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2010JQ0039)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天武李睿李春平王丽英董志辉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成像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胸部
  • 2篇胸部创伤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数字减影
  • 2篇小型猪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CT表现
  • 2篇创伤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8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陈天武
  • 5篇李睿
  • 4篇李春平
  • 3篇杨志刚
  • 3篇董志辉
  • 2篇任勇军
  • 2篇周丽
  • 2篇王丽英
  • 2篇翟昭华
  • 2篇张小明
  • 2篇杨振峰
  • 1篇陈晓丽
  • 1篇郭丹丹
  • 1篇马雪华
  • 1篇王丹
  • 1篇黄小华
  • 1篇李婷
  • 1篇郭钧忠
  • 1篇敬宗林
  • 1篇李杭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2014年
CT灌注成像是活体状态下评价组织微循环的一种无创性手段,可以客观反映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肿瘤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信息。CT灌注参数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放射学定量指标,应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分期及分级,预测放化疗疗效或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综述食管癌CT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李婷王丹陈天武翟昭华
关键词:灌注成像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放化疗
食管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现状
2011年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手段,可以在活体状态下评价其微循环。近年来,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的微循环评价、放化疗的疗效判断方面取得进展。本文着重综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陈天武董志辉杨志刚
关键词:食管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
胸部创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胸部创伤很常见,近年来发生率不断增加。该类损伤比较严重,出现连枷胸、大范围肺挫伤、大量气胸和(或)血胸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技术能清晰、准确诊断胸部创伤,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现就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CT表现进行综述。
董志辉杨志刚
关键词:胸部肋骨肺实质
小型猪正常门静脉系统规范化磁共振血管成像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规范正常中国小型猪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方法实验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在全麻下以门静脉主干为中心行MR灌注扫描,生成门静脉时间-信号曲线,以获得其MR最佳成像时间。待实验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24h后,依据前述成像时间,行MR冠状位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扰向梯度回波序列增强扫描,行多平面容积重建,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在MRA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之后行经肠系膜上动脉及脾动脉DSA间接门静脉造影,并测量显影血管的管径;随机选择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计算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分别对比分析MRA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的门静脉系统直径、最佳显影时间。结果 (1)MRA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1.81±2.03)s与(14.32±0.71)s,MRA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0.05),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2)MRA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82±0.78)mm、(7.04±0.85)mm及(5.83±0.61)mm,DSA前述相应血管直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及(5.01±1.00)mm,MRA测定结果均高于DSA(P<0.05),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949、0.910、0.906,均P<0.05)。结论规范化门静脉MRA能准确评价门静脉系统,为实验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规范化MRA研究奠定基础。
杨振峰陈天武任勇军王丽英周丽张小明翟昭华李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门静脉
脊柱损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严重创伤,其治疗周期长,合并脊髓损伤者往往出现残疾且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医疗和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影响脊柱损伤治疗方案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神经学状况、脊柱是否不稳、脊髓压迫情况等。多层螺旋CT(MDCT)单独应用于此类患者即可快速、可靠地判断脊柱损伤的类型、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和脊柱不稳的程度等,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本文对脊柱损伤的MDCT特点进行了综述。
董志辉杨志刚
关键词:脊柱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经MS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的IMH21例,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建,观察并统计分析IMH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IMH影像学特征、IMH厚度对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影响、并发主动脉溃疡情况、继发改变。结果:①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主动脉弓、升主动脉、胸段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受累分别占2例、4例、12例及16例,以降主动脉最常见(P<0.05);按照Standford分型标准,A型4例,B型17例;无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受累。②IMH影像学特征:平扫呈环形或新月形的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环形和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分别占2例、19例;IMH壁内钙化内移占15/21(71.43%),与未见壁内钙化内移之间的I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H厚度与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关系:血肿厚度平均(8.81±3.70)mm,受累主动脉管径平均(32.58±6.59)mm,两者之间比值以小于1/4者为主,占17/21(80.95%)(P<0.05)。④并发主动脉溃疡:表现为主动脉管壁不光滑,并可见局限性龛影形成,本组病例中合并主动脉溃疡4例。⑤继发改变:左心增大(左心室增大占2例,左心室及左心房均增大占4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血管成像能够反映IMH的影像学特点,可作为IMH的重要检查方法。
郭钧忠郭丹丹李春平李睿陈天武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纤维化的磁共振定量诊断与分期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特征,早期定量诊断肝纤维化对其治疗方法选择及促进其逆转具有重要意义。肝脏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定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近年来在评价肝纤维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就肝纤维化的磁共振定量诊断与分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陈晓丽李杭陈天武
关键词:肝纤维化磁共振成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像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部分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最常见的类型为肝炎后肝硬化,以20~50岁多见,男女比例为4:1。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是门静脉高压症,指门静脉压力大于200mmH2O,即14.7mmHg。
李睿陈天武李春平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影像学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进行性肝病乙肝病毒感染门静脉压力
小型猪正常门静脉MSCT规范化血管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最佳显影时间,行门静脉螺旋CT血管造影,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并在MSCTP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①MSCTP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②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50±0.80)mm、(7.13±0.71)mm、(5.54±0.89)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00,0.624与0.95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
王丽英敬宗林周丽任勇军杨帆李睿杨振峰李春平陈天武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门静脉小型猪
胸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胸骨骨折的MSCT轴面和多平面重组(MPR)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胸骨骨折与胸部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车祸伤所致胸部创伤合并胸骨骨折31例为研究组,胸部创伤未合并胸骨骨折30例为对照组,均行16层螺旋CT胸部扫描,观察研究组在轴位图像及MPR图像上胸骨骨折发生的解剖部位、数量、类型及断端移位情况,并比较两组中合并胸部其他创伤的出现率。结果:常规轴位CT扫描对胸骨横行骨折及未发生分离移位骨折的检出率低于MPR(P<0.05)。研究组创伤性湿肺、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1例中18例出现明显分离移位,常规轴位图检出胸骨骨折26例(81.25%),包括移位骨折中的18例(100%)和非移位骨折中的8例(61.54%),其中非移位骨折检出率低于MPR(P<0.05),总体检出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骨骨折有明显移位时在常规横断面上即可诊断,但无明显移位时需要结合MPR诊断;胸骨骨折的出现意味着创伤性湿肺、多发性肋骨骨折以及胸腔积液发生率高,病情重。
马雪华李睿陈天武张小明李春平黄小华
关键词:胸骨骨折胸部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