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52112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258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卫东吴江斌黄绍铭陈峥许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抗拔
  • 6篇抗拔桩
  • 6篇拔桩
  • 4篇扩底
  • 3篇载力
  • 3篇深基坑
  • 3篇开挖
  • 3篇扩底抗拔桩
  • 3篇基坑
  • 3篇承载力
  • 2篇等截面桩
  • 2篇软土
  • 2篇软土地区
  • 2篇深基坑工程
  • 2篇逆作法
  • 2篇足尺
  • 2篇足尺试验
  • 2篇扩底桩
  • 2篇基坑工程
  • 2篇计算方法

机构

  • 8篇华东建筑设计...
  • 4篇上海现代建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东电力设计...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作者

  • 9篇王卫东
  • 5篇吴江斌
  • 4篇黄绍铭
  • 2篇许亮
  • 2篇沈健
  • 2篇王建华
  • 2篇陈峥
  • 1篇徐中华
  • 1篇朱伟林
  • 1篇黄茂松
  • 1篇翁其平
  • 1篇任青
  • 1篇陈锦剑
  • 1篇范巍

传媒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底抗拔桩扩大头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4
2008年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确定相关计算参数,以了解扩底抗拔桩上拔过程中扩大头抗拔阻力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上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扩大头对抗拔承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同时对扩大头扩径倍数、扩大头长度、扩展角度及扩大头持力层性质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计算,可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和工程实际要求对扩底抗拔桩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吴江斌王卫东黄绍铭
关键词:扩底抗拔桩扩大头
扩底抗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被引量:20
2007年
上海地区扩底抗拔桩具有中长度、小扩展角度的特点。基于现场足尺试验与工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桩型抗拔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方法:圆柱面剪切法和扩大系数法。其中圆柱面剪切法假定桩端扩大头以上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剪切面直径等于扩大头最大直径,超过此范围的桩等截面部分的侧摩阻力不受影响。扩大系数法通过扩底扩大系数和旁压扩大系数来反映扩大头段抗拔阻力的提高。这两种方法分段套用现有规范的抗拔桩计算公式,参数选取容易,公式简洁,便于工程设计人员采用。这种新型的扩底抗拔桩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在瑞金医院地下车库和上海铁路南站南广场中得到应用,试验结果皆大于计算值,其中上海铁路南站南广场工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并为认识扩底抗拔桩的承载特性提供了参考。
许亮王卫东沈健黄绍铭
关键词:扩底抗拔桩
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超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5
2008年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是国内首座全埋式大型变电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基坑直径为130m,开挖深度为34m,地基土软弱,给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实施;圆形基坑的土压力与计算分析方法;深开挖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及控制。本工程基于全逆作法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了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结合的先进设计理念及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成功实现了超深圆形基坑的设计与实施。上海500 kV地下变电站的成功实践,将为深层地下结构的建造提供经验,为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实例数据。
王卫东朱伟林陈峥翁其平吴江斌
关键词:地下变电站圆形基坑逆作法一柱一桩
深层开挖条件下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分析被引量:67
2007年
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对于工程设计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实际工程情况和现场试验条件的限制,深层开挖条件下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实际上无法通过现场试桩得到,因而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直接约束算法的桩土库仑摩擦模型,借助于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对上海某工程的等截面和扩底抗拔桩单桩足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采用的理论计算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得到了上海软土地区抗拔桩有限元计算的相关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等截面和扩底抗拔桩受力特性,通过在不同开挖宽度和埋置深度条件下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对比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最后得到了深层开挖条件下抗拔桩承载力变化的一般规律。
黄茂松任青王卫东陈峥
关键词:抗拔桩极限承载力
抗拔桩在大面积深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分析被引量:53
2009年
由大面积大深度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卸荷回弹会对坑底桩基产生不利影响,这一影响对抗拔桩尤为突出。针对上海世博地下变电站的抗拔桩设计,采用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数值方法对抗拔桩在大面积深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抗拔桩地面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的反分析确定土层本构参数,然后对抗拔桩在开挖过程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桩身轴力对抗拔桩的负面影响较轴心受压桩更为明显,在抗拔桩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开挖引起的预拉力,且扩底抗拔桩受到的预拉力大于等截面桩。正常使用状态下桩身轴力是土体回弹隆起引起的轴力和桩顶上拔的引起的轴力的叠加,应以此对桩身的钢筋配置进行校核。
陈锦剑王建华范巍王卫东
关键词:抗拔桩深开挖桩土共同作用预拉力
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研究被引量:32
2008年
建立了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分析模型。采用直接约束处理的接触算法与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桩-土界面,土体选用抛物线型Mohr-Coulomb本构模型。通过程序的二次开发,实现初始应力场的合理计算,并采用位移边界对扩底抗拔桩的上拔过程进行动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以现场足尺试验中的试桩为数值分析对象,通过调整计算参数使计算得到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验结果拟合接近,来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确定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拔过程中轴力、侧摩阻力的大小与分布、桩身与扩大头附近土体变形与塑性区的发展规律。数值分析加深了对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的进一步认识。
吴江斌王卫东黄绍铭
关键词:等截面桩扩底桩抗拔桩足尺试验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合理注浆量与承载力计算被引量:19
2007年
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单桩合理注浆量与承载力的计算成为工程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尚无设计规程可循。结合上海地区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工程实践,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上海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物理几何意义明确的合理注浆量公式,并从桩身与桩端扩径的角度提出了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直观地体现了注浆量对后注浆桩承载力提高的影响,并与所给出的合理注浆量公式相联系,参数便于确定。在上海若干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方法是合理的。
吴江斌王卫东
关键词: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深基坑工程考虑时空效应的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基于深基坑工程实践提出了基坑支护结构计算的三维“m”法,建立用于分析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的三维计算模型。提出了模拟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分区开挖与盆式开挖的方法和相应的被动区土体基床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将坑内被动区土体基床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表示为时间的函数来反映深基坑工程的时间效应。方法在上海南站北广场及其相关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较好,表明考虑时空效应计算方法合理实用。
沈健王卫东王建华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盆式开挖
大开口式逆作法深基坑实测变形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上海铁路南站北广场基坑为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采用大面积出土口的全逆作法施工。简要地介绍了该工程的地质条件、基坑围护方案及施工工况。实测变形结果表明连续墙最大侧移与开挖深度的比值为0.33%;先期基坑开挖显著地影响共用连续墙的变形形态;大面积出土口的设置对连续墙的变形没有明显影响;连续墙的变形速率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在本层地下水平支撑结构施工完成后变形速率很快衰减至一个很小的值;立柱的竖向位移表现为沉降,并给出了首道水平梁板支撑体系在各工况下的沉降等值线;桩端和连续墙底的注浆措施较好地控制了连续墙和立柱的沉降及其差异沉降。
徐中华
关键词:深基坑逆作法
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4
2007年
扩底抗拔桩在软土地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较少。设计出适合于上海软土地区的扩底形状与机具,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对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共分两组,两组试桩的桩长与桩径皆不同。每组试桩由一根等截面桩与二根扩底桩组成。试验表明,扩底抗拔桩的荷载变形曲线相对平缓,表现得更有后劲,极限承载力比等截面桩提高50%以上,扩底效果明显。并对扩底抗拔桩的桩顶和桩端变形随荷载发展规律、桩身变形与回弹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足尺试验初步验证了上海地区采用小角度扩底抗拔桩的可行性,为认识此类扩底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并推动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迈出了第一步。
王卫东吴江斌许亮黄绍铭
关键词:等截面桩扩底桩抗拔桩足尺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