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3043)

作品数:21 被引量:130H指数:10
相关作者:丁锋刘艳君肖永松丁盛谢莉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输出误差模型
  • 8篇OEMA模型
  • 8篇CARARM...
  • 7篇参数估计
  • 6篇模型辨识
  • 6篇辅助模型辨识
  • 6篇CARMA模...
  • 6篇FIR模型
  • 5篇递推
  • 4篇递推辨识
  • 3篇随机梯度
  • 3篇最小二乘
  • 3篇系统辨识
  • 2篇递阶
  • 2篇递阶辨识
  • 2篇多率系统
  • 2篇多新息辨识
  • 2篇状态空间模型
  • 2篇线性系
  • 2篇滤波

机构

  • 19篇江南大学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丁锋
  • 3篇刘艳君
  • 2篇肖永松
  • 2篇丁盛
  • 1篇宋广雷
  • 1篇殷红彩
  • 1篇张华民
  • 1篇刘美
  • 1篇谢莉
  • 1篇刘景璠
  • 1篇岳娜
  • 1篇张江涛
  • 1篇陈晓明
  • 1篇刘艳苹

传媒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测控技术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纯粹数学与应...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控制工程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辨识方法的计算效率(1):递推算法被引量:14
2012年
算法的计算量可用其乘法运算次数和加法运算次数表示(除法作为乘法对待,减法作为加法对待).一次乘法运算或一次加法运算称为一个flop,即一次浮点运算.作为"辨识方法的计算效率"系列3篇连载论文的第1篇,主要了讨论递推辨识算法的计算量,包括向量和矩阵基本运算的flop数,以及线性回归系统、多元线性回归系统、多变量系统的随机梯度辨识算法、最小二乘辨识算法、递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的最经济计算量,即实现算法的最少flop数.
丁锋
关键词:FIR模型CARMA模型CARARMA模型输出误差模型OEMA模型辅助模型辨识
系统辨识(3):辨识精度与辨识基本问题被引量:28
2011年
系统辨识是研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讨论系统辨识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辨识精度、辨识方法的提出,辨识输入信号的设计,参数可辨识性与系统可辨识性,开环可辨识性与闭环可辨识性,可辨识性与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关系,可辨识性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以及与辨识方法收敛性相关的激励信号与激励条件,辨识算法收敛分析的基本工具,典型辨识算法的收敛结论等.
丁锋
关键词:系统辨识参数估计CARMA模型CARARMA模型输出误差模型OEMA模型
系统辨识(4):辅助模型辨识思想与方法被引量:40
2011年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多新息辨识理论、递阶辨识原理、耦合辨识概念是该文作者提出的研究辨识问题的原创性新方法,已经被用在很多辨识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辨识方法族,可以用于解决许多线性或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参数估计、自适应滤波和预测、自适应控制等问题.由于客观事物具有双重属性:一些特征变量是可观测的;一些是不可测的.如果表征系统特征的观测变量都是可测的,就容易建立描述其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客观事物的不可测属性给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带来特别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系统的可测信息,实现对系统未知变量的估算,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辨识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文介绍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和一些基于辅助模型的辨识方法.
丁锋
关键词:FIR模型CARMA模型CARARMA模型输出误差模型OEMA模型辅助模型辨识
Stochastic gradient algorithm for a dual-rate Box-Jenkins model based on auxiliary model and FIR model被引量:2
2014年
Based on the work in Ding and Ding(2008),we develop a modifed stochastic gradient(SG)parameter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a dual-rate Box-Jenkins model by using an auxiliary model.We simplify the complex dual-rate Box-Jenkins model to two fnite impulse response(FIR)models,present an auxiliary model to estimate the missing outputs and the unknown noise variables,and compute all the unknown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with colored noises.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ective.
Jing CHENRui-feng D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multirate multi-input systems using auxiliary model and multi-innovation被引量:3
2010年
The multirate multi-input systems have different updating periods and sampling periods such that the conventiona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cannot be used to identify such multirate systems. By using the auxiliary model identification idea, the multiinnovation stochastic gradient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multirate systems. Finally,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Lili Han Feng Ding
基于辅助模型和数据滤波的伪线性回归系统参数估计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伪线性输出误差回归系统的辨识模型新息信息向量存在不可测变量的问题,首先通过构造一个辅助模型,用辅助模型的输出代替未知中间变量,推导得到的基于辅助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计算量较大,但算法的辨识效果不佳。进一步采用估计的噪声模型对系统观测数据进行滤波,使用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从而推导提出了基于数据滤波的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估计伪线性回归线性输出误差系统的参数。
丁盛
关键词: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数据滤波
系统辨识(6):多新息辨识理论与方法被引量:39
2012年
多新息辨识是系统辨识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息是能够改善参数估计精度或状态估计精度的有用信息.首先,详细讨论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种多新息辨识方法,包括多新息投影算法、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多新息遗忘梯度算法、变递推间隔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多新息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变递推间隔多新息最小二乘算法等;然后,给出了方程误差类系统、输出误差类系统、输入非线性系统的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和多新息最小二乘辨识算法;最后,简单说明了多新息辨识理论可以发展到多新息观测器和多新息卡尔曼滤波理论.
丁锋
关键词:FIR模型CARARMA模型辅助模型辨识多新息辨识
基于滤波的伪线性回归系统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2013年
针对伪线性回归系统,提出了基于滤波的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基本思想是采用估计的噪声模型对系统观测数据和信息向量进行滤波,并用滤波后的数据进行辨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估计伪线性回归系统的参数。
丁盛丁锋
关键词: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滤波技术
基于双率采样数据的动态调节系统辨识被引量:1
2010年
对于双率采样数据的动态调节模型,利用多项式变换得到一个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使用估计的噪声项代替信息向量中的未知噪声,提出了辨识双率系统的广义增广随机梯度算法,以及广义增广遗忘梯度算法。仿真例子说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宋广雷陈晓明丁锋
关键词:递推辨识参数估计随机梯度
系统辨识(2):系统描述的基本模型被引量:28
2011年
控制是一切科学问题的核心.数学模型是一切控制问题的基础.事物的运动规律用方程描述就是数学模型.不同学科的发展就是建立其数学模型的过程.本文首次把线性动态系统数学模型分为三类:时间序列模型,方程误差类模型,输出误差类模型;详细介绍了线性系统的一些基本数学模型,包括连续系统离散化和模型等价变换,单输入单输出随机系统模型,多变量系统模型,类多变量系统模型,多输入和多输出系统模型(传递函数阵主模型、子模型、子子模型,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单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等).
丁锋
关键词:系统辨识ARX模型CARMA模型ARMAX模型CARARMA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