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30028)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申宝忠孙夕林王凯王丹杨坡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通用电气医疗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成像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肿瘤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
  • 2篇抑制剂
  • 2篇影像
  • 2篇制剂
  • 2篇乳腺
  • 2篇受体酪氨酸激...
  • 2篇受体酪氨酸激...
  • 2篇显像
  • 2篇酶抑制剂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激酶
  • 2篇酪氨酸激酶抑...
  • 2篇激酶
  • 2篇激酶抑制剂
  • 2篇分子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通用电气医疗...

作者

  • 12篇申宝忠
  • 9篇孙夕林
  • 5篇王凯
  • 3篇王丹
  • 3篇杨坡
  • 2篇李琳
  • 2篇李任飞
  • 2篇孙莹莹
  • 1篇沙非
  • 1篇黄涛
  • 1篇郭欢庆
  • 1篇尹立楠
  • 1篇韩兆国
  • 1篇王瑞峰
  • 1篇张广凤
  • 1篇王飞
  • 1篇赵琳琳

传媒

  • 10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LTPET成像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2018年
1998年,Shields等[1]首次提出利用18F-氟代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LT)PET成像作为非侵入性评估肿瘤细胞增殖的工具,这种新型PET显像剂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18F-FLT是胸腺嘧啶类似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和Na^+依赖的转运体进入细胞内。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 1,TK1)是DNA合成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催化胸苷磷酸化为胸苷-磷酸。^18F-FLT因与胸苷结构类似,可被TK1在细胞质内磷酸化形成^18FFLT-单磷酸。
全震王瑞峰孙夕林申宝忠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放射性示踪剂胸苷动物实验
磁共振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当今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元的脱失、神经纤维缠结及老年斑形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AD及其他老年痴呆症的前驱阶段,可进一步转化成AD,且MCI与AD有着相似的病理变化。随着MCI和AD患病数的逐年增加,其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增添了巨大负担,因此,对MCI和AD作出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MCI和AD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且实验室检查也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当临床医生做出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AD的中晚期。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磁共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MCI和AD的研究中,并为MCI及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分别从结构性磁共振(s MRI)、静息态f 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MRI分子影像几个方面,阐述多种磁共振技术在MCI和AD研究中的进展。
宁宛亭孙夕林王凯王丹申宝忠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磁共振成像
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被引量:4
2015年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门静脉癌栓的出现加速了肝功衰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了肝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疗尤为棘手。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欠佳,且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以往单独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方式及疗效做一综述,以期对肝癌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尹立楠李任飞杨坡沙非申宝忠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TACE介入治疗
脑白质疏松症弥散张量成像的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脑白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渐增高,其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LA患者存在的隐匿性损伤对早期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LA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引起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从而使周围组织的弥散程度发生改变,细胞外水分子运动对信号的改变起主导作用。DTI是目前检测脑白质唯一的无创性方法,可从量和方向上反映成像的体素内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可以测量组织中扩散的各向异性。DTI较传统的MR能更好的反应神经系统白质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为影像学与其病理生理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新的方法。目前对脑白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神经功能相关区域DTI量化指标的改变,因此本文对脑白质疏松的DTI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赵琳琳孙夕林王凯黄涛王丹申宝忠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弥散张量成像
肿瘤c-Met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发、制备与应用进展
2019年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Met的表达水平和活化状态与肿瘤治疗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c-Met表达的评估显得十分重要。分子成像可以实时和在体监测c-Met分子水平的异常改变。近年来伴随着新型c-Met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不断研发并投入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肿瘤c-Met分子成像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每种分子探针都有其不同的来源、结构、合成方案以及各异的性能,而这些又是影响分子成像研究结果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重点从前体来源、探针设计及修饰原理、探针合成方法、理化性质表征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对c-Met分子探针进行系统阐述,以期有利于c-Met分子探针的研发,进而促进肿瘤c-Met分子成像研究的发展。
燕吉韩兆国孙夕林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分子成像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冠心病(CAD)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情最为凶险,而近70%的急性冠脉事件并不是由显著地冠状动脉狭窄引起,而是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造成的急性狭窄,以及其后血栓形成所致,因此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元凶,因此需要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并积极进行干预。近两年来,CT、MRI、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广泛应用于易损斑块的评估并取得显著进展,而分子影像学能从分子层面揭示易损斑块形成机制以及更加早期识别斑块进行。本文简要总结近两年影像学方法对易损斑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热点。
王飞王丹申宝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MSCTIVUSOCT
肿瘤的微创精准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和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遵循着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全身的规律,理论上在任何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微创技术在肿瘤上的应用体现了目前肿瘤治疗的方向:微创、精准、高效,无论是腔镜下还是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治疗均追求小创口,在组织、器官水平最大限度的控制肿瘤,是当前最能体现精准目标的治疗模式。此类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即便是出现远隔转移,也可以在联合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对局部影响重要功能的病变实施微创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微创治疗是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治疗观念的巨大变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预测微创治疗在未来肿瘤治疗上也将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杨坡申宝忠
关键词: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精准
^(18)F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苯氨基-喹唑啉类方法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分子成像可在活体状态下直观判断分子靶向药物靶位点存在状态,分子靶向药物与靶位点结合率及精确监测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EGFR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关键靶点。研究表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很有潜力的成像探针,其中尤以4-苯氨基-喹唑啉类研究最为广泛。本文简要介绍4-苯氨基-喹唑啉不同衍生物的结构及性质。阐述了18F标记4-苯氨基-喹唑啉类的主要方法:先用18F标记苯氨基,然后将18F标记化合物与喹唑啉或衍生物进行连接,和18F标记喹唑啉或其衍生物,然后与苯胺或其衍生物进行连接。并且进一步比较不同示踪剂在体外、动物和人体内生物分布、肿瘤摄取和代谢的异同。特别是对18F标记示踪剂与11C标记示踪剂在动物和人体分布进行比较。尤其是[18F]ML04肝脏摄取低,肿瘤-本底高,多数学者认为[18F]ML04是最有潜力成为18F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4-苯氨基-喹唑啉类示踪剂。
孙夕林王凯赵周社李宏利孙莹莹申宝忠
关键词:^18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8)F]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显像剂全自动合成方法
2012年
目的:[18F]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正电子显像剂在指导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目的是找到一种全自动、适合日常使用的[18F]标记EGFR-TKI正电子显像剂的全自动合成方法。方法:采用一步法合成[18F]EGFR-TKI PET显像剂。首先合成4-[18F]氟苯胺基,然后合成4-[18F]氟苯胺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结果:整个合成过程大约60分钟,产率25%-35%(未校正),放化纯度>95%。结论:本文建立了一种适合临床日常应用的[18F]EGFR-TKI PET显像剂的全自动合成方法。该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发新型[18F]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PET显像具有重要价值。
孙夕林赵周社李宏利申宝忠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ET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和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原发乳腺癌治疗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影像学手段在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引入,可以加深对恶性乳腺肿瘤的病理生理活动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监测化疗疗效,提高早期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总结功能学MRI(磁共振成像)探测乳腺癌患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描述各种生物学标志物特性,评价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以下将对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以及波谱成像等几种磁共振功能学成像方法的原理进行描述,重点对其在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鄢英男李琳孙夕林孙夕林申宝忠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新辅助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