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B2009A105)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本俨石卉刘文徽宫媛李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结合蛋...
  • 2篇缺血
  • 2篇急性肠缺血
  • 2篇肠缺血
  • 2篇肠脂肪酸结合...
  • 1篇血清
  • 1篇血清D-二聚...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脂肪酸结合蛋...
  • 1篇乳酸
  • 1篇缺血时间
  • 1篇胃肠
  • 1篇胃肠出血
  • 1篇细胞
  • 1篇腺炎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石卉
  • 3篇吴本俨
  • 2篇刘文徽
  • 1篇苏斌斌
  • 1篇李婷婷
  • 1篇王卫华
  • 1篇宫媛
  • 1篇董为民
  • 1篇王昌正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老年消化道出血414例临床分析及死亡风险评估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 分析老年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其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6年内(1994至2009年)414例老年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导致死亡的相关凶素.结果 入组患者年龄65~96岁,平均83.5岁.老年患者发生GIB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33.1%,137/414)、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28.5%,118/414)和肿瘤(21.0%,87/414);主要临床症状为黑便(71.0%,294/414);导致老年患者GIB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包括阿司匹林(11.1%,46/414)、对乙酰氨基酚(8.9%,37/414)和吲哚美辛(1.9%,8/414).药物导致GIB的比例以及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导致GIB的比例在2004-2009年份段明显增加(P〈0.05).有58例患者因GIB在30 d内死亡,30 d病死率为14%.本组老年GIB患者中,死亡患者的年龄、发生GIB时舒张压、心率、出血量及Hb与未死亡者相比差异明显(P〈0.00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GIB的老年患者,以及合并心力衰竭、肾衰竭是影响30 d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GIB患者30 d病死率与高龄、合并症及全身状况密切相关.
石卉吴本俨宫媛
关键词:胃肠出血老年人病死率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腹症患者中鉴别急性肠缺血的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估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急腹症患者中鉴别急性肠缺血的价值。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151例住院急腹症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测定其血清I-FABP水平,根据ROC曲线计算I-FABP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51例急腹症患者中急性肠缺血24例,非肠缺血127例。肠缺血组的I-FABP水平[(109.67±48.82)μg/L]明显高于非肠缺血组[(36.78±11.25)μg/L]和健康对照组[(8.33±6.25)μg/L],P值均〈0.01。I-FABP的诊断临界值为87.52μg/L,I-FABP诊断急性肠缺血的敏感度为0.762,阴性预测值为0.963,阳性似然比3.05,阴性似然比0.24。结论血清I-FABP用于鉴别急腹症中急性肠缺血患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石卉吴本俨刘文徽苏斌斌李婷婷
关键词:急腹症肠缺血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大鼠急性肠缺血模型中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浓度与缺血时间和肠组织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索大鼠急性肠缺血模型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D-Lac)浓度与缺血时间、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大鼠肠系膜前动脉缺血模型,按照缺血时间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缺血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组,每组10只。ELISA法分析各组血清I-FABP和D-Lac水平。免疫组化法评估受损肠黏膜组织I-FABP含量。对病变组织进行损伤评分,评估血清I-FABP和D-Lac水平与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大鼠肠缺血30min时血清I-FABP浓度明显升高,于90min达到峰值[(1741.37±184.12)mg/L],I-FABP抗体染色阳性率达 72.5% (P<0.05);大鼠肠缺血60min时血清D-Lac浓度开始升高,随缺血时间延长,D-Lac浓度升高越明显(P<0.05)。小肠黏膜损伤评分结果提示,缺血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评分越高。Spearman等级相关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血清D-Lac浓度与组织损伤正相关(r=1);血清I-FABP浓度与组织损伤评分无相关性(r=0.6)。结论 血清I-FABP在大鼠急性肠缺血早期明显升高,达到峰值后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血清D-Lac在缺血中后期升高明显,可反映肠组织损伤程度。
石卉吴本俨王昌正王卫华刘文徽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乳酸缺血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董为民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