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03807)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王辰杨媛华张春梅胡晓芸张丽琴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栓
  • 4篇血栓栓塞
  • 4篇血栓形成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 4篇肺栓塞
  • 3篇血栓栓塞症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栓塞症
  • 2篇溶栓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患者
  • 2篇急性肺栓塞
  • 2篇肺血
  • 2篇肺血栓
  • 2篇肺血栓栓塞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篇王辰
  • 3篇杨媛华
  • 2篇张丽琴
  • 2篇胡晓芸
  • 2篇张春梅
  • 1篇翟振国
  • 1篇朱力
  • 1篇张中和
  • 1篇谢万木
  • 1篇冯敏
  • 1篇郭佑民
  • 1篇陆慰萱
  • 1篇马红霞
  • 1篇王锋
  • 1篇郭晓娟
  • 1篇季颖群
  • 1篇王建国
  • 1篇刘敏

传媒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溶栓药物治疗156例有症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经济效益比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尿激酶(UK)和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经济效益比,为寻找适宜的溶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断为门E的156例患者资料,均采用溶栓治疗,其中应用UK1×10^4 U&g治疗104例,应用rt—PA50mg治疗52例,比较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结果UK组症状的缓解率、血管再通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rt-P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8.2%比71.2%,63.5%比73.1%,14.4%比17.3%,均P〉0.05);而UK组治疗费用(元)显著低于rt-PA组(408±120比6500±634,P〈0.01)。结论应用UK治疗PTE的效果与rt—PA一致,但可节约医疗费用。
李雪松邓晓蕴刘慧林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
急性肺栓塞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入选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454例患者。全部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和/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或直接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PTE。比较PTE有DVT与PTE无DVT的两组患者,筛选出PTE中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有DVT和无DVT患者,进行性别、年龄、BMI及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等比较,除糖尿病外(x^2=4.481,P=0.034),其余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VT的体征包括下肢水肿、静脉炎和双下肢周径差≥1cm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logistic回归确定下肢水肿(OR=2.255;95%CI:1.493~3.408)、静脉炎(OR=2.380;95%CI:1.426~3.973)和双下肢周径差≥1cm(OR=3.834;95%a:2、561~5.738)是DVT的独立判断因素。结论 下肢水肿、静脉炎和双下肢周径差≥1cm是DVT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检查DVT的体征,尤其应注意测量双下肢周径。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疑诊肺栓塞患者337例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疑诊肺栓塞患者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方法顺序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和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CTV)或CTPA联合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分析肺栓塞患者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部位有无不同。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结果采用频数分析法,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33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89例,女148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19~84岁。CTPA诊断肺栓塞者144例,CTV和下肢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肺栓塞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63/144),其中76%(48/63)发生于近端深静脉内;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为63%(63/100)。结论无论肺栓塞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均很高,有必要同时进行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检查。
朱力郭佑民王建国马红霞郭晓娟刘敏王辰
关键词: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患病率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后深静脉血栓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变化。方法从急性PTE溶栓与抗凝治疗多中心研究中选取确诊的于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PTE患者362例,观察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的变化。结果溶栓抗凝治疗后14d与治疗前相比,DVT明显减少(x^2=22.667,P〈0.001),但有11.6%的患者出现新发或再发DVT。溶栓治疗者血流改善率为56.5%,抗凝治疗者为47.8%,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5,P=0.231)。3个月随访,有30.4%的患者DVT仍未恢复正常,另有10.4%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DVT。结论溶栓抗凝治疗后14d,DVT的治愈率较低,新发或再发率较高,溶栓治疗的血流改善与抗凝治疗相仿。短期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DVT的预后。
杨媛华翟振国王锋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抗凝疗法
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VTE—A组和VTE-B组,每组72只,分别采用单纯阻滞左股静脉血流和阻滞血流+注入凝血酶0.06U/kg的方法制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模型,观察大鼠患肢肿胀发生率和股静脉血栓阳性率。DVT建模后第1、4、7天,处死2组大鼠各6只,行左股静脉病理学检查;另取2组大鼠各18只,取出左股静脉血栓,注入右股静脉,制备DVT-肺血栓栓塞症(PIE)模型,观察大鼠表现和存活情况。DVT-PTE建模后第1、4、7天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VTE-A—DnPn和VTE—B—DnPn组],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建模成功率。结果(1)DVT建模:建模后第1天,VTE-A和VTE—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均为100%;VTE—B组患肢肿胀发生率[37.5%(27/72)]明显高于VTE-A组[16.7%(12/72),P=0.005]。建模后第7天,VTE—B组股静脉血栓阳性率[83.3%(20/24)]明显高于VTE-A组[41.7%(10/24),P=0.003]。光镜观察显示建模后第1、4、7天2组大鼠股静脉内分别有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机化血栓。(2)DVT-PTE建模:建模后即刻,2组大鼠均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持续30—60min后自行缓解。VTE—B—D1P1组大鼠建模后12h死亡1只,解剖证实为大面积PTE。建模成功率VTE-A-D1Pn、D4Pn、D7Pn组分别为100%(18/18)、83.3%(15/18)和44.4%(8/18),VTE-B-D1PnD4Pn、D7Pn组分别为94.4%(17/18)、100%(18/18)和83.3%(15/18),VTE—B—D7Pn组建模成功率明显高于VTE-A-D7Pn组(P=0.015)。光镜观察显示以DVT建模后第4、7天的栓子栓塞肺动脉,血栓溶解性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制备VTE(DVT-PTE)动物模型的方法。制备DVT模型时从阻滞静脉远端缓慢注入凝血酶可提高VTE建模成功率。
季颖群张中和陆慰萱冯敏王辰
关键词:疾病模型血栓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病理过程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肌酶的改变被引量:6
2010年
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是心肌损伤公认的血液生物化学标记物,这些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已被阐明。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液心肌生化指标升高,并与其预后有一定关系,国外已有学者将心肌损伤因素作为肺栓塞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胡晓芸张春梅杨媛华王辰张丽琴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肌酶白及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
以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分型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影像学与血流动力学分型的大面积肺栓塞(MPE)的临床特点,加强临床医生对血流动力学MPE的认识。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大规模肺栓塞临床研究数据库,研究纳入了229例溶栓治疗患者,其中男139例,女90例,平均年龄(55±15)岁。其中53例符合血流动力学MPE标准(A组),176例符合影像学MPE标准(B组)。血流动力学MPE的诊断标准为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t〉40mmHg,持续15min以卜,并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感染中毒症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压下降;影像学MPE的诊断标准为影像学提示栓塞部位≥2个肺叶或I〉7个肺段。结果两组基线资料相同,呼吸困难(〉90%)、呼吸频率增快及第2心音亢进为常见临床表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肺动脉造影中央肺动脉受累、血管阻塞比例〉50%、肺动脉阻塞指数及心脏超声血栓直接征象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悸、晕厥、惊恐、濒死感、发绀、心动过速及颈静脉充盈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除右心室壁运动幅度和下腔静脉深吸气最小直径外,A组多项反映右心负荷增加的心脏超声指标均重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从解剖学角度两组的血流阻塞程度一致,但血流动力学障碍程度明显不同,提示影像学MPE不完全等同于血流动力学MPE,临床上作中对急性肺栓塞进行危险性评估时应丫解两者的差异。
胡晓芸张丽琴张春梅杨媛华王辰
关键词:肺栓塞血液动力学现象超声心动描记术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