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TJ005)
-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6
- 相关作者:宋旭光牛华何宗樾席玮徐滇庆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西安大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户籍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本文以CFPS家庭数据为样本,借鉴A-F多维贫困测算框架,重新估计了中国25个省份在教育、健康、医保、就业和收入等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户籍制度变量来解释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本身隐含着对流入人口的制度性歧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流动和迁移,降低了个体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户籍制度影响个体多维贫困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第一,户籍身份隐含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等,导致教育回报率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农民工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投入。第二,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差异导致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不均等,但是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影响深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将会逐步被削弱。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非城镇户籍劳动者的收入歧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落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更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户籍制度所隐含的社会分割在改革进程中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因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距,是改善就业与收入机会不均等的关键。
- 何宗樾宋旭光
- 关键词:户籍制度收入不平等农民工群体
- 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被引量:2
- 2017年
- 垂直专业化是衡量跨国生产分工的重要指标,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及来源是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服务业整体和行业层面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及其国别(地区)来源。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整体垂直专业化份额呈上升趋势,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工业经济体和部分发达国家是中国服务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地;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外增加值份额增长较快,与中国服务业形成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潜力较大。
- 宋旭光牛华
- 关键词:服务业垂直专业化
- 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准确认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准确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挑战。本文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入手,从劳动力供给变化、资本效率变化、全要素生产率与要素贡献率变化和潜在增长率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常态特征,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情境模拟对要素投入型增长以及效率—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进行模拟和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十年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的总体特征。
- 宋旭光何宗樾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中国服务业显性比较优势测算——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类层面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_F),并同基于"总出口"1的比较优势指数(RCA)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比较优势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领域,且实现了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劳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健康教育公共服务均尚未取得比较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三个领域的比较劣势有改善的趋势。与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核算结果相比,基于总出口核算结果"高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对建筑业和零售贸易两个部门的估计偏差最大;同时,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两个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
- 牛华宋旭光
- 关键词:显性比较优势
- 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变迁及国际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全球产业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服务贸易日渐成为各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领域,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做出定位,能够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测算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并与十大服务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和发展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出口国外增加值的国别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较低,水上运输是提升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全球参与水平的关键产业;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发展速度堪忧,批发贸易、租赁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导致两个领域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增速缓慢的主要行业。
- 牛华宋旭光
- 关键词:服务贸易垂直专业化
- 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的税源核算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税源是税收收入的基础。准确测算税源是税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研究了国民经济核算与税源核算的关系,探讨了GDP等指标作为税源指标的局限性,并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视角提出了税源核算的若干思考。
- 宋旭光杨烨军
- 关键词:税收税源
- 中国政府支出经济属性的核算解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明确政府支出的经济属性对于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意义明显。本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理论框架下,对我国现行政府支出类别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支出的分类类别和科目设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建议通过简化分类类别、优化科目设置为有关财税管理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核算保障。
- 宋旭光牛华石涵琨
- 关键词:政府支出经济属性科目设置
- 新中国经济统计发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6
- 2013年
- 新中国经济统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服务于计划经济的苏联经济统计体系被引入中国。此后,中国经济统计实践在探索中发展,其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也曾有长期的停顿与争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统计逐渐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这一历程,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
- 宋旭光
- 关键词:经济统计经济统计学
- 基于间接税转嫁的中国要素收入有效税负测算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基于税负转嫁的视角,构造了要素收入有效税率的核算框架,详细界定了各种要素税负的核算范围,并实证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实际有效税负。研究发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税负也并不算低。其中,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转嫁作用、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的重复计税是劳动、资本有效税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 席玮
-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被引量:4
- 2015年
- SNA2008的对外公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在立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最新标准的差距所在。结果显示,这些差距集中体现在机构部门设置、研究与开发支出归属、雇员报酬统计、所有权分类、资产分类以及中央银行产出计算方法等方面。最后,结合SNA2008的最新规定及中国的现实需求,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 胡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