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30054)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梅胡锴勋艾辉胜孙琪云乔建辉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微泡
  • 2篇相合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单倍体
  • 1篇单倍体相合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易位
  • 1篇阴性
  • 1篇预处理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30...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6篇余长林
  • 6篇乔建辉
  • 6篇孙琪云
  • 6篇艾辉胜
  • 6篇胡锴勋
  • 6篇郭梅
  • 4篇黄雅静
  • 4篇刘铁强
  • 3篇王一
  • 3篇王路
  • 3篇邓磊
  • 2篇董征
  • 2篇左洪莉
  • 2篇左红莉
  • 2篇孙雪冬
  • 2篇梁雨蒙
  • 2篇王晓娜
  • 1篇刘广贤
  • 1篇姚波
  • 1篇李婷婷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新的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经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以减轻移植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建立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8 Gy预处理移植组进行比较。在经典移植组给予CB6F1受鼠8 Gy TBI预处理,2 h内回输经G-CSF动员的供体(雄性C57)脾单个核细胞(spMNC)3×10~7;在双供体移植(DHSCT)组给予CB6F1受鼠2 Gy TBI,2 h内回输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来源的spMNC共12×10~7(每个供体各6×10~7),依据供鼠组品系和性别不同,双倍体移植组又再分为3组:A组为雄性C57+雌性BALB/c,B组为雄性C57+雄性BALB/c,C组为雄性C57+雄性C3H。观察4组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植入、GVHD及存活情况。结果:经典移植组出现严重造血抑制,WBC<1×10~9/L持续3-5d;A、B、C各组未出现造血抑制(WBC>3×10~9/L)。经典移植组快速植入,1周达到外周血完全植入;A、B、C 3组1周达混合植入,2周达完全植入。经典移植组34 d 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均为100%。双供体移植(DHSCT)组中34 d总体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分别为49.6%、50%(P<0.01,P<0.05);50 d分别为60.4%和81.2%,50 d总体存活率为50.9%。A、B、C各组的造血重建、供体植入、GVHD发生率、GVHD致死率、OS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2 Gy TBI预处理、双供者细胞输注、无GVHD预防,可使供体完全稳定植入、无造血抑制、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研究表明,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成功建立。
王晓娜梁雨蒙邓磊王路王一黄雅静刘铁强左洪莉胡锴勋乔建辉孙琪云郭梅艾辉胜余长林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预后及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0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有68例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占85.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前3位病原菌,分别占32.5%、20.0%、8.8%;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最敏感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和利奈唑胺;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用药可以覆盖81.6%的败血症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性降阶梯治疗可提高败血症的治愈率;粒细胞缺乏、并发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血液病疾病状态及经验用药与药敏相符度是影响转归的因素。
常晓丽董征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耐药细菌败血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泡生物学特性及其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用多步差速离心法分离提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上清中的微泡(MV),采用样本负染的方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微泡的形态特征;用Micro-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微泡表面标志;液体培养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实验分为两组,在相同培养体系下,给微泡组加入50μl微泡,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采用细胞计数观察细胞数目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细胞集落培养法观测与微泡共培养后造血干细胞在体外的功能变化。结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微泡是直径在20-100 nm之间的类圆形囊泡,提取后的微泡浓度约为200μg/ml;在间充质干细胞微泡中CD63表达率为96.0%,CD44表达率为50.2%,而HLA-DR,CD34,CD29,CD73等表达均为阴性;微泡与GPBM NC共培养2 d后,微泡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49±0.15倍(P>0.05),CD34^+细胞数(3.93±0.60)×10~4是对照组(2.30±0.64)×10~4的1.76±0.30倍;4 d时微泡组细胞数(10.19±0.65)×10~6是实验组细胞数(4.67±0.70)×10~6的2.20±0.24倍(P<0.05),微泡组CD34^+细胞数(7.82±0.41)×10~4是对照组(4.03±0.35)×10~4的1.95±0.20倍。结论:通过多步差速离心法能够成功从MSC上清中提取微泡,微泡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梁雨蒙王晓娜邓磊王路王一黄雅静刘铁强左红莉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微泡造血干细胞
FLT3-ITD阳性与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比较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与不伴FLT3基因突变(FLT3-IT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实验室特征、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93例,年龄10~66岁,包括21例FLT3-ITD+AML(22.6%)和72例FLT3-ITD-AML(77.4%,对照组)列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HOX11、EVI、ETO、MLL、NPM1基因表达情况,细胞学抗原(CD34/CD38、淋巴抗原、CD7和CD4)表达情况,细胞遗传学表现(正常核型、复杂核型),2年无事件生存(EFS)和2年总生存(OS)情况。结果 FLT3-ITD+AML初诊时合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100×109/L)及出血者多于FLT3-ITD-组(P<0.01,P=0.004),但两组在年龄、免疫表型及染色体异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FLT3-ITD+AML完全缓解(CR)率28.57%,显著低于FLT3-ITD-AML的55.56%(P=0.03)。FLT3-ITD+AML 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29.2%,低于FLT3-ITD-AML组(37.7%,P=0.04)。FLT3-ITD+AML联合表达NPM1者占33.33%,明显高于FLT3-ITD-AML组(1.39%,P=0.001)。FLT3-ITD+AML中表达NPM1的患者均未达完全缓解。结论 FLT3-ITD+AML易合并白细胞增高,完全缓解率低,无事件存活率低,预后差。
李婷婷孙雪冬董征余长林孙琪云乔建辉胡锴勋刘广贤姚波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FLT3基因
白血病小鼠H-2全不相合微移植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白血病小鼠H-2全不相合微移植模型并进行鉴定。受、供鼠分别为雌性BALB/c和雄性C57BL/6J,H-2为全不相合。受鼠微移植前5 d静脉接种WEHI-3细胞约1×106个,微移植前3 d开始给予MA化疗(米托蒽醌+阿糖胞苷),0 d末次化疗后8 h之内回输经G-CSF动员的供体脾单个核细胞,回输细胞数分别为(3、6、12)×107个。化疗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受鼠不予GVHD预防。比较各组早期死亡率、白细胞恢复及白血病负荷情况。RT-PCR法检测微移植后供体嵌合率。从临床表现和病理情况综合评价微移植组小鼠GVHD情况。结果表明,化疗对照组早期死亡率为25%,(3、6、12)×107组分别为16.67%、8.33%、8.33%。(3、6)×107组白细胞恢复明显优于化疗对照和12×107组(P<0.05)。白血病负荷(3、6、12)×107组明显低于化疗对照组(P<0.01),而(6、12)×107组明显低于3×107组(P<0.05)。微移植后供体成分在2周之内以微嵌合形式存在。微移植组小鼠均未发生明显GVHD证据。结论:成功建立了白血病小鼠H-2全不相合微移植模型,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微移植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吴惠惠刘铁强孙雪冬黄晓梅张锐刘志强满秋红黄雅静孙琪云左红莉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白血病小鼠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来源微泡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分泌的微泡(microvesicle,MV)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对造血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HSC并培养,收集第48 h上清液,使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MV。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MV形态;采用BCA法定量检测MV蛋白分泌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将MV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共培养,共培养12 h后通过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MV与PBMNC的作用方式;共培养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2,IL-6,IL-8,IL-10,IFN-γ及TNF-α的分泌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T细胞激活变化及不同亚群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情况。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检测MV及MV与PB-MNC共培养48 h后上清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得到的MV为卵圆形膜性小囊泡,BCA法检测MV蛋白分泌量为29-110μg。流式细胞术测得MV带有混合标志,其中高表达特异性标志CD63(85.86%)与干细胞标志CD34(33.52%)。共培养12 h后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MV与PB-MNC二者相融合。共培养48 h后,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MV可促进PB-MNC分泌IL-6,IL-8,IL-10与TNF-α,而IL-2和IFN-γ水平均无变化明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激活无明显改变。胞内因子染色结果表明,CD11c+细胞内IL-8因子显著增多。集落培养实验表明,MV及MV与PB-MNC共培养48 h后上清液可促进造血集落形成。结论:PB-HSC来源的MV具有免疫调节及促进造血集落形成的作用。
梁晨王俊辉邓磊王路王一黄雅静刘铁强蔡博左洪莉孙琪云乔建辉余长林胡锴勋艾辉胜郭梅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微泡免疫调节造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