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JBM07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关伟樊玲玲张文义毛保华郭田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公安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动态调整模型
  • 1篇多模式交通
  • 1篇诱导信息
  • 1篇日变
  • 1篇网络
  • 1篇网络路径
  • 1篇空间关联规则
  • 1篇交通诱导
  • 1篇交通诱导信息
  • 1篇关联规则
  • 1篇城市交通

机构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市公安局
  • 1篇北京四通智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樊玲玲
  • 2篇关伟
  • 1篇马继辉
  • 1篇郭田德
  • 1篇毛保华
  • 1篇张文义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策略的空间关联规则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北京市可变信息板(variabl emessage signs,VMS)系统近三年发布的交通诱导信息数据,研究了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策略的空间关联规则.首先基于系统聚类算法分析事件点与上游VMS的关联度,根据其强弱将上游路段的影响空间分级,并确定不同影响等级空间范围的大小;然后采用基于关系代数理论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计算位置相邻的VMS集合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确定不同影响等级空间范围内、相邻影响等级空间范围VMS集合的依存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空间关联规则能将事件点上游的影响空间分级,并确定VMS间的依存关系,从而锁定诱导信息发布的各级影响空间以及相应的VMS,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将应用于北京市交通诱导信息发布专家辅助决策系统.
樊玲玲关伟郭田德郑长青关积珍
关键词:交通诱导信息
多模式交通网络路径动态调整模型被引量:2
2014年
既有路径调整模型的研究载体是单模式网络,不能够刻画现实中多模式网络上出行者的路径调整行为.为此,本文提出采用比例延拓与绝对延拓两种方法来描述多模式网络中用户对不同出行方式的费用感知特性,并据此建立了多模式网络条件下的用户路径动态调整模型(Multi-modal Route-Swapping Dynamics,简称MRSD).研究发现:(1)MRSD能避免过度调整行为,并能维持解集不变性;(2)MRSD的稳定路径流模式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等价,且在其稳定状态,模式内部所有被使用的路径具有相同且最小的实际费用,模式之间所有被使用的路径之间存在(符合比例延拓或绝对延拓的)费用感知壁垒;(3)MRSD的所有解有界且收敛于多模式网络用户均衡.
张文义关伟樊玲玲马继辉毛保华
关键词:城市交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