由本院转运者手术条件好、预后好,基层医院和家长转运者预后较差。结论建立严重结构异常可靠的早期诊断技术和常规,成立以本院新生儿转运系统为主导的各级监测网络,是降低本地区严重消化道畸形病死率的关键。
刘充德王昆张立新王晓蓉魏晓明
关键词:消化道畸形转运抢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