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58)

作品数:14 被引量:533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经绥李海兵张建新史仁灯吴才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蛇绿岩
  • 5篇青藏高原
  • 5篇绿岩
  • 4篇青藏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豆荚状铬铁矿
  • 3篇韧性剪切
  • 3篇韧性剪切带
  • 3篇铁矿
  • 3篇剪切带
  • 3篇铬铁矿
  • 3篇北祁连
  • 2篇东昆仑
  • 2篇侵位
  • 2篇榴辉岩
  • 2篇南缘
  • 2篇矿物
  • 2篇辉岩
  • 2篇北阿尔金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杨经绥
  • 6篇李海兵
  • 6篇张建新
  • 4篇戚学祥
  • 4篇史仁灯
  • 4篇吴才来
  • 4篇孟繁聪
  • 4篇陈松永
  • 3篇方青松
  • 3篇白文吉
  • 3篇许志琴
  • 3篇戎合
  • 2篇颜秉刚
  • 2篇任玉峰
  • 2篇施倪承
  • 2篇李国武
  • 1篇马吉吉生
  • 1篇王希斌
  • 1篇马喆生
  • 1篇李进文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糜棱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形成环境的响应被引量:8
2004年
长英质糜棱岩是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内的主要构造岩类型,其中主要矿物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石榴石内矿物包裹体的痕迹、长英质矿物的定向分布及矿物间的接触关系等表明糜棱岩中的矿物为同构造生长的产物。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和斜长石的矿物化学成分特点表明糜棱岩的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形成于高温环境。石榴石微区成分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为环带型,从核部到边缘,MnO含量从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FeO和MgO含量逐渐增加,反映石榴石形成于递进变质环境;另一种为均一型,显示剪切带内局部变质作用的强度继续增大,温度进一步升高(>600℃),组分扩散能力的提高使石榴石内的环带部分或全部均一化。矿物化学成分温压计的计算结果表明矿物形成温度为651~763℃,压力为6 2×108~8 4×108Pa。据此,推测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地下17~19km,后随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一起隆升出露地表。
戚学祥张建新李海兵印建平李进文蔡金郎
关键词:北祁连韧性剪切带矿物化学形成环境
韧性剪切变形对岩石地球化学行为的制约——以北阿尔金巴什考供韧性剪切带为例被引量:13
2005年
韧性剪切变形对岩石地球化学行为的制约一直是地质学家们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构成北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俯冲碰撞杂岩带与北阿尔金地块边界的巴什考供斜向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例,通过对韧性剪切带内花岗岩变形前后不同变形强度构造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进行对比,确定等比线斜率,探讨韧性变形对岩石体积和成分变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糜棱岩化过程中,糜棱岩化花岗岩体积亏损21%,花岗质糜棱岩体积亏损31%。质量平衡计算结果和等比线图表明,韧性剪切作用导致SiO2流失量最大,Al2O3、K2O及Ba、Rb、Sr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失,显示出较强的活动性,MnO、P2O5、Sc位于等比线上或附近,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岩石中活动组分的变异是流体渗滤作用引起的,不活动组分的变异是体积亏损造成的。
戚学祥李海兵吴才来陈松永
关键词:韧性剪切变形体积亏损北阿尔金
柴北缘西段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榴辉岩与围岩原地关系的证据被引量:20
2004年
在柴北缘西段的鱼卡.落风坡一带,识别出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这些变质泥质岩夹有透镜状的榴辉岩,局部与似层状的榴辉岩互层.其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石榴子石中具有典型的进变质生长环带,多硅白云母最高Si>3.4P.f.u.通过岩相学观察,共识别出3期矿物组合:1)Grt+ChlⅠ+CldⅠ+PheⅠ±StⅠ+Qtz:2)Grt+Ky+PheⅡCldⅡ+Qtz;3)Grt+CldⅢ+Ch+PheⅢ+StⅡ±ky+Qtz.运用THERMOCALC软件(V3.1),结合Grt.Phe温度计和Grt.Ky.Phe.Qtz压力计,获得第1阶段(进变质阶段)的P.T条件为1.07±0.31GPa和T=564±22℃;第2阶段(峰期阶段)P-T条件为2.3~3.1GPa和615~700℃;第3阶段(退变质阶段)P-T条件为1.22±0.26GPa和581±20℃.获得的P.T轨迹具有“发卡型”特征,与相邻榴辉岩的P.T轨迹相似.结合大理岩和正片麻岩中保存有残留的榴辉岩相矿物,可以认为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共同的变质历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地”关系,而不是“构造侵位”关系.
张建新孟繁聪杨经绥
关键词:榴辉岩相构造侵位围岩岩相学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被引量:119
2005年
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带标志古特提斯洋关闭后的板块缝合带.在该缝合带及周围识别出4套与洋盆扩张和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岩,由南至北,分别为洋底玄武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玄武岩和后碰撞火山岩.板块构造体系说明洋壳俯冲极性从南向北.已有年代学证据表明:阿尼玛卿洋盆的开启时代至少可以早到晚石炭世(308Ma),洋盆关闭可能在早三叠世;岛弧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二叠世(260 Ma);弧后盆地火山岩的时代为早-中三叠世;后碰撞火山岩的时代为晚三叠世.三叠纪沿缝合带及其北部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左旋走滑断裂系,包括东昆仑南缘左旋走滑断裂(200~220 Ma)、阿尔金断裂的早期走滑剪切断裂系(220~230 Ma)以及南祁连南缘巨型左旋走滑断裂(240~250 Ma).认为它们形成于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的关闭和斜向碰撞作用,但主要在俯冲板块折返阶段或逆 冲岩片的抬升阶段,其时也是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阶段.
杨经绥许志琴李海兵史仁灯
关键词:蛇绿岩特提斯洋青藏高原
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被引量:35
2004年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的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中发现典型的超高压矿物柯石英和蓝晶石 ,二者呈针柱状交生 ,产在一个以TiFe合金成分为主的颗粒 (0 .7mm× 0 .5mm大小 )的最外部 .该颗粒从内到外由 4层矿物组成 ,分别为TiFe合金主体、2 0~ 70 μm宽的自然钛、约 10 μm宽的TiSi合金及 30~ 5 0 μm宽的柯石英和蓝晶石为主的硅酸岩和氧化物层 .主体矿物为高Ti低Fe的TiFe合金 ,内部出现由细粒状低Ti高Fe的TiFe合金和自然钛组成的蠕英结构 .最外层由柯石英和蓝晶石组成的格架中分布细粒的Si金红石和Ti-Mg -K -Na -Ca氧化物 .初步认为TiFe合金从深部高温高压环境往浅部上升过程中 ,内部发生局部熔融 ,分解出自然Ti,并在其边部与其他硅酸岩矿物或熔体发生反应 ,形成柯石英和蓝晶石 .这一过程可能发生在洋脊拉张环境 ,由于地幔柱的上涌 ,将深部的豆荚状铬铁矿带到浅部 ,使得其中包裹的一些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的矿物变得不稳定 ,发生熔融和交代反应 ,形成新的不平衡的矿物组合 .罗布莎柯石英的这种不寻常产出特征说明是在减压过程中形成 。
杨经绥白文吉方青松颜秉刚戎合陈松永
关键词:柯石英钛铁合金豆荚状铬铁矿青藏高原
蛇绿岩地幔岩中自由SiO_2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自由SiO_2系指石英及其同质多型物(polymorphs)柯石英、斯石英等。石英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各种岩石中,柯石英和斯石英只存在于超高压岩石和陨石坑中。由于石英和非饱和SiO_2的橄榄石不能共生,因此在地幔橄榄岩和超镁铁岩中不存在原生石英。最近笔者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地幔岩(方辉橄榄岩)的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了自由SiO_2和柯石英相。根据高温高压相平衡实验资料,橄榄石、辉石这样的硅酸盐矿物在地幔深部的压力条件下可以分解成简单氧化物,如FeO(方铁矿)、MgO(方镁石)以及SiO_2(斯石英)等。由此推测,西藏蛇绿岩地幔岩中自由SiO_2可能是来自于下地幔的矿物,是地幔柱作用将其搬运到上地幔浅部。
方青松任玉峰杨经绥白文吉戎合颜秉刚施倪承李国武马吉吉生
关键词:地幔橄榄岩豆荚状铬铁矿蛇绿岩
西藏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简单氧化物矿物组合及其超高压成因被引量:16
2007年
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包括金刚石、柯石英和某些简单氧化物,诸如SiO2、MgO、Fe2O2、Cr2O2、A12O2以及(Si,Ti)02等组成的矿物群。这些矿物是非常复杂的由70~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的一部分。这充分证实在地幔中存在简单氧化物。高压一高温相平衡实验表明,硅酸盐矿物在下地幔条件才可分解成FeO、MgO和SiO2等简单氧化物(>670km)。因此有理由认为罗布莎简单氧化物可能来自下地幔深部。
白文吉施倪承杨经绥方青松任玉峰戎合李国武马喆生
关键词:MGOFEOA1203豆荚状铬铁矿蛇绿岩
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巨型造山拼贴体和造山类型被引量:129
2006年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型碰撞造山拼贴体,它的形成与始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先后开启、消减、闭合以及古大陆的裂解、诸地体的移动、会聚和拼合有关。造山类型形成于不同时期海(洋)盆俯冲、地体碰撞和陆内会聚的不同阶段。多地体/多岛弧/多弧前海的构架表明,诸多的俯冲型山链可以产生在地体边界的活动陆缘一侧,古特提斯南、北两洋盆的双向俯冲构筑了双向俯冲型山链;碰撞型山链由于地体边界与块体驱动方向的几何学关系形成“正向碰撞型”和“斜向碰撞型”造山类型。“斜向碰撞型山链”与走滑断裂的形成、规模及其运动学直接相关。50-60Ma印度/亚洲碰撞不仅形成青藏高原造山拼贴体的最后成员——喜马拉雅山链,而且在拼贴体的北缘由于陆内俯冲作用使早期形成的山链在整修后又一次崛起。青藏高原的周缘山链铸成屏障与外侧的克拉通相隔。青藏高原巨型碰撞造山拼贴体的形成是亚洲大陆自北往南的增生和造山迁移的生长结果,其所反映的活动长期性、非原地性、俯冲/碰撞/陆内造山类型的多样性、碰撞造山的多期性以及造山的复合叠置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复合山链(或造山拼贴体)来得复杂、多彩。
许志琴李海兵杨经绥
关键词:青藏高原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8
2005年
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虽然经历了强烈的片麻岩化作用, 但其铝饱和指数(A/CNK)为0.81~0.99, Na2O/ K2O>1, TiO2<1.0%, 轻稀土富集, 分馏程度高, 重稀土富集程度较低, 分馏系数小, Eu弱负异常或无异常, 微量元素Ba, Ti为负异常及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点落在岛弧型花岗岩区等都展示出岛弧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 阴极发光图像反映锆石内部存在清晰的韵律生长纹, 无残留锆石晶核和新生长的环边结构, U, Th含量分别变化于574~870和279~556 μg/g之间, Th/U值在0.52~0.68之间, 显示出岩浆锆石性质.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81.5±5.3 Ma, 代表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 与北祁连岛弧火山岩带的形成时代一致, 证实了该区存在早古生代岛弧岩浆活动.
戚学祥李海兵吴才来杨经绥张建新孟繁聪史仁灯陈松永
关键词:锆石SHRIMP花岗闪长岩U-PB定年地质意义岩化作用侵位时代
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5
2004年
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位于祁连地块与北祁连俯冲碰撞杂岩带边界 ,长约 80 0km ,走向NWW SEE ,面理向北陡倾 ,中西部宽 5~ 6km ,东部由四条呈帚状撒开的强应变带组成。构造指向及向南东低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揭示出韧性剪切带的右行走滑和转换挤压性质。TIMS法测定的单颗粒锆石U Pb上交点年龄为 96 5~ 95 6Ma ,代表韧性剪切带原岩———基底变质岩的变质时代。糜棱岩中钾长石、黑云母单矿物40 Ar/ 3 9Ar同位素测年结果及与地层和岩浆活动的关系表明韧性剪切带形成于 4 4 0~ 380Ma。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是在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形成过程中 ,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间斜向碰撞诱发大规模转换挤压作用的产物。
戚学祥张建新李海兵蔡金朗
关键词:北祁连韧性剪切带同位素年代学^40AR/^39AR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