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900)

作品数:19 被引量:327H指数:10
相关作者:牛得草傅华任运涛江世高郭靖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阿拉善盟气象局新疆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土壤
  • 5篇荒漠
  • 4篇草地
  • 3篇养分
  • 3篇土壤结皮
  • 3篇结皮
  • 3篇荒漠区
  • 3篇阿拉善荒漠
  • 2篇性状
  • 2篇养分特征
  • 2篇叶片
  • 2篇植物叶
  • 2篇植物叶片
  • 2篇生物土壤结皮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土壤微生物量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养分特征
  • 2篇微生物

机构

  • 18篇兰州大学
  • 4篇阿拉善盟气象...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 2篇新疆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13篇傅华
  • 13篇牛得草
  • 6篇任运涛
  • 4篇江世高
  • 3篇梁天刚
  • 3篇尚振艳
  • 3篇冯琦胜
  • 3篇袁晓波
  • 3篇张仁平
  • 3篇郭靖
  • 2篇陈鸿洋
  • 2篇李茜
  • 2篇吴淑娟
  • 2篇贺磊
  • 2篇石明明
  • 2篇张晨曦
  • 1篇侯扶江
  • 1篇文海燕
  • 1篇朱玉
  • 1篇秦燕

传媒

  • 5篇草业科学
  • 4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探讨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与微生境土壤养分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两类生物土壤结皮(藻类和藓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形态指标,并就不同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生物土壤结皮对围封与放牧干扰的响应一致,盖度均表现为围封显著高于放牧,而厚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然而,围封与放牧对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围封藻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SOC,TN和Z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而TP和Na则显著低于放牧。另外,生物土壤结皮层与结皮下层养分间的关系均存在差异,其藻结皮层土壤SOC与TN,TP,Na,K,Fe,Mn和Zn均呈正相关,与Ca呈负相关;藓结皮层SOC分别与Mn和Zn呈正相关,而与Ca和Fe呈负相关。
韩炳宏牛得草袁晓波任运涛石明明吴让傅华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征土壤养分
几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特性及化学成分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旱生灌木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种子的化学成分、适宜发芽条件下的吸水发芽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测定和计算了其发芽率、吸水率,淀粉、脂肪、蛋白质、碳(C)、氮(N)、磷(P)含量及C∶N、C∶P、N∶P值,并分析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归纳出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种子萌发适应干旱环境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氮含量与种子的最低萌发需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种子的单一化学成分及C∶N、C∶P、N∶P值并没有对发芽率形成显著影响。8种植物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大致可分为两类:需要外界较高水分供应,萌发迅速而集中;不需要外界较高水分的供应,萌发持续而分散。
李茜任运涛牛得草张宝林赵慧傅华
关键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化学成分
新疆地区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被引量:10
2018年
植被物候是反映环境条件和气候变化最客观、最敏感的指示器,研究新疆草地物候变化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土地覆盖动态产品(MCD12Q2)物候数据对新疆地区2001-2014年间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草地植被物候多年均值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m,返青期推迟13d,枯黄期提前7d,生长季长度缩短20d;2)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在第100~136天,枯黄期在第256~291天,生长季长度为122~190d;3)新疆草地返青期整体呈提前趋势,提前速率为0.11d·yr^(-1),草地枯黄期呈推迟趋势,推迟速率为0.14d·yr^(-1),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延长速率为0.25d·yr^(-1)。
张仁平张仁平郭靖冯琦胜
关键词:草地物候
阿拉善荒漠区5种植物叶片性状的季节动态被引量:7
2017年
植物叶片性状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以阿拉善地区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物候期的叶片,分析叶片性状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种荒漠植物叶片性状在生长季内变化规律不同,即使同种生活型灌木叶片性状也有很大差别。(2)叶片单叶面积和单叶重量在单个植物物种以及整体水平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幂函数方程曲线。(3)植物叶片元素(C、N、P、K、Ca、Na、Mg)含量在生长季内波动较大,而4种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在生长季内随月份变化不大,其中,5种植物叶片Zn和Cu含量均维持在"低"水平,对整体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变异系数的排序为:Na>K>P>Mg>Zn>Ca>Fe>Cu>N>Mn>C。(4)对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显示,在单个物种水平上,5种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差别较大;在整体水平上,植物叶片单叶重量、单叶面积和比叶重与元素C和Cu表现出协同关系,与其余元素均表现出相反的关系。
任运涛张晨曦尚振燕贺磊吴淑娟张宝林李金博傅华牛得草
关键词:植物叶片性状
贺兰山西坡草地植物多样性与其叶片C∶N∶P计量比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地理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高度7个群落为对象,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植物叶片碳(C)∶氮(N)∶磷(P)计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贺兰山低海拔区域,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群落植物叶片N∶P及其变异系数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没有支持"群落植物叶片N∶P介于14~16时,群落植物丰富度最高;N∶P〈14或N∶P〉16时,群落植物丰富度均较少"的模型,以及"群落植物丰富度与群落植物叶片N∶P变异系数正相关"的假设。其原因在于所调查样地群落植物丰富度均较低,且各样地物种丰富度相对集中,梯度较小(9~16种)。
江世高尚振艳牛得草张宝林张斯莲傅华
关键词:生态化学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组织养分含量
新疆地区降水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利用新疆及周边地区的154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Kriging)、协同克里格法(Cokriging)、贝叶斯法(EBK)和ANUSPLIN软件5种方法,对新疆地区1995-2004年10年间的月降水量空间插值模拟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5种方法的插值精度表现为ANUSPLIN>Cokriging>EBK>Kriging>IDW,并随月份有所变化,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表现为秋冬两季误差低于春夏两季,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在春季和秋季较高。与已建立的新疆的降水量分布格局进行比较发现,ANUSPLIN兼顾了插值曲面的准确度与平滑度,它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新疆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特征,EBK法在4月和7月插值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而1月和10月插值效果较好,Cokriging法插值结果均质性较差,并不能反映新疆实际降水的空间分布。Kriging法在10月插值效果较好外,在其他3个月的插值效果不好,IDW法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主要分布在台站周围,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
张仁平张仁平郭靖郭靖冯琦胜
关键词:降水量空间插值
围封与放牧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8
2013年
以阿拉善高原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草地为对象,研究了围封与放牧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荒漠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围封与放牧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围封样地内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高于放牧样地(P<0.05),从而使得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显著低于放牧样地,且围封与放牧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化规律均为表层(0~10cm)土壤高于下层(10~20cm)土壤。2)围封样地表层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高于放牧样地,下层土壤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也高于放牧样地,而脲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放牧样地。对于土壤蔗糖酶活性,围封样地仅下层土壤显著高于放牧样地,而表层土壤无差异。另外,围封和放牧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在不同土层间的高低规律也不一致。3)围封与放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表现不同,围封条件下,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放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均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另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与脲酶活性在放牧条件下也呈显著正相关性。
牛得草江世高秦燕张宝林曹格图傅华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酶活性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农户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以通渭-渭源-夏河样带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区是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重要生态区,农户生产与独特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实现这一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认识其农户生产系统的结构与特征.为此,建立通渭-渭源-夏河样带,根据统计年鉴、实地问卷调查和各类政府报告统计,收集目标数据,分析农户作物、家畜和综合系统的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结构、生产系统水平和农户占比.结果显示,过渡带农户生产系统水平自东向西呈梯度变化,根据Logistic预测模型拟合,农户占比和农户生产系统水平显著相关(P=0.000),农户占比对农户生产系统水平响应速度和阈值点处农户生产系统经济效益不同.(1)作物生产:过渡带自东向西户均耕地面积、劳动力、作物投入和产出递减,其中劳动力和化肥投入量占总投入75%以上,马铃薯、玉米经济效益高于小麦;农户占比在阈值点50%时的经济效益递减,通渭(13.67千元/户)>渭源(12.65千元/户)>夏河(-2.68千元/户).(2)家畜生产:家畜养殖规模、天然草地面积、投入递增,产出东西高,通渭、渭源、夏河的农户的动物生产分别以猪(0.14千元/户)、羊(1.84千元/户)和牛的经济效益最高(32.79千元/户).(3)综合生产:经济投入,夏河农户占比响应速率为1.30,比通渭和渭源分别高0.61和0.70;经济产出,夏河农户占比响应速率最低(0.085),低于通渭(0.17)和渭源(0.37);农户占比增长到阈值点50%时,经济效益夏河(30.57千元/户)>通渭(20.22千元/户)>渭源(13.07千元/户).农户占比由增长拐点进入饱和期时,通渭、渭源和夏河农户占比对于投入分别增加了45.76%,47.98%和45.60%,而产出分别增加了43.20%,42.60%和45.60%,阈值点处经济效益分别为30.52,16.32和64.70千元/户.为实现过渡带农户生产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耦合,可加强作物副产品和"废弃物"补饲家畜,在阈值点附近调�
彭露茜高小叶侯扶江
关键词:作物生产家畜生产综合生产系统混合农业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13
2013年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物候期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采集植物叶片,分析了其C、N、P含量及计量比在不同月份的变化。结果显示:1)同一生活型的6种植物的叶片C、N、P及C:N、C:P和N:P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且以上各指标季节间的变异系数在6种植物之间也存在差异;2)单个植物种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叶片C、N含量及C:N的季节变异较小,叶片P含量及C:P和N:P的季节变异较大,6种植物叶片C、N含量及C:N由于季节变异所计算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60%–10.20%、6.09%–20.50%和5.87%–18.78%,6种植物叶片P含量的季节变异所产生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43%–43.43%,叶片C:P和N:P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8.48%–31.95%和11.86%–40.73%;3)综合分析6种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各指标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P(28.85%)>C:P(25.02%)>N:P(22.18%)>N(14.22%)>C:N(12.48%)>C(4.62%);4)生长季节与植物种类对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N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植物叶片P含量的变异主要受生长季节影响,植物叶片C:N、C:P和N:P的变异都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
牛得草李茜江世高常佩静傅华
关键词:荒漠生活型灌木
贺兰山青海云杉针叶C、N、P含量及其计量比随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8
2017年
为了研究青海云杉叶片养分随环境的变化特征,通过测定贺兰山海拔梯度上的青海云杉针叶碳、氮、磷含量,研究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叶片C、N、P的变异特征,同时探讨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随着海拔升高、温度的下降以及降水的逐渐增加,青海云杉叶片C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叶片N含量随海拔梯度显著下降。而叶片P随海拔梯度波动较大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是在海拔为2810m之后,P含量显著降低,C: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由于叶片P含量波动,使C:P和N:P的比值均表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2)本研究青海云杉叶片C、N、P含量及C:N、C:P及N:P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0%,其大小排序为P(27.03%)>C:P(26.74%)>N:P(19.19%)>C:N(12.44%)>N(12.33)>C(1.07%)。(3)青海云杉叶片N、P含量及N:P比值相比于其他研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海拔梯度上,优势树种青海云杉叶片C含量受影响不大,而N、P含量随环境变化较大;较低的N:P值说明贺兰山青海云杉在生长中主要受N的限制。
任运涛徐翀张晨曦张宝林傅华牛得草
关键词:青海云杉海拔梯度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