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5009)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杜睿王庚辰吕达仁万小伟周宇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温带
  • 3篇通量
  • 3篇草原
  • 2篇水分
  • 2篇土壤N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排放通量
  • 2篇温度
  • 2篇温室气体
  • 2篇草地
  • 1篇典型草原
  • 1篇氧化二氮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温带草地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杜睿
  • 4篇吕达仁
  • 4篇王庚辰
  • 2篇万小伟
  • 1篇周宇光

传媒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温带草甸草原土壤N_2O产生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以大量的室内模拟培养实验,以内蒙古温带草甸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AIM乙炔抑制法,模拟野外条件对原样土壤样品进行N2O产生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蒙古温带草甸草原土壤N2O产生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其中异养硝化作用起主导作用,自养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在草原植物不同生长季节变化不同,总体上异养硝化潜势>自养硝化潜势>反硝化潜势。由于自养硝化作用在不同季节的发生,使得草甸草原土壤N2O的产生潜势也高、低起伏变化。从而揭示了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产生N2O和N2O排放通量较低的微生物学机理。
杜睿
天然温带草地CO_2通量排放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天然状态下(无牧、无施肥、无割草、无灌溉)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羊草草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草地田间CO_2通量的原位观测实验。采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分析了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2001年至2003年,共4个实验观测年CO_2通量的观测数据与主要的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空气温度、地表温度、不同土层温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带草地土壤CO_2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不同的生长状态对于其日变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的环境因子中只有表层土壤含水量与草地CO_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草地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显著而且不同的年份其变化特征也各不相同;降雨量的季节分布与其季节通量的变化特征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4年的实验观测的统计分析表明:表层土壤含水量是温带半干旱草地CO_2排放通量主要控制因子。CO_2排放通量的年际变化不显著,以4年观测的平均年通量估算我国温带草地CO_2年排放量是3.17 Pg,约占全球土壤CO_2年排放量的1.23%,对于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
杜睿吕达仁王庚辰
关键词:日变化年际变化CO2通量草地土壤CO2排放温带
天然温带典型草原N_2O和CH_4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05年
以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类型羊草草原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技术在野外连续多年原位观测草地N2O和CH4排放通量.通过对1995,1998,1999,2001,2002和2003年的野外观测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N2O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明显,草原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其具有显著的影响;CH4通量的日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植物生长状态对其影响不明显,但对于草地吸收CH4的日较差有显著的影响.多年观测资料显示:我国温带草地N2O通量的排放峰值在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低值通常出现在冬季,不同实验年份,不同季节都有出现N2O吸收通量的可能性,N2O季节通量的变化形式多样,通常是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CH4通量季节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其峰值主要出现在春季,冬季较低.在不同的季节都观测到CH4的排放通量,这同草地出现N2O的吸收通量一样不影响温带草地作为N2O源和CH4汇的功能.N2O较CH4通量的年际变化显著,两者年通量的变异系数分别是71.6%和18.7%,5个实验观测年(跨9个年度),N2O和CH4年通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14±0.82)kg·hm-2·a-1和(-3.52±0.66)kg·hm-2·a-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只有CH4的季节通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以此估算我国温带草地N2O和CH4年排放总量分别是:以氮计0.23 Tg和以碳计-0.83Tg,分别是全球温带草地N2O排放总量的23%以及全球土壤吸收CH4总量的11%.
杜睿吕达仁王庚辰
关键词:草原N2O温室气体温带
温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3年
在草原植物生长期内,利用不同深度(2,8和15cm)不锈钢管原位采集原状土壤样品以及用土钻采集表层(0~15cm)混合土壤,在室内温控培养箱内进行温控模拟实验,研究温度对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羊草草原)土壤N_2O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于N_2O的产生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对土壤N_2O产生速率的影响力在减弱。不同生长阶段的草原土壤N_2O的产生速率对于短期内温度变化的响应具明显的差别;同时结合野外原位观测实验结果,定量地研究了草原土壤N_2O的排放通量与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还准确地阐明了温度的升高与降低对于不同深度的土壤N_2O产生速率的影响,即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杜睿吕达仁王庚辰万小伟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典型草原温度草原土壤排放通量
温度和水分对草甸草原土壤氧化亚氮产生速率的调控被引量:20
2006年
通过试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调控草甸草原黑钙土N2O产生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草甸草原土壤N2O产生速率有重要影响(F=6·149,P<0·01).但相关性分析表明,草甸草原土壤含水量与N2O的产生速率间线性相关不显著.就土壤N2O的产生速率而言,温度的影响远低于土壤水分的影响(F=2·275,P=0·106).土壤水分和温度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草甸草原土壤N2O产生速率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多阶多项式关系:y=ax3+bx2+cx+d,其中a、b、c、d是常数.
杜睿
关键词:土壤水分温度
土壤水分对温带典型草地N_2O排放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9
2003年
利用不同年份(1995,1998,2001年)野外原位实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实验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结果,分析土壤含水量对于温带典型草原(羊草草原)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含水量与羊草草原土壤N_2O排放通量间存在阶段函数关系,在土壤含水量较低,而且土壤水分变化频繁和显著时,通常会有N_2O通量峰值的出现;研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对于土壤N_2O排放过程和相关微生物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室内模拟培养说明:土壤水分含量对于N_2O的产生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可能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导致作为大气N_2O源的半干旱草原土壤在出现阶段性的N_2O吸收。
杜睿周宇光王庚辰吕达仁万小伟
关键词:温带草地排放通量土壤水分氧化二氮温室气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