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5240)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齐贺郑剑玲傅纪婷王垂杰段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市口腔医院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黏膜
  • 3篇溃疡
  • 3篇ITS
  • 2篇真菌
  • 2篇内转录间隔区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转录间隔区
  • 2篇胃黏膜
  • 2篇口腔
  • 1篇毒热
  • 1篇牙菌斑
  • 1篇真菌感染
  • 1篇人胃黏膜
  • 1篇内痈
  • 1篇球菌
  • 1篇龋病
  • 1篇胃病
  • 1篇胃病患者
  • 1篇胃溃疡

机构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沈阳市口腔医...
  • 1篇辽宁省基础医...

作者

  • 4篇郑剑玲
  • 4篇齐贺
  • 3篇王垂杰
  • 3篇傅纪婷
  • 2篇段薇
  • 2篇宫雁冰
  • 1篇耿薇
  • 1篇李菁华
  • 1篇赵英姿
  • 1篇张中林
  • 1篇肖纯凌
  • 1篇王美惠
  • 1篇耿薇
  • 1篇张伟
  • 1篇李玉峰
  • 1篇黄竹青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真菌作为消化性溃疡的内痈“毒热”因子的检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寄居的真菌,了解作为"毒热"因子的胃黏膜真菌的菌种多样性,及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采集消化科就诊患者胃镜钳取的胃黏膜标本,共63人,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agar)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用玉米TWEEN80培养基进行真菌孢子形态学检查,用ITS(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序列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检测分析真菌菌种多样性。结果:分离培养真菌32(32/63,50.8%)株,经ITS序列RFLP法鉴定白色念珠菌31株,光滑念珠菌1株。真菌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成正相关(r=0.263,P=0.027),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学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寄居的真菌存在多样性,且真菌阳性率与病理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
黄竹青郑剑玲齐贺傅纪婷王垂杰
关键词:毒热内痈消化性溃疡真菌ITS
口腔黏膜真菌鉴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比较常见用于黏膜真菌菌种鉴别的多种方法,探寻最佳的鉴别方法。采集230例普通人群口腔黏膜样本,分别用玉米吐温-80培养观察厚膜孢子法、糖发酵生化反应法、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ITS基因的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ITS测序菌种鉴定法,鉴别真菌各菌株。结果显示:有56例菌株至少通过1种方法检出真菌;玉米吐温-80分离培养假丝酵母菌37株;50例菌株ITS基因测序共鉴定出8个菌种,白假丝酵母菌(C.albicans)29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parapsilosis)10株,热带假丝酵母菌(C.tropicalis)5株,Candida metapsilosis 1株,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1株,克柔假丝酵母菌(Candida krusei)1株,乙醇假丝酵母菌(C.ethanolica)1株,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2株;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鉴定出3种菌株,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PCR-RFLP法检出5种菌株,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与基因的测序鉴定一致率为91%;糖发酵生化反应法阳性标本占被检出真菌例数的46.4%(26/56)。结果表明:ITS基因的测序法可以准确鉴定真菌各个菌种;PCR-RFLP法能鉴定常见的菌种,但操作繁琐;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能快速准确鉴别3种常见假丝酵母菌菌种;玉米吐温-80可以准确培养鉴别白假丝酵母菌;糖发酵生化反应法,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难以准确鉴别各个菌种。
齐贺郑剑玲王美惠张中林耿薇张伟
关键词:真菌
白念珠菌ITS基因多样性与人胃黏膜病理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现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微生物感染与胃黏膜炎症损伤关系密切,且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者溃疡口愈合进程明显延长,溃疡面积明显大于单纯性溃疡,应用抗真菌治疗后,溃疡面积显著减小,症状减轻,其中白念珠菌为最常见的真菌感染菌种。不同基因型的白念珠菌菌株与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尚缺乏研究。
郑剑玲宫雁冰段薇傅纪婷齐贺耿薇王垂杰
关键词:白念珠菌胃黏膜基因多样性病理损伤ITS溃疡面积
口腔白色念珠菌与龋病流行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口腔白色念珠菌与龋病流行因素的关系。方法采集119名受检者的口腔牙菌斑,并记录其龋失补指数、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义齿修复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和发酵乳酸杆菌,计算其阳性率,分析其与龋病流行因素的关系。结果 34名受检者检出白色念珠菌阳性。白色念珠菌阳性者龋均为4.65,患龋率为79.4%(27/34);阴性者龋均为为3.60,患龋率为68.2%(58/85),白色念珠菌阳性与龋失补指数呈正相关(r=0.164,P=0.040)。白色念珠菌阳性者的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47.1%(16/34),阴性者检出率为68.2%(5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色念珠菌阳性与变形链球菌检出率呈负相关(r=-0.197,P=0.032)。白色念珠菌阳性者中,变形链球菌阳性率高于乳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7.1%(16/34)和14.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色念珠菌阳性与发酵乳酸杆菌、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义齿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为龋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与变形链球菌可能有拮抗作用。
赵英姿肖纯凌宫雁冰李菁华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龋病流行病学变形链球菌牙菌斑
胃病患者胃黏膜真菌感染的检测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检测胃炎和胃溃疡、胃癌患者胃黏膜寄居的真菌,了解胃黏膜真菌的菌种多样性及其与胃溃疡的关系。采集消化科就诊患者胃镜钳取的胃黏膜标本63例,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用玉米吐温80培养基进行真菌孢子形态学检查,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序列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分析真菌菌种多样性。分离培养真菌32(32/63,50.8%)株,经ITS序列RFLP法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31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真菌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成正相关(r=0.263,P=0.027),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学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胃黏膜寄居的真菌存在多样性,且真菌阳性率与病理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
郑剑玲王垂杰齐贺傅纪婷李玉峰段薇
关键词:胃溃疡假丝酵母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