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2200074)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叶茂任珉徐梅玲张鹏郑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结构系统
  • 2篇动力特性
  • 2篇振动
  • 2篇力特性
  • 2篇连续梁
  • 2篇连续梁桥
  • 2篇模态
  • 2篇模态分析
  • 2篇减振
  • 2篇荷载
  • 2篇不平顺
  • 1篇等效
  • 1篇动测
  • 1篇动荷载
  • 1篇多跨
  • 1篇多跨连续
  • 1篇多跨连续梁
  • 1篇多跨连续梁桥
  • 1篇遗址
  • 1篇有限元

机构

  • 10篇广州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广州建设工程...

作者

  • 9篇叶茂
  • 7篇任珉
  • 4篇徐梅玲
  • 2篇张鹏
  • 1篇黎泳言
  • 1篇皮音培
  • 1篇曹文斌
  • 1篇郑志华
  • 1篇刘祥

传媒

  • 2篇结构工程师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广州建筑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修正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及Euler梁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考虑剪切变形所引起转动惯量的Timoshenko梁,采用分离变量法和高阶线性微分方程组特征值问题求解方法,系统地给出了修正Timoshenko简支梁模态特性的分析方法,推导得到了修正Timoshenko简支梁自振频率计算公式和振型函数表达式;并给出了Euler梁模型相对于修正Timoshenko梁模型的误差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Euler梁模型计算误差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振型阶数、材料泊松比、梁剪应力不均匀系数和回转半径与梁高跨比;随着振型阶数和高跨比的增加,Euler梁模型计算误差值迅速增长;在建筑材料泊松比的分布范围内,Euler梁模型计算误差随泊松比大约呈线性增长趋势;典型截面对Euler梁模型计算误差影响的排序为:圆形<矩形
徐梅玲叶茂付明科任珉
关键词:TIMOSHENKO梁简支梁
人与轻柔结构水平相互作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人-结构系统水平振动问题,建立了人-结构水平振动试验平台;在结构轻质低基频情况下,研究了人-结构系统水平振动特性。试验表明:当人自然站在结构上时,前后向人体使结构的基频降低,但与重量相当的质量块-结构系统相比,降低幅度相对较小;左右向人体既可以使结构基频降低,也可以使结构基频升高;前后向人体对结构基频的影响量大于左右向人体对结构基频的影响量;质量块对结构的振型阻尼比影响很小,人体能显著增大结构振型阻尼比;但前后向人体贡献的阻尼比左右向人体贡献的阻尼大。在水平向,自然站立的人不能当做质量块。
付明科叶茂黄诗帆麦振东曹保兴任珉
关键词:基频阻尼比
高阻尼人-结构系统的共振频率研究
2018年
基于人体两自由度模型,提出了人-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三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结构响应的加速度频响函数和体系振动频率与结构频率比值的解析式;并采用Griffin两自由度人体模型的参数,模拟已有的试验成果,反映人-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最后,通过对高阻尼人-结构三自由度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探讨了人与结构间的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对人-结构体系共振频率的影响规律。
傅豪叶茂徐梅玲
关键词:动力特性
基于反力替代的弹性支撑连续梁桥自由振动被引量:3
2013年
将连续梁桥简化为中间弹性支撑的多跨连续Bernoulli-Euler梁模型,以支座反力替代弹性支撑的连续梁相当系统,采用Laplace正反变换,根据连续梁的边界条件及弹性支撑处的变形相容条件,得出频率特征方程、自振频率及相应模态.结合数值算例,将文章理论推导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法所得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与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分析了在不同边界下,中间弹性支撑刚度变化时,连续梁各阶频率的变化规律.
张鹏叶茂徐梅玲任珉齐世进
关键词:模态分析LAPLACE变换连续梁
坐姿状态下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水平振动特性
2018年
针对人-结构系统水平振动问题,建立质量轻基频低的试验平台,研究人端坐于试验平台时该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水平振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端坐状态下,人体的不同朝向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不同.当人朝x向端坐时,结构多出一个振型频率,而基频恰好分布于两振型中间;而当人朝y向端坐时,结构仅有共振频率高于原结构基频.在研究中,人通常比较成质量块放在结构装置上,而事实上质量块对结构的振型阻尼比影响很小,人体能显著增大结构振型阻尼比.因此,不能将水平向自然端坐的人仅仅看作质量块,而应当成质量-弹簧-阻尼完整的体系.
王丰磊叶茂付明科
关键词:动力特性坐姿
车流-桥耦合系统的随机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将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移动系统,考察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实际车流作用时由桥面不平顺引发的车桥耦合系统的随机响应。运用演变随机过程的一般理论,结合状态空间理论和模态分析法,推导得出车桥耦合系统的演变随机响应。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对车桥耦合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讨论了速度与桥面等级变化时桥梁跨中位移均方根响应的变化规律。以本文所给车列为荷载,存在一个使跨中位移均方根响应峰值突然减小的速度临界值,该临界值的大小与边界条件和桥面等级无关。
张鹏叶茂徐梅玲皮音培任珉
关键词:车桥耦合系统车流
高速公路排水沟隔振屏障效果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高速公路产生的低频环境振动,以公路旁排水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对环境振动的隔振效果。采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通过建立排水沟-路面-土三维模型,模拟分析排水沟深度、宽度以及沟内水位、沟壁填充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排水沟后有明显的隔振效果,改变沟宽沟深对隔振效果影响不大;沟壁填充混凝土的排水沟比无混凝土的隔振效果好;排水沟中有水的工况比无水的工况隔振效果好。
黎泳言任珉叶茂
关键词:环境振动隔振排水沟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人体--结构系统的水平振动实验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静止状态人对结构水平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实验平台,分别测试并分析了质量块-结构系统、单人-结构系统、多人-结构系统水平自振频率与阻尼比变化规律.给出了两种人-结构系统静态水平耦合模型的比较分析以及人体的水平振动频率估计.结果表明:在分析静止状态下人对结构水平振动特性的影响时,人体不可简单作为质量块或质量-弹簧-阻尼系统,而应看作带人体刚性质量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和人-结构系统水平耦合模型,得到人体水平前后向频率范围为0.236~3.748 Hz,人体水平左右向频率范围为0.194~5.32 Hz.
刘祥叶茂曹文斌
关键词:振动测试模态分析
车辆荷载激振下多跨连续梁桥的减振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行车作用下安装弹簧-质量体系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对桥梁进行减振研究。将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体系系统,将弹簧-质量体系与连续梁桥考虑为一个整体,建立车辆与带弹簧-质量体系连续梁桥的耦合力学模型。通过数值算例表明:安装弹簧-质量体系减振装置可以降低连续梁的振动响应,当弹簧-质量体系的频率接近桥梁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时,减振效果较好。
张鹏钟晓林李星叶茂任珉
关键词:车辆荷载连续梁
列车动荷载下某古遗址隔振沟的减振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以临近陇海铁路线的汉函谷关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上设置不同沟宽、沟深、位置、填充材料的隔振沟;利用子程序VDLOAD输入考虑轨道不平顺、附加动载、轨面波磨效应的列车荷载,并从应力分布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规格的隔振沟对该古遗址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隔振沟的沟宽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沟深对减振效果影响很大;隔振沟的位置不同对函谷关二层关楼和一层门洞的减振效果有所不同,即隔振沟距铁路线15m时对关楼的减振效果最佳,距铁路线2m处时对门洞的减振效果最佳,而从整体上看,隔振沟设置在函谷关和铁路线中间处时减振效果最好;软性材料填充物的减振效果优于硬性材料。为减小列车移动荷载对汉函谷关的影响,建议在距离铁路线15m处设置隔振沟,隔振沟规格为宽0.8m、深5m,沟内可考虑填入软性材料填充物。
叶茂曹保兴郑志华麦镇东任珉
关键词:古遗址列车荷载减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