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72)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万远扬贾晓路川藤曹祖德朱亮更多>>
相关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水利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航道
  • 7篇深水航道
  • 6篇泥沙
  • 6篇长江口
  • 6篇长江口深水航...
  • 5篇细颗粒泥沙
  • 4篇沉降速度
  • 3篇水流
  • 3篇骤淤
  • 2篇深水航道治理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台风
  • 2篇台风路径
  • 2篇统计分析
  • 2篇航道治理
  • 2篇航道治理工程
  • 2篇长江口深水航...
  • 2篇值模拟
  • 1篇导堤
  • 1篇断面

机构

  • 4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通航运职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交通运输部天...
  • 1篇上海市水利工...

作者

  • 4篇万远扬
  • 2篇曹祖德
  • 2篇路川藤
  • 2篇贾晓
  • 1篇袁华
  • 1篇朱亮

传媒

  • 8篇水运工程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浙江水利科技
  • 1篇海洋工程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第十六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北槽断面水通量计算统计与分析
利用多次应用于长江口流场计算的潮流数学模型进行流场计算,以长江口北槽进口、北槽出口、南导堤、北导堤作为边界围成的封闭区域,并将区域纵向、横向分别划分为不同小区域,统计洪季大潮、中潮、小潮通过各个断面进出该封闭区域的水流通...
孔令双戚定满顾峰峰
关键词:水通量数值模拟统计分析
长江口水动力特性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数学模型,分别模拟计算长江口不同地形、不同工程条件以及不同径流量影响的潮流场,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深水航道三期地形和工程条件下,大、中、小潮和不同径流量时各汊道涨落潮量和净泄量以及分配比例。在模拟计算深水航道工程前和二期工程后长江口潮流场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各汊道涨落潮量和净泄量及其分配比例。
孔令双戚定满顾峰峰
关键词:长江口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统计分析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I--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泥沙沉降速度是泥沙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物理量,它是直接表征泥沙动力学特征和影响河床底部淤积通量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综述分为3篇,第1部分主要从沉降定义入手分析,厘清基本概念,总结分析了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细颗粒泥沙沉降过程的环境敏感性特征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脱离一定的沉降环境,纯粹而笼统地认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的曲解。在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测量3类研究手段中,建议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但测控设备需进一步改进。
万远扬吴华林沈淇顾峰峰
关键词: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方法
影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的非常态天气过程Ⅰ:台风的路径特征及数值验证被引量:5
2017年
为归纳长江口深水航道台风期骤淤的发生规律及特征,分析了发生骤淤时刻的气象条件与对应的波浪条件。研究发现,牛皮礁站的波能与骤淤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台风路径上分析,长江口东侧过境台风对航道的骤淤影响显著。结合历史台风路径,选取3个典型路径的台风,选择藤田-高桥圆形经验风场和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风场的混合风场复演了台风场,然后采用SWAN模型模拟了不同路径台风期间的波况,最后以牛皮礁站的浅水波能流为判别参数,分析不同路径台风对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江口东侧过境的台风是较易产生较大波能并进一步诱发骤淤的典型台风路径,这一分析结果与2010年以来的骤淤实测台风路径结果吻合。
黄华聪贾晓贾晓
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台风路径波能
影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的非常态天气过程Ⅱ:台风要素敏感性分析及典型台风路径被引量:5
2017年
为进一步研究台风中心气压、台风距离长江口距离(简称距离)、最大风速半径和移动风速4个典型参数对长江口航道骤淤的影响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64组典型试验工况,选择藤田-高桥圆形风场经验公式架构了台风场,然后采用SWAN模型模拟不同台风工况的波况,并计算牛皮礁站的波能。据波能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台风要素的敏感性次序。研究表明,长江口过境台风中,距离最敏感,而最大风速半径为较不敏感因素。选取主要的敏感性参数(距离、中心气压)为代表参数,概化移动风速和最大风速半径。在合理选取能够引起骤淤的临界波能的标准下,给出较易引发骤淤的典型包络线范围,为骤淤的预报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贾晓贾晓路川藤
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长江口悬沙沉速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在充分认识传统沉降筒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可温控自动搅拌沉降试验筒"。通过室内系列试验发现:(1)含沙量对长江口细颗粒沉降速度影响最大;(2)温度上升,沉速增加,但不同阶段影响程度有所不同;(3)含沙量越高,盐度对沉速的影响越小,含沙量相同情况下,长江口北槽悬沙枯季水温下盐度对沉速的影响在1.8~5.7倍左右;洪季水温下盐度对沉速的影响在1.5~2.2倍左右。(4)枯季最佳絮凝盐度在7左右,最佳絮凝含沙量为7 kg/m3;洪季最佳絮凝盐度在10~12左右,最佳絮凝含沙量为4.5kg/m3。本研究成果可望加深我们对细颗粒泥沙动力过程相关机理的认识,同时可为相关港口、航道的淤积机理分析,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研究工作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万远扬吴华林沈淇顾峰峰
关键词: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
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量约为296.6Mt,其中洪季、枯季分别占年均越堤净输沙量的62.24%和37.76%。
刘猛吴华林李为华郭文华刘高峰
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Ⅲ——沉速的影响因子被引量:6
2014年
作为"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的第3部分,在前人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决定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最重要的3个因子(含沙量、盐度和温度)影响沉速的方式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与分析认为:1)含沙量是影响沉速的主要因子之一,当含沙量在一定范围内,含沙量增加沉速增加;当超越一定限度,含沙量增加,沉速反而减小,存在一个最佳絮凝含沙量区间。2)温度与沉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盐度与沉速的关系也存在一定争议,可能存在最佳絮凝的盐度条件。3)含沙量、盐度和温度均能显示其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程度不一的影响力,且各因子对沉速的影响关系并非单一、较为复杂,不同地域、时段和区段某些关键参数的差异较大。
万远扬吴华林沈淇顾峰峰
关键词: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
长江口深水航道大风骤淤量的统计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搜集整理了长江口2008—2013年对长江口影响较大的台风资料以及航道的回淤资料。目前,没有长江口深水航道大风骤淤量的现场实测资料,也没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航道骤淤统计方法,为此,提出基于目前实测资料基础上的航道大风骤淤量的统计方法。利用此方法对长江口深水航道2008—2013年的大风骤淤量进行统计分析。
孔令双顾峰峰王巍沈淇
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骤淤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通州沙河段齿坝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成功实现12.5 m深水航道由太仓上延至南通的预定目标,拟对通州沙河段洲滩关键部位进行必要的工程整治,整治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潜堤及齿坝。为了明确通州沙河段整治工程各齿坝的功能定位,采用SWEM2D模型建立了覆盖通州沙河段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通过研究工程实施前后周边流场变化情况来确定整治工程各齿坝工程的功能,为最终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州沙河段整治工程上游5根齿坝主要以固滩稳槽为主,下游3根齿坝则以导流增深为主,结合潜堤工程的修建,工程对于通州沙航道困难段整治主要以减小狼山沙窜沟分流、增加航道困难段落潮动力为主。
沈淇吴华林刘高峰万远扬顾峰峰
关键词:整治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