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889)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袁文王新伟顾韬汤俊君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韧带
  • 4篇纵韧带
  • 4篇颈椎
  • 3篇后纵韧带
  • 3篇交感
  • 3篇交感神经
  • 2篇症状
  • 2篇神经症
  • 2篇神经症状
  • 2篇前路
  • 2篇颈椎病
  • 2篇交感神经症状
  • 1篇眩晕
  • 1篇韧带骨化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纤维
  • 1篇前路减压
  • 1篇椎间盘
  • 1篇颈椎后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王新伟
  • 4篇袁文
  • 3篇汤俊君
  • 3篇顾韬
  • 3篇张颖
  • 2篇唐勇
  • 2篇韩竹
  • 2篇陈德玉
  • 2篇陈雄生
  • 1篇施伟伟
  • 1篇贾连顺
  • 1篇赵定麟
  • 1篇张竞
  • 1篇陈宇
  • 1篇唐家广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被引量:36
2007年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王新伟顾韬袁文陈德玉韩竹汤俊君唐勇陈雄生贾连顺赵定麟
关键词:颈椎颈椎病交感神经系统纵韧带眩晕
前路根治性减压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报告前路后纵韧带根治性切除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前路切除骨化韧带减压术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OPLL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骨化物形态均为基底开放型。术前骨化率50%~85%,平均(65±20)%;脊髓矢状径相对值(25±7)%;JOA评分(8.7±2.8)分。采用前路减压直接切除骨化物,行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26例患者中,行一个椎体次全切除+单节段椎间隙减压10例,2个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除13例。所有患者均行脑诱发电位(ECP)监护,CT横断面测量骨化率,MRI T2加权测量脊髓矢状径相对值;记录患者并发症、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前路手术,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年8个月)。术后骨化率平均(10±5)%,脊髓矢状径相对值(75±15)%,JOA评分(14.2±2.5)分,改善率(61±24)%。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短暂神经症状恶化,其中1例行二次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症状均在8周内恢复;2例出现脑脊液漏(包括1例合并糖尿病者),经保守治疗2周后痊愈;无内固定失败。结论前路手术直接减压治疗严重OPLL,神经功能恢复更彻底,但对技术要求较高。
王新伟袁文陈德玉张颖陈雄生陈宇汤俊君张竞
关键词:骨化后纵韧带颈椎减压术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治疗及其机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分析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术在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中的意义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2至2007年颈椎病手术患者47例。入选条件:(1)脊髓型或神经根型或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2)均伴头晕等交感神经症状;(3)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交感神经症状。切取8只家兔颈椎后纵韧带,乙醛酸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内是否存在交感神经纤维,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随访10~48个月,术前JOA评分12.6分,末次随访15.2分。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9例,良16例,可8例,差4例,有效率87.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颈椎后纵韧带上存在大量呈网状分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椎间隙区分布较椎体区密集;后纵韧带浅层较深层密集;C2/3、C3/4、C4/5节段较C5/6、C6/7密集。结论颈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交感神经症状的另一重要因素。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中有一定作用。
王新伟顾韬袁文韩竹张颖唐家广唐勇汤俊君
关键词:颈椎病交感神经症状交感神经纤维后纵韧带前路减压
颈椎间盘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3
2007年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节段(C2/3、C3/4、CA/5、C5/6、C6/7)分别切取16只兔颈椎间盘及颈椎后纵韧带,其中8只通过NF200对其神经纤维进行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8只通过冰冻切片-乙醛酸(SPG)法对交感神经纤维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5.0软件)描述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在颈椎间盘纤维环外环分布有少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颈椎后纵韧带上分布有大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呈网状分布,且以椎间盘区分布相对密集。分布于后纵韧带浅层的交感神经较深层密集,分布于C2/3、C3/4、CA/5的交感神经较C5/6、C6/7密集。结论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性眩晕的另一重要因素。
顾韬王新伟袁文张颖施伟伟
关键词:交感神经椎间盘后纵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