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12901002)

作品数:8 被引量:14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尚礼许杰马若凡丁悦李登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
  • 5篇髋关节置换
  • 4篇全髋
  • 4篇全髋关节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关节成形术
  • 4篇成形术
  • 3篇手术
  • 2篇手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疗效
  • 2篇评分
  • 2篇髋臼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 2篇计算机导航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马若凡
  • 8篇许杰
  • 8篇刘尚礼
  • 7篇丁悦
  • 4篇李登
  • 2篇黄健斌
  • 1篇董彬
  • 1篇齐海
  • 1篇何杰民

传媒

  • 4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94
2009年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齐海丁悦许杰马若凡黄健斌刘尚礼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
计算机髋关节置换导航中股骨柄假体前倾角度设定方法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09年
将CT扫描股骨资料进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在虚拟空间中,通过髓腔及股骨上髁确立髁平面、股骨近段冠状面,并进行虚拟股骨柄假体颈干面与它们的夹角间关系的推理计算。同时,对应股骨柄假体前倾角度的改变,对假体于髁平面上的投影像进行颈干角测定,以此模拟术中C臂机二维X射线投射所获取之髋关节正位像及像中假体颈干角。近段股骨髓腔冠状面替代髁平面对股骨柄前倾角度进行表示,并未导致明显的偏差。角度读数间作配对t检验,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柄假体前倾角与其在髁平面上投影像的颈干角度间具曲线回归关系。为满足计算机导航操作中解剖取点图像注册,而选取股骨髓腔中心弧线的近段部分(近似直线),与股骨髁上间线的平行线相交共面重构近段冠状面,可作为基准而评价股骨柄前倾角度,以替代髁平面。人工髋关节置换过程中C臂机的应用,由髋部正位X射线影像中柄颈干角推断柄假体前倾状态的方法,也可作为手术导航的补充。
马若凡许杰何杰民丁悦李登刘尚礼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股骨柄前倾角导航
计算机导航中髋臼杯角度设定的可行方法及其精确性验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计算机导航对人工髋关节臼杯置入角度设定的可行性方法并评估其精确性。方法:将CT扫描资料进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并进行虚拟像与真实骨盆间匹配对应,在虚拟空间中,确立骨盆冠状、矢状、水平及前倾平面,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多角度设定的臼杯置入,由角度测量仪对臼杯置入角度的精确性进行测量验证。结果:导航辅助臼杯外展角置入,设定值与真实值间差异(0.46±1.53)°;对于臼杯前倾角,差异(0.79±1.37)°。两次独立操作所得结果作配对t检验,臼杯外展及前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t外展=1.15,t前倾=1.14,P>0.05)。结论:研制的基于CT影像资料的计算机导航可有效的设定臼杯假体置入角度,精确地引导臼杯置入。
马若凡许杰董彬丁悦李登刘尚礼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计算机辅助外科
不同X线成像及拼接方法在全下肢数据采集的客观性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X线成像及拼接方法对下肢径线/角度数据采集的客观性。方法:分别采用分段移动球管及固定球管投射点的方式获取下肢X线影像进行拼接,并基于此作下肢径线/角度数据的测量,与CT三维重建所得真实数据作比较而衡量其偏差。结果:分段移动球管投射法摄片因投射角度的变化使分段照片间缺乏良好拼接,固定球管投射摄片法分段照片间可良好拼接。对于径线的长度测量,分段移动法致成像边缘变形、放大较小,所得数值均较接近真实值;对于涉及到肢体全长所作的角度测量项目,则球管固定摄片法使段照片间可良好拼接,减少人为误差,接近真实值。结论:因应测量数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摄片方法,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可更客观地完成临床影像资料评估。
许杰马若凡丁悦李登刘尚礼
关键词:下肢放射摄影术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36
2009年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Jeihad Ahmad Mansour丁悦许杰马若凡黄健斌刘尚礼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置换术中计算机导航图像注册与图像漂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图像注册精确度对图像漂移的影响。方法基于CT图像的计算机导航方式,采取配对点进行图像注册,应用偏离配对点10mm注册的形式来模拟实际应用中图像漂移的发生;通过面重建一即应用带有红外线反射球的指示器对真性骨盆臼窝表面均匀的描画,使红外线摄像器持续捕捉指示器触头运动轨迹信号,从而重构出髋臼窝的真实对应影像,以此真实对应影像为标准来评估漂移像于臼窝处的漂移程度。结果髋臼窝表面110个观察点,漂移距离值为-7.50~22.86mm,点漂移距离小于5mm者,占32.7%;大于5mm而小于10mm者,占20.9%;漂移像与以面成像的髋臼窝表面重叠面积仅43.7%。结论在配对点图像注册的方式中,即使配对点注册标定时偏离轻微,也会导致髋臼窝处图像的明显漂移,对臼杯置入的定位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提高定位的精确性可考虑结合臼窝面重建的方式来获取骨床的空间信息。
马若凡许杰刘尚礼丁悦李登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臼外科手术
放大率校正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X线摄片上的改良及其可行性评估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X线摄片放大率的校正方法在满足基于X线摄片术前模板精确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盆正位X线摄片的100例患者,采用改良Conn的方法,将放大率参照物由股骨同一水平高度移至患髋侧X线暗盒上。同时记录病例的体形因素,以修正其对参照物的放大率变异的影响。随机选取50例骨盆CT片,测量其股骨到检查床的投射距离,以进一步明确体形因素对放大率的影响。结果X线及CT资料均显示病例体形因素变化对投射距离及影像放大率的变化影响较小。根据参照物作放大率校正后,对于小尺寸区间(28~44mm)及中等尺寸区间(〉44mm且≤54mm)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分别为(0.3006±0.2360)mm、(0.7460±0.5433)mm,大尺寸区间(〉54mm)则偏差较大,为(1.3998±1.0408)mm。应用Levene检验,显示变异程度不等(P〈0.05)。结论虽然改良法中测量值与真实值间仍存在偏差,而且随着测量长度的增加,偏差越发严重,但对于通常尺寸假体的测量,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吻合程度较高,可满足大多数患者术前计划中假体尺寸的选择。在实际应用比较中,改良法中参照物的置放更为便捷。
许杰马若凡丁悦刘尚礼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术前测量在髋假体精确性选择上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测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性差别及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行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1±12.9)岁。比较计划与手术实际间假体尺寸、置放位置、偏心距及下肢长度的吻合程度。结果两种方法在假体型号(包括臼杯、股骨柄、颈长)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存在差异(P<0.05),数字化模板测量与术中实际吻合度更高。对偏心距的设定,与术中实际一致者,数字化模板测量达14例(占70%),优于传统测量(8例,占40%)。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计划及术中实际的截骨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传统模板设定值较术中实际相差(0.61±0.21)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模板者相差(0.01±0.15)cm,吻合度高。结论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并能更好地完成截骨高度的术前制定,从而恢复患肢的长度及偏心距。
马若凡许杰刘尚礼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数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