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810010)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董江爱郭正阳陈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村民
  • 3篇自治
  • 3篇民主
  • 3篇村民参与
  • 3篇村民自治
  • 2篇逻辑
  • 2篇村治
  • 1篇党支部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支部
  • 1篇执政
  • 1篇执政能力
  • 1篇执政能力建设
  • 1篇中国农村村民...

机构

  • 7篇山西大学

作者

  • 7篇董江爱
  • 1篇陈晓燕
  • 1篇郭正阳

传媒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国家与农民关系视野下的制度落实与创新--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的成长逻辑被引量:7
2009年
农村基层社会的矛盾是推动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基层农村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协调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并逐步完善的。本文把村民自治放在国家与农民互动关系的视野下观察,展现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从无到有、从形式到实质、从集权到放权、从选举到治理的过程中,国家不断根据农民的需求做出的策略选择,从农民依法抗争的视角解释村民自治的成长逻辑:在抗争中落实,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董江爱
关键词:国家与农民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被引量:6
2008年
村民自治是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的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为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近年来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它的实施既有利于拓宽村民参与的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村民参与的热情,更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提高村民参与的水平,新农村建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深化与发展。
董江爱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村民参与
公共政策、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逻辑被引量:5
2009年
在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变迁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变化对村民自治政治实践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公共政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支持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作用,试图从中把握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董江爱
关键词:村民自治公共政策政治参与政治发展
“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被引量:35
2007年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面对村民自治的严峻挑战,农村党支部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创造出"两票制"、"两推一选"和"一肩挑"的党支部选人机制,从而使基层党组织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
董江爱
关键词:两票制两推一选
论村级组织中的“一肩挑”被引量:3
2007年
“一肩挑”是各地在解决“两委”矛盾的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农村基层组织模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支持。然而,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文章针对有些学者对“一肩挑”实质的误解,论证了“一肩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析了该模式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实现“一肩挑”不仅要落实严格的民主选举制度,还要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郭正阳董江爱
关键词:党支部村委会
权威与民主关系视野下的村治模式探索--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类型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中共十七大报告要求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中心内容,其实质是在村级治理中实现村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然而,由于各地农村条件的巨大差异,再加上基层政府执法力度的不同,导致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类型和效果大不相同。本文根据村民自治发展的现状,把村民参与分为自主性、动员性、抗议性和鼓动性四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参与类型的村治效果,提出了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董江爱
关键词:民主村民参与村级治理
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权威与民主关系视角下的村治模式探索被引量:27
2007年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行后,村治精英和村民都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治理村庄的政治资源,成为决定农村治理成败的重要因素。村治精英是村民选举产生的带头人,主导村庄发展的方向,村民是实施村庄治理的决定力量,在实现村庄治理目标中发挥主体作用。本文通过对村庄治理的动态研究,从精英权威和民主参与关系的视角,探索精英主导与村民参与有机结合的村治模式。
董江爱陈晓燕
关键词:村民参与村治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